邢 娜
中共重庆市云阳县委党校
党员个人尽管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但是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党员要积极主动了解新媒体,对其使用功能、操作技巧进一步掌握,以便于新媒体与基层党建结合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对新媒体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思维,新媒体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工具性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其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安全至关紧要。
开发受众群体个人定制节目模式,以有效统计分析不同受众对手机电视台节目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数量增多,信息渠道丰富,传统媒体已经逐渐失去了过去的垄断地位。互联网利用技术优势,可以高节奏、碎片化的传递信息,即时存在信息繁多复杂的情况,使用者也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喜好在其中进行选择与条件。这样的发展要求基层党建工作结合新媒体要同样进行改革,同样利用互联网技术记录受众的喜好和习惯,将受众乐于接受的信息分类,再传送到受众手中,让受众可以减少信息搜索的时间与难度。
接受私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终端的个性化和内容的私人化。将区县基层党建信息与互联网向结合,利用网络平台播放,可以满足受众对不同终端使用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记录受众的喜好并进行分类,可以缩短受众搜索信息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的基层党建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必然受到受众群体的欢迎与喜好,真正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占领相应市场。
作为网络新媒体,交流方式更为广泛,在同一个新媒体平台内部发表的评论内容,其他同步关注该内容的受众也可以相对评论,例如,微信公众号某一党建信息发表之后,受众可结合内容发表个人意见,进行有效评论,其他受众也能看到评论内容,后台可以通过筛选将这部分正面的评论筛选公开发表,与区县基层党建形成互动交流模式。
尤其是在新闻事件中,针对出现的社会热点话题、敏感话题,将受众对事件的评论得以通过各种聊天工具传承,并借助于受众对的关注度加强互动交流,其中不少受众直接在节目录制期间以微信形式发送祝福信息,后期借助于论坛、微信群或者QQ群等一起探讨节目的优势和缺陷。这种借助于固定的圈子或者是社群,连接广大受众彼此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个别受众对某一网络新闻的热点追踪。同样,个别人与网络新闻的互动激发群体对话题的关注并加入讨论的行列,这种在某一个别受众评论下方进行的次级评论,同样是一种传播,更容易带动群体间的大范围的互动。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发展,有赖于受众群体与后台系统之间的互动,从而借助于意见不断提高知名度,不断更新观念,为受众提供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受众的互动交流需要热点话题激发兴趣,更有赖于基层党建的内容以真实客观性为基础,内容丰富有新意,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较为专业性的话题研究中,大量的新闻信息需要从专业人士的专业角度出发,然后由记者采访写稿并发表,受众与新媒体之间、受众相互之间互相沟通,形成互动,加深交流,使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时代形成了庞大的交织体系。
新媒体的运作说到底也来自于商业运作,其中更需要资金注入,从区县基层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的资金来源角度分析,其中获得国家财政经费开支保障媒体正常运作的较少,绝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从广告收入获得相应的经费,继续在媒体运作中深入各项内容。基层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的发展举步维艰,急需要政府关注,并予以财政支持保障主流媒体的正常运作。尤其是区县基层党建在加快新媒体联合建设脚步,让执政为民更加公开透明,保障受众利益的同时,加大政府宣传口径,更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并注入资金,可借助于政府的名义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做法将以长效机制变相成为财政支持,主要针对主流媒体。国家补贴基层党建新媒体将有助于缓解媒体自身寻找资金支持的压力,从而确保基层党建新媒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媒体团队工作人员要具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升业务水平、改善工作作风、承担社会责任,强化团队建设力度。遵循社会公德,在专业化的标准领域中,形成自我的约束管理能力,理性发挥职业道德,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升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日常新闻监督与管理,扎实推进全新媒体系统的建设工作,强化新媒体大局意识,改革新媒体工作,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作风,明确工作形式、工作重点,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同时,加强思想观念、理论观念创新。积极推进文明新媒体的创建活动,建立新媒体文化,强化新媒体文化有形化建设,制作宣传动态相册,展示新媒体队伍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