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

2017-03-10 07:31:32王一迪王延东
绿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爬犁鞭子孩子

◎王一迪 王延东

北方的冬天

◎王一迪 王延东

北方的冬天,可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九隆冬之际,漫天大雪飘然而至,在凛冽的北风劲吹下,雪花忽而似片片梨花,凌空飞舞;忽而如块块棉絮,无声落下。时间不长,大地旷野,一片皆白。举目望去,“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那些挺拔耸立的树木,枝枝梢梢,如同裹上一身洁白的棉絮,浑朴厚重,耀眼夺目。当温柔的阳光洒向大地之时,人们走出家门,踏着积雪,上面留下一溜溜清晰的脚印。大家手拿扫帚、铁锹,将柔软如絮、状如面粉的积雪堆在一起时,无不发出赞叹:“瑞雪兆丰年!”

记得打小时起,晚秋一过,伴着最后的一场秋雨,零零星星的雪花就飘下来,接着大雪便猛烈地亲吻着黑土地。顿时,空气骤然冷了起来。田野光秃秃的一片,街口厚厚的积雪铺展开来。人们赶紧封窗户,生炉子,烧暖气。

纷纷扬扬的雪花,不时旋风似地在北方洁白如银的大地上飘洒。这时的家乡,远处是俊美的山峰、白茫茫的雪雾,近处是古朴的村落、袅袅升腾的炊烟、还有家家户户高悬在门前和院内的洋溢着喜气的红灯笼、贴在门上的红对联、厅堂里跳跃燃烧的红腊烛。土坯屋内,女人们打起了毛衣,男人们照旧准备着迎季的农具物什,孩子们则有了新的玩法……

冬天,其实是孩子们的天地;冬天,是孩子们的乐园。你瞧,大街小巷笑声起伏中,孩子们一放学,便三五成群地打起了冰嘎。冰嘎是北方孩子冬天常见的一种玩具,有的地方叫陀螺或“冰猴”, 冰嘎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乡村土叫法。

冰嘎大多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做冰嘎的时候,先要找一根木头,粗细均匀,但是最好要硬木,因为硬木做成的冰嘎旋转起来会更稳当。木头的粗细决定了冰嘎的大小,粗的比茶杯口还要粗,细的像小擀面杖那么细。

做冰嘎要先选好木头,然后用拐子锯把木头一头锯齐,留出一段圆柱体,就开始用刀削下去,就像削铅笔一样,尽量削得圆润光滑,慢慢削出一个圆锥体,在圆锥体的上方,冰嘎齐头一面的平面下不到一公分处,转圈锯进三四毫米,用刀削出一圈壳,这样一个冰嘎就大致做成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进一步对冰嘎进行加工打磨,咔吃得光溜溜后,用彩色蜡笔,在冰嘎齐头一面精心涂抹,绘出美丽图案,旋转起来非常漂亮。有时,在蜡笔用完的时候,几个淘小子就开始打美术老师彩色粉笔的主意,只不过要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去画,虽然有些担心老师发现,但是看到旋转起来的冰嘎现出美丽的效果,心里还是特别高兴。

冰嘎光漂亮还不够,还要旋转时间长,孩子们叫做:比稳!所以,又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刚开始他们把冰嘎的尖部尽量削尖一些,减少摩擦,有一些效果。后来又在冰嘎尖部摁一个摁钉,效果会更好,旋转时间越来越长。但是还不满足,最后他们把光滑的小钢珠子,砸进冰嘎的尖部,那效果很神奇,冰嘎转的时间不但很长,而且相当稳当。

冰嘎制作成功,技术问题也解决了,还要做一个辅助工具,那就是抽冰嘎用的鞭子。

这个鞭子也不能含糊,也做得很认真。先找一根手指粗的木棍,做鞭子杆儿,最好是树条子,如果没有,找一个榛树杆儿也可以,长短适中,用刀咔吃溜光,尤其是手握的根部,更要修理平整。在稍儿那头削出一圆圈,削去树皮,弄出一道沟,好拴鞭子绳儿。

鞭子绳儿的材料很好解决,凡是柔软一些的东西都可以,如麻绳儿、塑料匹子等。但最好的是布条儿,那时候家家都自己动手做衣服,有很多边角废料,那些布条儿就成了冰嘎鞭子的首选材料。选一些颜色鲜艳的,松散地捆在一起,不但漂亮,抽打冰嘎的效果也很好。

你瞧,他们说着、笑着、跑着、跳着、挥舞着小鞭子准确地抽打着冰嘎。在孩子们的眼里,不单是抽冰嘎让其不停地旋转,而是花样众多,妙趣横生。什么赶牛过海、飞起山间、百米竞走等等。其中兴趣最浓的是“靠”。“靠”就是抽打冰嘎一定的鞭数,然后让其自行旋转,看哪个转的时间长,哪个转的美。这就需要抽打冰嘎时,具有一定的技巧。孩子们手提鞭子站在周围一圈,目不斜视地盯着每一个旋转的冰嘎,看谁能让鞭梢准确地兜在冰嘎口,使其不仅旋转的快、稳,还能一点一点地移到指定的地点,以决胜负。真真切切,融融乐乐。

打冰嘎的趣味未尽,这边,又玩起了溜爬犁。溜爬犁需从坡底将爬犁拽到坡顶,尽管孩子们已累得吁吁气喘,然而却抵不住那惬意的由坡顶冲向坡底瞬间乐趣的诱惑。孩子们搓着冻得紫红般的小手,跺着冷得发硬的双脚,排成有一定距离的长队,顺势忽高忽低悠然而下,花衣飘摆,绒帽颤动,围巾飞扬,远远望去就如一彩龙飞腾在皑皑银海之中。

最让孩子们心动的,就是拖着爬犁,爬到又高又陡的山坡上去,然后几个人一起爬上爬犁,顺着山坡向下冲,本来山坡就陡,雪地又滑,眼见着那爬犁呼啸着向下直冲,孩子们高声叫着,喊着,欢呼着,那快乐的声音,在冬天的旷野中传染着,往往感动了偶尔路过的大人,也配合上几声爽朗的大笑。如果是那种高脚的爬犁,就更好了,上面可以搭载好几个人。孩子们你扯着我,我拽着你,在爬犁上体验那种极度的刺激。

然而,这也是种危险的活动。有的人,由于没有扯住别人的手,中途被爬犁甩下来,抛在路上,只能望着风一般冲下去的爬犁兴叹;还有的时候,由于雪大,加上孩子们的重心不够稳,爬犁才冲到一半,就在路上转起圈来,然后翻倒在途中,冲进没有开发过的雪地里,弄得一袖子,一领子,一鞋窠子的雪,但是没有人会去顾及那些,爬起来,齐心协力,再把爬犁拽到山顶去,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冲刺。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时刻。危险莫过于爬犁走到一半,由于前面的人没有掌握好方向,爬犁直向路边的深沟里冲下去,那会是几米乃至十几米的深度,里面的雪更深更厚,人一冲下去,会一直陷到大腿根部,凭自己的力量,那是绝对无法爬上坡来的,这就需要大家一齐努力来营救他们了。等到把他们一个个的弄上来,天就会很黑了。当然,爬犁上的某些乘客,也会看着爬犁要掉进沟里,及时的松开手,从而留在路上,不至于冲进沟里。而这个人,也就会成为今天的英雄,受到孩子们的崇拜。

如果是一架高脚爬犁,也就只有这些玩法了。如果碰巧有几架高脚爬犁,那就更好玩了,有人从家里偷偷拿来长长的绳子,把几架爬犁连在一起,成为长长的龙,再一起向山下冲去,情景就更壮观了。孩子们你喊我叫,还有胆子大的,干脆不是趴在上面,而是稳稳的坐在上面,如一位勇敢而又威武的将军。可是,很少有人能坐着冲到下面,往往是在中途,这列整齐的长龙,就人仰马翻了。

但是,孩子们并不气馁,爬起来,连身上的雪都来不及抖落,就手脚并用地向上拽自己的爬犁,开始下一次的冲刺。好不容易拽到山顶,排好顺序,重新开始。

一座山坡玩够了,孩子们就会去开辟新的战场。挑选一面山势更陡,道路更窄的地方,玩得也就更加惊险,更加刺激了。

每天直玩到天黑下来,才开始拖着自己的爬犁,回到家中。别看孩子们在雪地里玩得昏天黑地,回到家里,全都会受到父母的责骂:“衣服怎么这么湿?是不是又掉沟里去了?”、“鞋子又弄湿了,看你明天穿什么上学?!”诸如此类的话,几乎家家一样,虽说有了少许责怪,但大多是对孩子们的那一种道不明的关爱。

北方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欢欣;北方的冬天虽然压住了树干的青晕,捂住了树梢头的幼芽,但却对明年的树枝悄然抹上了一丝新绿。当嘶鸣般狂吼的飞雪过后,就是春天眉眼清晰、日渐烂漫的当口,人们又开始新的劳作,去迎接春的鲜花、夏的浪漫,撷取秋的硕果之后,再玩冬的洁白。

(责任编辑 冷杉)

● 王一迪、王延东,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爬犁鞭子孩子
鞭子
鞭子
玩爬犁
鞭子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34
当代教育(2018年4期)2018-01-23 08:18:56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