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与实践

2017-03-10 03:46王莹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产业化

□ 王莹(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与实践

□ 王莹(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近期,我国提出了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建设目标。这就要求我国高校的管理水平要率先提高到和高校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水平。本文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通过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对比,采用对比分析法,并提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社会化管理 开放运营 信息系统

引言

高校体育场馆是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必要物质条件。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发展的潜力。高校体育场馆一般为国家划拨资金进行建设和企业以及个人捐资进行建设,高校建立专门基金承担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上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近年来,体育场馆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是体育场馆的收支情况和开发程度都不容乐观,这与其管理模式有较大关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维护情况,以及场馆的系统协调情况。如何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使得软件设施的更新能够跟得上硬件设施的进步,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1、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

1.1、高校体育场馆通常采用封闭式管理

我国的高校体育场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由于我国提倡高校建设成为双一流大学,管理上提倡开放式校园。体育场馆一般承担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有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促进国民身体健康的义务,体育场一般会划定时间段对外进行开放。但是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一般会有限制,通常核心场馆采用封闭式管理,采用有偿进入或者凭学生身份和教职工身份进入。封闭式管理并没有完全为开放式管理所取代。开放式管理近年来形成了一种社会趋势,也是部分高校尝试进行改革的领域,但是由于改革时间短,经验积累较为匮乏,因此发展状况比较差。

1.2、高校体育馆收支不平衡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收支情况不容乐观,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但是日常维护工作较为艰巨。由于承担着开放式校区的社会义务。高校学生的日常使用和社区居民的日常使用较为频繁,加之行政化管理模式,没有采取有效的专业财务管理,财政收支情况长期不容乐观。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场馆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都需要学校财政的大力支持,并没有形成一个专业性的财政独立单位,盈利能力较弱,与其专业的设施和服务不相匹配。盈利能力的低下也侧面反映出了场馆设施的空置率较高,其空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1.3、体育场馆开发力度不够

高校体育场馆具有政策上的优惠,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没有对体育场馆进行专门的深度开发和延伸性开发。体育场馆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企业捐助,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体育馆建设经费来源单一,只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没有充分发掘体育馆内在的文化价值吸收社会捐助,对于场馆的冠名权和相关广告价值没有进行深度发掘。目前场馆的开发主要在集中在场馆的对外开放盈利上,以及特殊运动场馆的对学生收费项目,对于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的挖掘工作明显不够,商业模式和商业开发层次处于相对低级别层次,没有向更高层次的商业模式,以及运营模式转化。

1.4、体育场馆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已经有高校进行体育场馆的租赁和外包的尝试。依照管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划分为三种常见模式,完全行政管理模式,完全企业管理模式和半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完全行政管理模式目前情况下已经较为少见,但是影响依然非常大,完全行政管理模式采用行政管理的思路,其科层设置和管理设置都取材于行政管理模式,管理较为僵硬。完全企业模式一般是外包形式,高校将场馆完全委托企业进行商业化开发,其问题主要是承担社会责任较少,并且监管存在不利情况,导致体育设施和场馆的损毁较为严重。

1.5、体育场馆管理定位模糊

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定位模糊的问题。其既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又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收支平衡,产业化时期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管理中依然以行政化为主要的模式。其发展方向和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

2、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问题分析

2.1、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虽然我国提出了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创新性管理的建议,提倡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一般委派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无法吸引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投身到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当中。另外,由于受当经费的限制,以及选拔人才机制的僵化和待遇的低下,无法提供给专业性人才应有的待遇,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低,不能够很好地吸纳社会专业人士就职。

2.2、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程度低

产业化程度低有两方面表现及原因,一是产业化程度低,二是产业化管理水平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程度较低,一般采用行政管理模式进行运营。在经费来源上,长期依靠国家拨款和社会各界捐助,财政收支情况不平衡。相当一部分高校采用了将体育场馆进行外包的模式,在产业化道路上进行有益的尝试,但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对于外包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相当不到位,对于产业化的管理水平没有应有的提高。

2.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理念落后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由于有充裕的资金保障,一般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但是管理理念没有随着硬件设施的进步同步跟进。这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团队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时代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理念的实用性要求较高。管理理念的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人员不能够很好地将市场经济管理理念灵活运用,不能很好地将其与场馆建设等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2.4、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资金有限

产业化程度低造成高校体育场馆的财政收支较为不平衡。其建设资金来自社会捐赠和国家拨款,但是运营维护管理等资金的财政负担者为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一部分省部共建高校的办学经费充裕,但是相当多的教育资源倾斜于重点高校,非重点高校财政压力依然较大,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会受到一定要程度的影响。

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与实践策略

3.1、进行社会化管理

因为高校场馆承担着为周围社区群众提供健身场所等社会化责任,因此应当尝试进行社会化管理。社会人群在高校体育场馆中占有一定的使用比例,应当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团体的力量参与到高校日常管理维护当中。应当积极引进第三方团体参与到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的当中,利用第三方机构团体与社会团体进行沟通和对话,合理安排市民群众在体育场馆中的健身和娱乐活动,在不影响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尽最大所能安排社会人员对于场馆的使用。

3.2、进行产业化管理

进行产业化管理有两方面工作,一是探索将高校体育场馆业务外包专业团队进行。因为现代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维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并且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只凭借高校行政人员的管理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应当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二是引进复合型人才进行监督管理,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一般体育场馆,其还承担着为学生的体育教育课程提供硬件设施的课程要求,为市民提供健身场地等社会化义务。因此,不能进行完全企业式管理,应当在高校引进复合型人才,对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3、信息化管理

应当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大数据分析系统。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专业的管理系统引进到场馆管理当中,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探索建立高校体育场馆专有的数据库资源,探索将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精准化体育健康数据服务和分析功能。利用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数据服务等配套服务,建立起学生档案管理和社会有偿服务体系,平衡财政负担和社会责任。

3.4、文化式管理

充分利用高校文化资源,一方面要组织专门的文化宣传机构,负责宣传高校体育场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向社会广泛宣传并进行诸如冠名权和场地广告的招标工作,在承担周围社区居民的健身场地提供等社会责任的同时,利用场馆内广泛的社会人群作为商业文化的承载团体,进行广告文化有机进入场馆。

3.5、深度挖掘盈利潜能

高校体育场馆一般建设较为完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社团进行辅助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勤工俭学等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会等学生团体,成立体育服务专业化团队,来提高体育场滚的服务能力。利用学生社团的社会化活动,和互联网运营,提高体育场馆的知名度,拓展其业务范围,积极申请和承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和文化体育赛事,在进行承办的基础上,逐步学习如何进行举办大型活动,最终锻炼社团的能力,独立承办相关大学生赛事,通过收取企业赞助等赞助费用,进行商业活动。

3.6、一体化管理

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体育场馆的管理进步,另一方面,应当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要设立相关的互联网部门,专门负责互联网宣传工作和数字化体育场馆建设活动,通过数字体育场馆的建设,让更多人了解高校体育场馆结构,探索网上预约制度,加强场馆空余时间利用情况,充分利用资源。

4、结语

高校的体育场馆不仅承担着为该校学生提供体育课程场所的教学任务,也承担着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场所的社会责任。运用一定的管理创新策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提供服务和发挥职能作用。

[1]袁锋.质量管理在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的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7).

[2]赵红.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视角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3,(06).

[3]束景丹,郭五一.高校体育场馆开发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

[4]周剑.新时期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6).

[5]张宝钰,陈秀莲.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探析——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个案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G818

A

1006-8902-(2017)-10-ZQ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产业化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