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特征研究

2017-03-10 06:24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恐怖组织恐怖袭击恐怖分子

潘 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特征研究

潘 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文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分析此类案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寻求宣传组织、扩大影响等政治目的;袭击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有政治性意义;袭击目标多针对不特定平民;袭击手段多样化;通常有组织、有预谋、有配合;袭击者易受极端思想影响;能够带来广泛的国际影响等方面,为有效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理论基础。

恐怖袭击;特征;政治目的;国际影响

近些年,恐怖袭击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趋频繁和猖獗,给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正常交往带来破坏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恐袭案例,总结其不同于一般暴力刑事案件的特征,从中发现恐怖袭击案件的一般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尽绵薄之力。

众所周知,恐怖袭击案件与一般暴力刑事案件有许多相似点,都是以暴力手段或者暴力威胁手段,对人员、公私财产、建筑、设施等进行侵害,造成严重的伤亡和损失,扰乱社会秩序,制造社会混乱。但是二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先看几则发生在国内外的典型恐袭案例:

案例一: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造成了数座建筑物损毁坍塌,近3 000人遇难,经济损失近2 00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活动。

案例二:2010年3月29日,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卢比扬卡地铁站“和平大街站”的连环爆炸事件,是在人口密集,封闭的空间内引爆爆炸物,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毁伤。

案例三:2013年4月15日,发生在美国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恐怖分子利用体育比赛期间,人员向比赛路线周围聚集,现场人员数量骤增,安全保障难以全面覆盖的时机,携带爆炸物放到隐蔽的地带引爆,造成4人死亡、182人受伤。

案例四:2013年10月28日,乌斯曼艾山及其母亲、妻子三人驾驶吉普车沿北京长安街快速行驶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最终车辆撞向天安门前金水桥护栏,车内汽油被点燃,起火燃烧,车内三名袭击者当场死亡。

案例五:2014年发生在我国云南昆明的“3.01”事件,恐怖分子用刀具对火车站平民和现场的公安民警、保安实施袭击,造成了29人死亡、143人受伤。

案例六: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的爆炸案,暴徒驾驶两辆机动车冲破沿线的铁制隔离护栏,冲撞人群并引爆了携带的爆炸物。

案例七: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市中心发生多起枪击爆炸事件,共造成120人遇难、超过200人受伤。

以上恐袭案例明显区别于一般暴力刑事案件,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寻求宣传组织、扩大影响等政治目的

一般暴力刑事犯罪,是运用暴力手段实现单一的犯罪目的,追求的犯罪结果一般也是单纯对人员、公司财产、设施的杀伤或摧毁等,事后造成的恐怖气氛只是犯罪行为带来的副产物,不在犯罪人事先预计的范围之内。而恐怖袭击则明显不同,其暴力犯罪表象下隐藏着的是制造恐怖氛围,造成社会公众心理恐慌,扰乱社会正常生活,并扩大组织影响,进而要挟政府退让或就范的实际目的。

恐怖组织计划实施恐怖袭击的实际目的之一是扩大自身影响,宣传恐怖组织思想,造成并扩大恐怖氛围。比如恐怖组织一般会在恐怖袭击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宣称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既明确表明了其对抗政府和社会的态度,同时也希望通过发布公告体现自身组织的存在感,进一步扩大恐怖气氛。恐怖组织所要宣传的内容,是被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禁止的,而恐怖袭击后宣称负责的公告就是为了吸引关注度,利用当前合法的信息媒体传播途径宣传自身组织的目标和恐怖思想。

恐怖袭击的终极目的通常是政治意义上的,即寻求与政府和法律的对峙,寻求所谓“民族独立”或“区域独立”,甚至走上推翻执政政府、颠覆政权等政治诉求的道路,因此具有明显的反人类、反社会的性质。相较于杀戮和破坏本身,恐袭更加关注制造恐慌,扩大影响,要挟政府等政治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其使用暴力手段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只是吸引目光与关注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恐怖袭击的实际目的容易被与事件相关的很多其他元素,如民族问题、宗教矛盾、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所掩盖,恐怖组织还经常利用发生在一些国家的自然灾害、疾病疫情等现象,肆意篡改事实,胡乱联系因果,大力煽动反动思想,挑起颠覆政权的思潮等,这些都需要在认定恐袭目的时予以辨识。

2.袭击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有政治性意义

一般暴力刑事犯罪往往会选择在较为隐蔽的地域进行,并且极力逃避打击和追捕。而恐怖袭击基于其扩大影响、宣传恐怖组织、表达政治诉求的作案动机,更倾向于选择国家和政府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区域或地标建筑进行攻击,直接表现出对抗执政政府的态度,强烈的表达恐怖组织的存在感,加大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此外,国家边境地区,方便恐怖组织成员内外勾结,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容易避开相关力量的干扰和打击,或容易利用国家和人民内部矛盾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等活动,制造区域不稳定,也极易成为恐怖组织的目标选择。因此,袭击发生地域的不确定性,让恐怖袭击躲在暗处,难以主动防控。同时,容易在较大范围造成草木皆兵的恐怖阴云,且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正符合恐怖组织的意愿。

在袭击时间选择上,恐怖分子更倾向于在一些国家或政府举行重大活动期间,或重要的传统节日前后发动袭击。2008年8月4日发生于我国新疆喀什的“8.4袭警案”,就是恐怖分子为了造成国际影响,而选择在我国举行奥运会前期实行恐怖袭击,从而达到聚焦整个世界目光的目的。

3.袭击目标多针对不特定的平民

一般暴力刑事犯罪通常只危害特定的被侵犯对象,危害有限,加之其不以制造恐慌和威胁政府为目的,因此一般都是秘密进行,并不希望被发现和被打击。而恐怖袭击是基于特定的目的,主动地希望引发广泛的社会心理恐慌,造成恐怖气氛,制造社会混乱,因此通常会制造针对不特定人群的大规模暴力事件。

恐怖袭击多针对不特定的平民进行。因为正常状态下的群众防范意识低,普遍不具备攻击性和反抗能力,这就为实施袭击减少了很大的阻力。大多数平民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反应是恐慌,盲目无秩序的四散逃跑,这令袭击现场瞬间变得更加混乱,易进行再次袭击。案例二就是恐怖分子利用平民的应激反应而实施的袭击活动,此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恐袭之所以选择在广场、街道等人群密集地点实施,是因为这些场所对流动人员的管控难度大,秩序相对混乱,便于隐藏。恐怖分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并伤害多个目标,更容易造成程度相对较高的恐怖气氛,袭击效果也更容易接近恐怖分子追求短时间内大规模杀伤的预期。据全球恐怖袭击数据库(GTD)统计,全球范围56.8%的恐怖袭击发生在公众聚集场所,①如上述案例发生在世贸中心、地铁站、体育比赛场、市中心繁华街道、公园早市等地点,都是人群聚集地。密集的人员流动场所,不仅有人口数量大自身带来的危险,还为恐怖分子提供了掩护,使得袭击得以瞬间在毫无防备的人群中爆发。

4.袭击手段多样化

从国内外各类恐怖袭击案例来看,恐袭活动一般只对之前的准备进行精心谋划,而很少考虑恐袭之后人员如何撤离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突破安保阻力、寻求短时间内爆发式效果,恐怖分子一般会选用短时间内杀伤性强、破坏力大、影响力广的方式进行,比如驾车、爆炸、自焚、人体炸弹等,使得一般安保条件难以有效的进行处置和预防,以确保袭击不会被公安机关和相关安保部门截停。恐袭经常采取的短时性手段有:

(1)爆炸

爆炸是最具有突然性、时间短,杀伤大、影响大的恐怖袭击方式,恐怖分子经常使用这种方式发起一轮又一轮震惊世界的恐袭事件。爆炸袭击有一般爆炸物袭击、汽车炸弹等,对于安检比较严格的场所,恐怖分子不惜实施自杀性爆炸袭击。采用这种方式的恐怖袭击,发生突然,防控难度较大,造成损失巨大,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2)枪械

相较于爆炸物来说,枪械的瞬时杀伤能力较弱,但可控性、指向性和持续性更强,尤其是全自动枪械的杀伤能力处于相当高的水平。恐怖分子使用枪械实施恐袭,会增强恐怖气氛,提升事件恐怖程度。远有发生在美国的各类枪击案,近有法国巴黎恐袭事件。此外,可控性强、具有持续攻击能力的枪械如果与瞬时大杀伤力的爆炸物结合起来,危害更为巨大。

(3)刀具

由于炸药、枪械等武器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被严格管控的,恐怖分子想要得到一定数量的武器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冷兵器即成为没有条件使用枪械、爆炸物的恐怖分子的最佳选择。案例五就是恐怖分子用刀具对火车站平民和民警、保安实施了袭击。使用冷兵器袭击虽然相较于现代的袭击手段攻击力差很多,但是,锋利的刀刃加上穷凶极恶、疯狂的恐怖分子对于毫无防备、惊恐的平民来说,也无异于噩梦一般。

5.袭击有组织、有预谋、有配合

事前精心预谋,充分准备,隐匿身份是恐怖袭击的又一明显特征。案例二和案例三两次事件即是有组织、有预谋、有配合的行动,从时间、地点、方式的精心谋划和充足准备,到团伙默契配合,再到袭击事件后确认并抓获了实施指挥和策划的同案人员,这一系列环节的实施明显是在固定组织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策划、仔细选择、分工配合的结果。此外,恐怖袭击由于其目标选择非常广泛,袭击发生有很强随机性,给提前预防、提前处置带来很大难度,直接导致恐怖袭击后的危机处理结果往往难以控制。这种随机性既是恐怖组织保证袭击成功、逃避打击的方式,也是其袭击预谋特性的体现。

恐怖袭击的组织形式非常严密化,一般以小股团伙形式出现。袭击发生是要小团伙相互配合的,袭击前有人策划、组织,甚至有对其进行思想洗脑和技能的专门训练,袭击后有人发表声明、提出诉求等,是一连串精心预谋、准备充足的动作。如案例一“911”恐怖袭击事件,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区域、实施方式、袭击目标的选择,还是整个袭击过程,都是有组织的经过精心计划、严密合作和密切配合完成的。

6.袭击者易受极端思想影响

恐怖袭击者极易受到邪教组织的洗脑或极端思想的影响。案例四中,在袭击车上发现了带有极端思想内容的旗帜和其他作案工具,加上带着妻子和母亲的自杀式的袭击方式,可见极端思想对于袭击者残忍程度的直接影响非常之大。

7.袭击带来广泛的国际影响

恐怖袭击除了带来生命财产、建筑设施的损失和损害之外,还在社会中扩大恐怖主义阴云,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冲击,对国民乃至邻国的和平安全带来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涉及一个地区、一个区域,它还会通过多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造成的恐怖阴云覆盖面积可能是全球范围的。比如许多袭击案发生后,恐怖组织会立刻发表声明、表达诉求等,这些信息短时间内就能够被全世界获悉。

恐怖袭击会产生全球范围的影响,因为其通常带有国内外联合的特征。国内的恐怖组织往往受到境外恐怖组织的援助或控制,并能够获得各种形式的支持,如发表支持声明、提供财物与武器、训练袭击技能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国外的恐怖组织也可以进入一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强调自身存在,扩大组织影响,从而实现该组织的政治诉求。国内恐怖组织为了寻求快速发展,也非常愿意接受支持以快速壮大势力。因而国内外恐怖组织和势力的联合,使得恐怖袭击的方式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恐怖袭击已经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个案,而是呈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今后对恐怖袭击活动的研究,要更多从国际视角来考察,以期科学全面掌握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理论支持。

注释:

①数据来源: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http://www.start.umd.edu/gtd/.

[1]马芳,魏一平.姚锦云与1982年天安门广场撞人事件[J].半月选读,2007,(19).

[2]张焰.中国境内恐怖袭击特点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5,(33).

[3]乔顺利.我国恐怖袭击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3).

责任编辑:孙 畅

TheCharacteristicsofViolentTerroristAttacks

PAN Tao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The cases of violent terrorist attacks in China and abroad in the latest years are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similar characters. The general purposes are mostly political such as attracting means of propaganda and expanding influence. All the cases are usually organized planned and cooperated. The attackers are usually influence with extreme ideas. These cases tend to hav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fight against terrorist attacks.

terrorist attacks;characteristics;political purpose;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2017-05-05

潘 韬(1992-),男,江苏省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安管理学研究。

1004—5856(2017)11—0051—04

D81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1.010

猜你喜欢
恐怖组织恐怖袭击恐怖分子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以牙还牙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组织?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恐怖袭击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纽约时报》有关“本土恐怖分子”报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