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圣 陈凯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不断论述的过程中进一步清晰了其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2013年,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提出了很多富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观点。2016年他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一次集中论述了他关于新闻舆论事业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研究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论述,构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科学体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好当前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经典作家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在内,他们对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看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背负的时代使命不同,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贡献各有侧重。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与普遍规律的论述,如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报纸是人民的喉舌、新闻出版自由等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代表性的观点有:党报党刊是党重要的理论阵地和宣传手段、党报党刊要始终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报党刊要受到党的监督和领导等。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新闻报刊的党性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闻报刊工作的重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明确指出:“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超人的写作者滚开!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1〕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他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特殊的国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入新鲜血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很多论述,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具有巨大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比如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系统阐述、提出“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他还提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把创新放到战略高度,指出“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创新为要”。〔2〕这些新闻舆论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当前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做好新时代新闻工作的创新性思考,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3〕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4〕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党性与党的领导,即新闻舆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要做到党媒姓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坚持“政治家办报”意识。“政治家办报”这一概念最早是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新任总编辑吴冷西谈话中提到的:“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5〕政治家办报必须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先,政治意识强调的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根本,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新闻舆论工作要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暴露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和政府存在的隐患,使得党能在形形色色、或明或暗的斗争之中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使得党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大局意识强调的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不能错,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顺应大局发展的需要,在坚守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之上,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再次,坚持核心意识就是指新闻舆论工作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和凸显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作用。最后,看齐意识就是指新闻工作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知行合一,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国家的统一,真正做到爱党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人民”。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充分显示出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党,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之外的特殊利益。因此,党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践行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承诺的最好证明。
“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7〕这既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更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工作导向的题中应有之意。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的不仅仅是新闻舆论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人民,更是要多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伟大典型。新闻传播要突出民生内容,要倡导以民为本的亲民化和人性化,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进行良性互动。人民群众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短信、电话、信件等形式表达自己所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新闻媒体就应该从这些渠道和途径挖掘内容线索、获得节目灵感。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果不仅仅在于节目数量与节目时长,更在于所宣传报道的东西是不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等。要以人民群众自身的事迹来感染人民群众、激励人民群众、教育人民群众,达到让人民群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目的,使得人民群众在新闻舆论工作的熏陶下,生活不断丰富,素质得到提升,社会更加和谐。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新闻媒体的发展格局和新闻舆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兴媒体发展之迅猛、波及范围之广泛,对传统媒体造成剧烈冲击。从发展格局上来看,传统媒体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新兴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量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在互联网上的讨论、发酵和扩散,最终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现实社会。网上舆论场变得空前活跃,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被大大削弱。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9〕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新兴媒体虽然在时效性、互动性、先进性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但传统媒体在真实性、权威性等方面远超新兴媒体,简单地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强强联合还不够,传统媒体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传播,也就是要学习新兴媒体的运行模式、发展理念、营销手段等,同时要做好内部改革,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1+1>2的效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愈演愈烈,但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与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媒体融合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由党和政府出面为媒体融合指明道路和方向,制定总的方针和政策,排除媒体融合道路上的阻力和困难,使得媒体融合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深入和推进。
当今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确保能够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也就在于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做保障。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10〕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首先,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有“铁肩”才能承担,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正做到爱党、为党、护党,同时新闻工作者要严于律己,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一身正气,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和其他文学体裁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客观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为强权所迫,不为金钱所动,为广大人民群众还原最客观、最真实的真相。其次,拥有了铁肩,就要担起大义,这就要求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团结人民,凝心聚力,同时要做到明辨是非,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求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局。“新闻宣传工作顾大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主流,以此来确定宣传的重点,解决好‘边界’问题。”〔11〕团结人民、凝心聚力这一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闻舆论工作价值导向的反映。明辨是非、引领导向就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2〕最后,妙手著文章就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有极强的业务能力,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千锤百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3〕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求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4〕“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5〕
首先是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与开放,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来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以往的某些做法过去有效,但现在未必适用;之前不合时宜的,现在可能势在必行。其次是手段创新,就是要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法、手段,要适应现代新闻舆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有益的新举措与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传播方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媒体要想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并不只是简单地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与渠道,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要了解新媒体并自觉用新媒体的思维来思考新闻舆论工作,运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用现代传播技术传播好中国声音。最后是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在了解行业业态的情况下,创新体制机制,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线。基层新闻舆论工作更需要做好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要不断提高基层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任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16〕使得基层从业人员能够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党的政策、主张能够更好地深入基层群众,不断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国际舆论场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风起云涌,西强中弱的国际舆论现状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传播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寄予厚望,他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7〕“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8〕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首先就要清楚地知晓我们要讲什么故事、传播什么声音。中国故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要传播的声音就是中国和平友好的声音。要讲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以及中国要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让外媒知晓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际国内环境,清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明白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正确认识到中国是一股公正、友好的力量,消除外媒口中的“中国威胁论”甚至妖魔化的中国印象,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使中国能在国际舆论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次,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巧妙借船出海。第一,就是要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手段来进行对外宣传。当前,西强中弱的国际舆论现状使得中国在与外媒争夺话语权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但互联网新媒体因其准入门槛较低以及传播便捷、迅速等优势,使得中国的新闻媒体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一些成效,这些都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竞争。第二,对外宣传更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对中国的关注点存在显著差异。比如,西方国家更关心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在全球治理上的表现,发展中国家更关心中国发展经济、治理腐败的经验和做法,周边国家更关注‘一带一路’的进展等等。”〔19〕因此,在进行对外宣传时要抓好“我们想说什么”和“国际社会想听什么”这两条主线,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传播。第三,要加强与国际同行合作,借船出海。通过与国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传播经验与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并且给了我们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入国外主流媒体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既有对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认识,又包含着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思路,只有科学把握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科学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服务。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3.
[2]慎海雄.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 洞悉传媒发展大势[EB/O 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5/1228/c1001-27987047.html
[3][4][6][8][10][14][16][17]杜尚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15-216.
[7][12][15][18]倪光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9]刘笑迪.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EB/O L].http://w w w.gov.cn/xinw en/2014-08/18/content_2736451.htm
[1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09.
[13]本报评论员.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方向[N].光明日报,2016-02-20.
[19]周明伟.做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对外传播[J].求是,201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