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与分析

2017-03-10 06: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大学生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太极拳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与分析

□周 雪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太极拳具有完整的概念、理论及技术架构是在明末清初,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太极拳已经有局部地区的家族式扩展到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发展到国外,中国太极拳在国外一些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受到很多外国人的青睐。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和学习,结合普通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校开设太极拳既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了太极文化,还使大学生拥有传承太极文化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真真正正、扎扎实实的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

太极拳 高校大学生 身心健康水平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焦作市的陈家沟,到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底蕴丰厚的文化体系和富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现如今,太极拳呈现多种派系,有陈氏、杨氏、李式、吴式、孙氏等等。不管哪种派系的太极拳都适用于所有人,都拥有很高的安全系数。高校教师发展和改革的中心是培养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太极拳区别去其它体育竞技项目,在倡导终身体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于太极拳运动。并且有的学生到了“痴迷”的阶段。

1、太极拳运动与高校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表现的生命活动,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1.1、太极拳运动与中枢神经系统

动静结合是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它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区域来使大脑得到一定的休息,尽而消除引起的疲劳。对大脑的功能有着多边的训练调节功能。所谓的静就是精神集中、全神贯注,意随身动,内外结合,太极拳所具有的这些精细、独特、全身心放松的状态能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器官坚强有力,在运动结束之后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得到快速恢复。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强度中等,舒缓而柔和,尤其是在闭眼进行时,意念引领神经系统,通过调节上下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完成各种相应的动作。这种“慢热”的状态可以改善身体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增加身体局部或某个部位的血液供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可以通过练拳架式的高低进行运动强度的调整,尽而调整神经系统的灵敏程度。加快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

1.2、太极拳运动与呼吸系统

太极拳动作大部分是开合、屈伸、虚实之间的变化和衔接,全套动作注重与呼吸的配合,做到心、意、气、力的完美结合,这里的气就是指的呼吸,太极拳运用的是腹式呼吸,有细、匀、深、长特点,可通过腹压的节奏来减少呼吸频率,调整血流的速度,肺泡换气的速度和容量,防治各种肺部慢性病有疗效。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也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保持肺组织的弹性,促进O2与CO2的代谢动能。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增加、改善O2的供应。

太极拳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要求的“意守丹田”,腹内松净气腾然,这样可以加大毛孔通气量、开发卫气,有利于肺的宣肃功能和肺朝百脉的作用。

1.3、太极拳与消化系统

高校大学生由于学习竞争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现在娱乐工具的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引起食欲不振,这种紧张、烦恼、压抑的生活节奏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增强了其他器官和系统的技能,这样说,太极拳增强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就相应的减少或避免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

太极拳以腰为轴旋转,并且采用的腹式呼吸,腰转动幅度越大,呼吸越深,越加强,腹肌和横膈肌的活动范围越大,五脏六腑得到了足够的按摩,肠胃蠕动能力提高,消化液分泌得到改善,最后自然而然增强了消化吸收功能。还增强了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肠胃、增进食欲。预胃防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还可增强肝、胆、胰、脾等器官功能。这样既能增加食欲,又可减少便秘等现象。

1.4、太极拳与运动系统

生理学角度分析,高校学生的身体仍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不管是肌肉、还是骨骼,不管是神经系统还是内脏各器官,身体机能只有得到良好的锻炼,才能离健康的身体越来越近。运动系统主要包括腰、脚、膝关节、肌肉。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步法过程中,虚步、实步要分清,动作轻盈且稳健。太极拳在意念引导下的“腰部扭转”、“膝部扭转”、“ 顺逆缠丝”、“ 绞转”的动作,能够使身体的全部肌纤维参与肌肉的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脊柱的肌肉和韧带都有一个良好的延展和拉伸,正是这种延展和拉伸促进了集体的血液循坏和新陈代谢。运动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运动损伤相应的减少了。

从足道养生角度来说,体育教师再上课过程中要普及养生知识,将太极拳与导引养生有机结合,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普及身体的有关穴位,让学生了解每个穴位的主要功能。例如,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脚踩涌泉穴,做到独立支撑全身,对双脚反射区是一种良性刺激。这个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肌肉群,增加相应骨骼和肌肉的柔韧性和抗压性。

1.5、太极拳与心血管系统

血液通过运输氧气来给全身各个组织、各个器官提供营养,心脏则是血液运输氧气的动力源泉。

太极拳学习、练习过程中要求动静合一,要做到心神归一,心脏舒张期得到延缓,心肌得到调整和休息,故而心肌的收缩能力得到加强。最终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心脏功能;太极拳动作自然圆活,使得动脉回流减少,静脉回流增加,血液循环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心脏负担得到减轻。对心脏起到了一个保健作用。

练习太极拳的学生在进行定量运动(打完一套动作)之后,其身体局部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认为其变化机理与太极拳运动调心、调身、调息,以及该运动对机体血管机能和调控的影响有关。

2、太极拳运动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式和个人社会环境、个人遗传,评价其心理健康标准也呈现相对的多元化,太极拳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还是比较大的,本研究者从情绪的标准、意志的标准、人际关系的标准和社会适应的标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1、习得太极拳后,情绪乐观性强,自控能力提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必然会促使学生在学校中努力拼搏,做到出类拔萃,以致于能在毕业之后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高校大学生也存在一种让人担忧的现象,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导致的学习、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缺乏激情、迷惘、浮躁、易怒易暴等经常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容易出现精神或行为出格或失常,甚至出现“自暴自弃”、“轻生”等念头。

太极拳追求心神合一、精神内守力求动作缓柔、圆慢、连贯,注重思想集中。练习过程中有利于消除人的不安情绪、缓解冲突,获得心理安慰,在练习结束或者课后,学生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精神好,情绪稳定、乐观,各方面的自控能力就得到改善,这种改善表现在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自己情绪所左右而语言失调、行动过激。

2.2、习得太极拳后,意志更健全

意志是一种心理历程,是自己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现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并且有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娇惯于父母,不愿吃苦,更是缺少锻炼的环境,意志薄弱。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理想中的我”“现实中的我”分不清楚,做不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虽静犹动,虽动犹静,这对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习得太极拳过程中,大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也得到磨炼,太极拳可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优秀意志品质,传承太极精神。做到待人待事宽厚、礼让他人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和激发爱国情怀。

2.3、习得太极拳后,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喜欢独来独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学自己的知识,大学生之间的交集较少,学校开设太极拳公共课和选修课,能够使同一班级不同个体、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给学生增加交往、沟通、分享的机会和可能。再者步入大学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社会,进入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太极拳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变得自信、开朗。太极拳讲究“和”、讲究“舍己从人”,任何事情从客观出发,充分考虑周围的人、物、环境等因素,随和谦逊,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就是这些涵养作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在运动中互相观察、在运动后互相交流、分享、了解、帮助。在交往过程中消除孤独,对新环境、新变化能够积极、快速的去适应,为将来真正踏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4、习得太极拳后,个人适应能力提高

太极拳运动的开展不受时间、地点、器材、年龄的限制,体育教师可以讲课程安排的操场、室内、海边沙滩、文化广场等地点,可以将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等,教师适时的变换教学环境也是对学生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让学生慢慢的正确的认识环境,拿捏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够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要求,习得太极拳之后,学生能够动态的观察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变化,从而在心里呈现出适应法则,习得太极拳之后,对学生在人与人的适应过程、人与社会的适应过程、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中都有着优秀的表现。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奠定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太极拳对高校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积极影响,表现在对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四个方面;

(2)太极拳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提高、意志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得到改善四个方面。

3.2、建议

(1)加大高校对太极拳体育课程的横向和纵向开设程度及普及程度,从选修到必修,从大一到大四,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太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太极,让更多的学生得益于太极;

(2)加大高校对太极拳专业教师及导引养生专家的引进,做到专家、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在学生学习太极的同时掌握了养生知识,为自己的健康体魄打下基础,为更好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3)加大高校对太极拳运动的研究力度,更深层次的挖掘太极拳的潜能,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开展高校内部、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太极拳交流,甚至增加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太极拳和交流机会。定期举行太极拳汇演、比赛等。

[1]陈正雷.陈氏太极拳六大特性[J].中华武术,1998,(10).

[2]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

[3]朱继华,尹怀珍.谈太极拳的保健特点和在高校推广的价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0(3).

[4]朱有源.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2,24 (2).

[5]张江洲.太极拳锻炼青年人抗氧化酶酯质氧化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2).

[6]夏云健.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健身作用的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3).

G804

A

1006-8902-(2017)-03-SY

周雪(198,-),籍贯:山东禹城,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运动大学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42式太极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