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诊”建立常态化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

2017-03-10 00:16王春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课程体系学院

王春芳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基于“课诊”建立常态化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

王春芳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2017年初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接受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课诊”,通过接受“课诊”,深刻领悟到人才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课诊”专家的反馈意见为指导,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等方面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工作。通过接受“课诊”,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加强内涵性建设,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有”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课堂教学;教学诊断;课程质量保障机制

2017年3月至5月,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和北京市职教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现状调研工作(以下简称“课诊”)。这是北京市高职院校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走进院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全方位的调研活动,我院作为接受方,也是建院以来教学工作首次全面接受外部评价。通过接受外部质量评价,思考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现介绍如下。

1 对“课诊”的认识

1.1 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现状调研工作的目的是明确指向人才培养过程,聚焦一线课堂教学,深入了解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总结特色经验,研究发现问题,促进各方关注内涵与质量,切实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促进院校建立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2017年是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入内涵建设的关键之年。以创“精品”和“双一流”为目标、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市教委的“课诊”工作与学院当年的重点工作高度吻合。笔者在准备与接受外部专家的“课诊”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深刻领悟到人才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2 专家意见促进课改

“课诊”专家分别来自高职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处长、教学名师、行业企业专家、中职校长、市教委和市督导室及市教科院领导与研究员。

“课诊”专家在我院听课95节次,其中公共基础课30节次(占32%);专业课65节次(占68%)。听课82门,接受听课教师85人,接受听课学生3 651人次。除随堂听课外,还通过教师座谈、学生座谈、参观校园等途径,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对我院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诊断。

“课诊”专家通过与听课教师的交流、向学院的口头反馈、全市范围的总结会等形式反馈意见。“课诊”专家的反馈意见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指导性。学院通过多渠道广泛收取反馈信息,认真学习、分析、体会反馈意见,指导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等方面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工作。

2 反思管理与质量的关系

2.1 高质量管理是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聚焦课堂,建立能力导向、自主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够高效率解决问题、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这势必要求教学管理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创新,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等方面支撑与引领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2.2 高质量管理可以提高课堂效能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有配套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制度跟进。在管理和机制上引导与建立先进的课程理念、规范的课程标准、科学的课程设计、优化的课程体系、有效整合的课程条件与资源、多元有效的课程评价,稳步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3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

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学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之一。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更新质量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是确保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战略性的迫切任务。

3.1 强化课堂质量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院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内涵和直接体现,课堂教学质量文化是学院重要的软实力之一,要树立质量意识,采取多种途径与措施,促使教师将课堂教学流程变成课堂教学标准,将课堂教学标准变成课堂教学习惯,将课堂教学习惯变成课堂教学质量文化。

3.2 强化课堂质量保证制度建设

坚持依法治学、依法执教,不断完善课堂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课堂行为。教师要落实课堂教学规范,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学生要遵守学生守则、履行学生义务,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3 强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以职业道德素养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围绕行业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校内实训、校外跟岗(顶岗)实习的系统性,合理使用规划教材及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的项目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落脚点。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信息化应用能力,开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3.4 强化课堂质量保证机制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与完善课堂质量保证机制。

课堂质量保证机制要具有激励作用和预警功能。从制度和政策上支持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创新,支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支持专业教师加强实践,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构建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订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监控教学过程,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等。坚持各级管理人员的听课、评课制度,开发课堂教学评价工具,实施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和社会评教,及时、准确地反映课堂教学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对课程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引领课堂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G423.07

A

1671-1246(2017)24-0130-02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课程体系学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西行学院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