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华
(上海铁路局党校,上海 200070)
【教育与培训】
加强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金志华
(上海铁路局党校,上海 20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党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由此可见,铁路党校兴校之要在于人才,发展之基在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铁路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铁路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必须要有新气象新进步,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干部的重要职责。党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而由什么样的人去培养更为重要。为此,必须加强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适应中央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需要。
2.这是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队伍的需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铁路党校承担着为铁路各级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打造“四铁”干部队伍的重要使命。要完成好这一历史重任,需要铁路党校着眼提升培训质量,大力提高铁路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干部资源,而这一切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铁路党校工作者队伍作保证。
3.这是发挥和完善铁路党校功能的需要。近年来,铁路党校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的要求相比,教师、行政和后勤队伍的结构和质量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如教师的“先天不足”和“能力倒挂”问题,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与管理效能最优化之间的差距,等等。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
1.打造一支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教研人才队伍。教研队伍建设是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核心要素。要紧紧围绕提升干部培训核心竞争力,按照立足自身培养、引进紧缺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使党校教师人才队伍总量适度,素质和结构不断改善。根据学科建设要求,有计划地引进优秀毕业生,补充师资新鲜血液;强化师资培养,突出铁路特色,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善师资队伍评价,推进教师竞课上讲台,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
2.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善于管理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党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因素。要紧紧围绕争创一流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和治校治教治学能力提升为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以中层干部为重点,以完善培养机制、畅通晋升交流渠道、健全考核激励制度为抓手,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队伍。
3.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后勤保障队伍。后勤保障队伍建设是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党校学员满意度的重要保证。要紧紧围绕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紧密结合铁路党校后勤管理变革,瞄准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保障现代化的目标,以现有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为基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学习,探索分配制度的改革创新,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熟能奉献的后勤保障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熟悉干部培训后勤需求、精于服务管理的后勤管理人才。
1.在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加强铁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教师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忠诚党校事业,自觉承接“熔炉”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促进教师正确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优良作风,坚持为人师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党校声誉。坚持从严治校,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的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坚持党校姓党,严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2.在队伍结构上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关乎整体作用,必须把专业匹配、能力匹配的优秀人才吸引到铁路党校事业中来。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立足铁路和铁路党校发展的大局,着眼学科建设需要、岗位履职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制订并实施师资、行政和后勤队伍配备计划。拓宽教师和行政后勤人才来源渠道,坚持严格的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注重从高校优秀毕业生中招录紧缺青年教研人才和行管后勤人才,加强铁路党校与路局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干部的交流力度,畅通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选聘铁路内外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领导人员和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3.在素质能力上不断提升。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开展名师培养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和行政后勤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工程,按照强化优势学科、发展重点学科、培育新兴学科的要求,把铁路党校教师进修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到省部级及以上党校和知名高校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基层调研和送教上门,推进教师竞课上讲台;并将骨干教师纳入铁路专业技术骨干人才队伍进行重点培养,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着力培养名师名教。实施青年人才工程,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关心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实施行政后勤人才工程,优选行政后勤方面的管理骨干和新进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实训锻炼,深入一线单位学习调研,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能,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真心为铁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办好事办实事的行政后勤管理人才。
4.在成长平台上不断优化。构筑全员学习平台,拓宽学习进修渠道,开展党校论坛和外出进修,在主体班中逐步开展中层以上领导、骨干教师跟班学习,积极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全员学习平台,切实加强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构筑实践锻炼平台,促使教师积极争取主体班授课和送教上门的机会,在讲课实践中锻炼教学能力,丰富阅历,全力破解“能力倒挂”问题;补上“先天不足”一课,积极选派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路局机关和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熟悉铁路和一线情况,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水平和履职能力;积极开展教师课题调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构筑竞争激励平台,加强人才激励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铁路党校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和人员聘用办法,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实施岗位管理,逐步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促进管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健全完善铁路党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岗位实绩、工作业绩与工资收入挂钩机制,增强铁路党校教学、管理和后勤岗位的吸引力。
(作者系上海铁路局党校办公室主任、政工师)
D261.41
B
1006-8279(2017)06-0077-02
金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