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菲菲
(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列宁的文化建设意涵
段菲菲
(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政治领导权”理论和文化建设学说的系统阐述,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范畴。文化建设是列宁范式转换的关键要素,由此他提出了阶级性、民族性和继承性是文化的总体特征,同时阐述了人民群众、知识分子以及党的领导这一主体向度。基于此,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双重维度打量,寻求到了文化建设的两条正确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存在着历史的默契性。因此,准确把握列宁文化建设的整体意涵,对于避免中国文化建设陷入泥沼,具有一定作用。
列宁;文化建设;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拓者和缔造者,他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的一生笔耕不缀,纵观其著作,无不渗透着深邃的文化理论。尤其是在20世纪初,俄国充斥着各种思潮,学者们试图为俄国将何去何从选择良方。在这种背景之下,列宁审时度势地定位了俄国是一个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那么,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何以可能,是马克思留给后继者的一个重大课题。列宁立足于革命实践的现实,对文化的总体特征,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的方向等都作了系统的把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的新阶段,加强文化建设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对列宁文化建设深度的耕犁和详尽的耙梳,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列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客观地将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列宁无论是对资产阶级消极文化的批判,还是对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立,都没有离开对文化本身特征的追问。
就文化本身特征而言,首先,文化具有阶级性。在实然的意义上,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它必然具有阶级属性。文化的阶级性与其所处的具体时代紧密的联系着。在对抗性时代,“当人们还不会从任何一种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和诺言中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时,他们无论是过去或将来总是在政治上做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品。”[1](P314)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阶级性在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文化中彰显出来,而且文化学者也总是无意识地站在自己所处阶级的立场上,把本阶级的文化思想输送到大众的文化理论之中。这显然具有文化殖民的倾向,与西方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所描绘的体系对生活世界的入侵如出一辙。但列宁关注的焦点在于,正是统治阶级的文化殖民,反映出了文化阶级性的客观存在。如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时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产阶级文化确实是一种进步的文化,因为它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从这一点看,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此,列宁指出,要对文化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同,两种阶级的文化亦不同,无产阶级文化的建立不能彻底摆脱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更不能全盘继承,无产阶级文化需要在无产阶级文化党性的基础上建立,因为“只有掌握人类全部知识财富和全部文化,才能称为共产主义者”。[2](P117)其次,文化具有民族性。毋庸讳言,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烙印的文化,俄国亦然如此。列宁认为,俄国文化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它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还有宗教、道德、语言等方面。东正教、弥赛亚等信仰以及俄国沙文主义、村社习俗,还有“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3](P187)等等,都是文化民族性的体现,而且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最后,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的发展是同人的社会化同步的,人是在依赖前人总结和积累的丰富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其社会化的。也就是说,如果继承性离场,文化就难以阐扬。继承性是文化生成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必要工序。“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触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P585)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列宁认为,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都不是开辟性的重新创造当下时代的纯然文化,而是在继承前人文化果实的前提上进行整合和再创造。继承性是对前人文化的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念之所以取得了广泛的赞同,就是由于他没有摈弃资产阶级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鉴并改造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因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而不是所谓的文化专家杜撰出来的荒腔走板的文化。故而,作为文化生成之中心环节和必要程序的继承性,它的本质聚焦于扬弃,即是传承前人宏丰的文化价值与对其加以创造的有机统一。统而观之,文化的阶级性、民族性与继承性三者互为前提,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
文化的发展自然依赖于文化建设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建设和发展了文化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原理,倡导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一重要的旨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打下了理论基石。
首先,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强大的主力军。文化建设犹如革命实践一样,要弄清楚“依靠谁,为了谁”这样的本质范畴。基于这样的思考,列宁指出要树立群众思维,认可并赞扬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列宁的视阈下,无论是文化的繁荣还是社会的进步,都不能有人民群众这个坚定阵地的离场,文化要依赖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更渴求文化。尤其在十月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但是此时的政权并非稳固,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将这个无产阶级掌权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都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危机,人民群众对无产阶级政权缺乏把捉的窘况等,这些都对这个新制度的国家充满着威胁。当时,俄国的文化很落后,识字率很低,更谈不上什么先进的文化。在此困境下,列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紧密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想民众之所想,做民众之所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认为对人民大众的文化普及和党政宣传是政权稳固的有效途径,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属于人民大众自己共建共享的文化。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只有二十多万党员的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正是由于他们发动群众,围绕群众,组织教育群众,用文化来武装群众,并得到了他们的拥护。
那么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呢?列宁指出,一方面是由于群众的历史价值凸显。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文化的集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人心向背是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成败与否的根本因素。列宁根据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革命实践指出人民群众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并指出革命的固度与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息息相关。因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5](P16)如果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只依靠党员微乎其微的力量,走与人民群众相割裂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理论与实践双重证明,只有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基础条件凸显。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就是要保持人民群众高度参与的热情,怎样使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高涨呢?列宁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党政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关联起来。彼时,俄国的群众阶层分布不一,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文盲,少数人受过中等教育,极个别的受过大学教育。在这样的基本情况之下,政党要关照到多种层次群众的发展需要,保障各个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便政党文化能扎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执政党内有“十分愚蠢、可耻、可笑的”脱离群众的现象,一旦“政党有了骄傲自大的可能,这往往是失败和衰落的前奏”。[6](P354)因此,列宁申言,政党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文化建设要贯彻到群众基层,文要和人民群众达成和谐一致,要紧紧依靠这个庞大坚实的队伍,大跨步前进。
其次,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牢牢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更要调动知识分子这一骨干力量。因为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承载者,也是无产阶级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最自觉地、最彻底地、最准确地反映和表现了整个社会的阶级利益的发展和政治派别划分的发展。”[7](P277)列宁之所以肯定并信任知识分子的先进性,是因为他们也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即使是曾经在以前的政权中服务的旧知识分子,列宁也大胆任用,并在工作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尤其是在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工作重心转向文化组织上来,列宁更是把知识分子放在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的确,知识分子拥有先进知识并掌握尖端的技术,是各行各业的领头羊,他们是推动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可靠的队伍。如果不能保障知识分子的地位,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国家,很难突围亚细亚的落后文明,更不可能走向西欧的强势文明。列宁在强调知识分子的先进性时曾反思:“我们没有做主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关心或者远没有充分关心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应有的高度,而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8](P357)这时,列宁把教师和知识分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他们看作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由此可见,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视他们为文化建设的骨干是俄国摆脱野蛮文明的关键一步。
但是,知识分子本身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不是产生之日起就忠于无产阶级文化建设,那么怎么让“具有各种知识、技术和实际经验的头等学者和专家来指导国民劳动”,[9](P162)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不仅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劳动阶级的理论家,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成为劳动阶级的实践者,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使他们先进的文化理论嵌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而不是悬在空中遥不可及的自我发展。与此同时,要让他们先进的文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瞻远瞩地用科学的文化知识为正确的行动指明方向。还要培养知识分子自身具有批判性和继承性的能力。知识分子之所以能成长为具有先进文化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于他们继承了由资产阶级创造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其进行合理的消化、批判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潮,把先进文化播撒至广袤的领域。
最后,文化建设的完成不能脱离政党的核心领导。文化的建设既需要人民群众自发的文化需求,也包含统治阶级对文化社会价值意涵的界定,并依靠这一界定给予引导。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20世纪伊始,俄国社会动荡不安,诸多思潮“促逼”着人民思维,无产阶级思想被广大群众接受并成为其生活指南何以可能?一方面,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干部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使执政党的文化素质具有广泛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掌握文化思想的话语权,并注重思想文化的宣传,“‘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励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10](P79)将博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通俗的形式倾注于文化水平一般的大众。如果不能夺取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不能使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取代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不能培养无产阶级高尚的文化情操,那么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实然,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强有力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再优秀的文化也是一盘散沙。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各阶层的核心纽带,是人民利益的保障者和实施者,更是社会各群体的主心骨。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2](P141)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文化,就不可能指导出先进的革命实践;如果没有先进理论的政党,就不可能拥有实践先锋队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吸收了忠诚的、觉悟高的先进分子入党以确保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那么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文化建设,具体有哪些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新闻出版业要拥护党的领导。1905年11月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报刊出版事业和文学艺术事业的基本原则,指出刊物出版、写作行业等文化组织团体是党的文化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11](P166)第二,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学,巩固无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场所。党和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文化教育任务,教育群众克服遗留的旧思想、旧风气,建立一支同无产阶级政党和政党文化密切联系、高度一致的共产主义者。第三,倡导科学、唯物主义文化,抵制宗教唯心主义。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新文化不仅和资本主义文化不同,和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尽相同。无产阶级政党要在科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上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
从社会发展的维度看,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应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每一个国家都有代表本国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有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团结前进的鲜明旗帜。由于俄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从国际方面看,从自由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过程中,各个国家突显出了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弊病,涌现出名目繁多的新问题;从国内方面看,即使俄国的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的政权,但是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不占主导位置,没有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建构是无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一旦建立了文化立场和方向,那么共同的国家意志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列宁高度重视国内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胜利论”,有力地批判了教条主义思想并依照这一先进的文化理论最终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同样根据先进的理论探索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从而坚定了俄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在经济上,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12](P546)在政治上,列宁提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1](P782)在意识形态方面,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列宁坚持文化的建设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主义总体的价值观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的整体利益格局需要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进行合理的调整。如今人们知识广、眼界宽,具有了全球性的胸怀和国际性的视野,思想活动趋向于独立化和多变性,价值观也变得纷繁复杂。在多种文化思潮交锋的聚光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思想多元化的新态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达成共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考验,无论是党、国家还是社会和人民都概莫能外。在实然和应然的意义上,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思潮,凝聚民众共识,体现中国气派。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做了高度的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容丰富的实践总结,是难能可贵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理想信念的归宿和文化的指向。文化就是“承载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塑造和引导时代的政治价值观念的精神工具”,[13]所以,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水平,稳固加快文化事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从个人发展的维度看,列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对于人的培养,而且在社会主义价值视阈上,十分认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社会主义的终极诉求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列宁提出要在俄国开展“文化革命”,要摆脱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制约”,强调全民受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培养专门人才,“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14](P29)培育民众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公民。一直以来,中国的历代领导人都坚持文化的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原则,无论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还是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教育理念,无不体现出教育的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以教育为保障。因为“人的理想、知识、信念等等自身的本质的力量对象化为客观的实在性,生成属人的对象世界”,[15]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此时,中国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也是其关键的一环。所以,我们也面临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两手抓,一方面要抓好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好社会教育,落实终身教育的理念,尤其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文化的需求和消费,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全社会的全面发展。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海波.列宁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邱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段菲菲.从异化的扬弃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原初论证——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 (6).
责任编辑:谷晓红
TheImplicationofLenin’sCulturalConstruction
DUAN Fei-fei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8,China)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hegemony” and the systematic expound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make the core category of Lenin’s socialistic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ele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nin model. Therefore he proposed that the class nature,national character and succession ar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dimension is the party’s leadership. Based on the bi-dimens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two right routes for cultural construction are pointed out,namely to serve socialistic core value and promote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compatible with Lenin’s theory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t functions well to master the overall connotation of Lenin’s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avoid the wrong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nin;cultural construction;the proletariat;the masses
2017-01-30
段菲菲(1991-),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
1004—5856(2017)11—0038—05
D64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