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部门服务首都文化建设的探讨

2017-03-10 21:46王海燕
北京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馆藏档案馆文化

王海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针对档案部门在服务首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提高档案的开放率;充分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打造更多的档案文化精品等对策。

关键词:档案文化档案工作开放鉴定

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北京已经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文化引領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将把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文化中心的定位,为首都档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宝贵财富,它与文化紧密相连,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利用真实独特、丰富多彩的档案信息,可以开展对全社会的知识普及、道德教化、传承文明等宣传教育工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档案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为利用者了解城市的历史轨迹、城市风貌等提供了较大便利。例如,关于全宗是第960厂的档案中便记载了该厂机构设置、人员调整、生产计划等较为完整的信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防建设历史的真实记载,一些老同志在编辑《第960厂厂志》的过程中,先后30多次到档案馆查阅档案,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2011年8月将其编辑完成。

(二)情感依托的重要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急速变化的文明中“寻根求源”的愿望日益强烈。作为抗战军人的后代,章东磐和晏欢为了寻找先辈的生活印迹、追求和研究家族的光荣历史而来到了档案馆,并将所查阅到的档案汇集成《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他们在其中写道:“在我们这样一群发疯似的寻找先辈抗战军旅印记的后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座岁月的宝库,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把解开谜团、开启荣誉的钥匙。”

(三)历史再现的必然要求

2009年,北京电视台创办了《档案》栏目。2010年8月,该栏目与档案部门合作,运用影像、幻灯、声音、图片、三维特技、文件、实物、道具等多种载体和手段,引导观众走进档案并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用最直接的档案验证事实,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引起观众的共鸣。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档案再现历史并获取更多历史知识。

(四)休闲愉悦的新方式

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社会与家庭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在逐步减少,个人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日渐增多,无特定目的的休闲利用成为档案利用中的新形式和新热点。如今,走进档案馆的非职务利用者越来越多,有的是为了业余研究,有的是为了获悉史实,有的是带孩子来参观档案展览,有的是来体验查阅档案的程序,还有的仅仅是为了感受档案馆内的文化氛围。可见档案馆将和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敞开大门,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开放的平台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档案部门在服务首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档案部门始终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己任,但是实际上档案的利用率还比较低。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十二五”期间,年均接待来馆利用档案的人次约为6000,年均利用档案的卷数约为30000。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档案资源结构性缺陷,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广泛需求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达735.6万卷件。然而受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影响,综合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存在较大缺陷,既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又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广泛需求。这种结构性缺陷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收集范围看,收集保存本行政区域的党政机构档案较多,而那些非官方形成的档案较少。二是从档案内容看,记载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职能活动的公务性档案居多,贴近百姓生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私人档案较少。三是从档案门类看,以文书档案居多,反映科技、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档案则很少。四是从档案载体看,多为纸质档案,而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其他载体的档案较少。

(二)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滞后,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向社会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然而截至2015年底,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数为2489400卷,开放率却不足30%。究其原因在于,一是鉴定标准的掌握难度大,形成单位以及档案馆工作人员为避免失误,将不好判定的都划分为控制使用。二是原来按卷为单位的鉴定,只要案卷中有一份文件不能开放,整卷档案均为控制使用。三是档案馆馆藏本身就量大,随着档案整理方法的变革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要求鉴定工作由按卷为单位改为按件为单位,原有的鉴定工作人力更不足以完成大量的档案鉴定工作;加之可以随时开放的涉及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本身就少,导致许多具有重大社会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档案无法开放。

(三)网上利用档案的便利性有待提高

1.虽然开放档案可以在网上进行目录检索,但是由于档案的开放率较低,所以能够在网上检索的档案数量较少;而涉密和不开放档案的利用专网尚没有普遍建立。据了解,北京市档案馆只与31家市级单位建立了一对一服务的政务专网,其他绝大部分立档单位甚至档案馆之间不能在网上进行信息共享,造成已完成数字化的档案不能在网上利用。比如“十二五”期间,市区档案局与市区民政局合作完成了363.8万条全市婚姻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目录数据的整合工作,由于档案馆之间没有共享利用平台,导致档案异地出证服务工作无法开展。

2.档案网站更新速度慢、内容过时、提供网上全文阅览的内容太少。2002年底,北京市档案馆网站便实现了6个数据库81万余卷、81万余条的目录检索和6个数据库1.5万余卷、19664条的原文检索,但是由于网站自身容量已达极限,能够实现原文阅览的只有北平市政府、北平市社会局、北平市民政局、北平市教育局、北平市卫生局和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平分公司共6个全宗20多万页的档案。

(四)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有限,导致档案及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偏低

一是档案文化产品数量较多但是精品较少。目前档案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档案馆指南、大事记、会议简介、组织机构沿革、档案文献选编、史料汇编等方面,且内容大多聚焦行政事务,真正让社会公众关注并感兴趣的文化产品过少。二是大多档案文化产品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式传播,这种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传播渠道,直接导致其影响力有限。例如,《北京档案史料》作为公布档案史料为主的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刊物,自1986年创办以来,已公布史料50余万字,大部分是从未发表过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不少珍贵史料。这样的一份刊物,在北京档案信息网上只发布每期的目录,没有史料节选更没有全文,发行主要限于历史学界的现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解决对策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需要深化对各类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创新传统文化弘扬机制,强化国民教育、民间传承、史志编修、经典普及力度,传承优秀民族和民俗文化。档案部门要从以下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一)改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

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资料接收进馆,提高馆藏档案的实用性,增强档案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帮助公众解决个人利益问题,使公众乐于来馆利用档案、品味文化。可以借鉴美国档案机构提出“公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收集什么,提供什么”的原则,对于那些有关人生、家世、家庭、家族,有关个人的学历和履历、业绩和财产、有关城市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人物与事件,有关地方的历史风貌、人文景观和土著(原居民)历史,有关人类重大事件(战争、天灾、事故)及其后果影响,有关社会各界名人的生平事迹等具有长久利用价值的档案,可以考虑因此应当优先进馆。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内容上应注意接收、征集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档案,如个人出生、学籍、招工、信用、房地产、诉讼等涉及公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档案;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应注重接收公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如著名人物的日记、手稿、口述史,记录某一宗族、家族世系发展的谱牒,体现某一地域特色的照片、视频,重要私营企业发展历程的记录,包括一些有时代印记的票证、凭据、招贴画、广告、传单、小报、纪念物品等。

(二)提高档案的开放率

档案馆应树立“档案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的指导思想,尽快将那些不涉密的档案经鉴定后向公众开放。为此,北京市加大了档案开放鉴定的工作力度,市区档案馆确立了每年定期统一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工作机制。在操作层面,可以按照档案的来源(历史),先交由其形成单位进行初审,提出是否开放的意见。同时,档案馆还要投入更多人力,由各部门组成开放鉴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档案是否开放。此外,由于档案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彻底改变按卷为单位的鉴定方式,改为按件为单位的鉴定方式,切实保障该保密的一定要保密,不该保密的要尽快开放。

(三)充分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

北京市的档案网站不仅要建设成为一个宣传档案工作的阵地,更应该以独特的档案信息资源,吸引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参与,使其由政府部门的工作网站向亲民、便捷的档案信息中心转变。目前,北京市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已经全面启动,它是由北京市档案局(馆)主持,16个区档案局(馆)和市属、区属档案移交单位共同参与建设的,支撑北京市档案事业全面发展的“区域性”网络协同工作平台。建设内容涵盖:为全市档案工作者提供开展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业务的服务系统,为档案利用者搭建横跨因特网、政务网、档案馆内部局域网三网的档案数字资源检索、浏览和利用的服务体系,以及“北京市档案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制度标准化体系、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全市范围内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档案数字资源的统一、规范和共享化管理,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供给目标。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不同信息在不同网络上共享应用、解决现有网站由于数据太多不能自行運转等问题。

(四)打造更多的档案文化精品

1.多方合作,开发精品。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开发模式,有必要借助外部力量,特别是实行跨馆际、跨系统、跨地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对接合作开发精品,实现合作共生、共赢、共享。比如,2014年利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京张路工撮影》的珍贵档案,包括1909年由同生照相馆谭锦堂先生拍摄的京张铁路178张通车时的照片,通过整合京冀两地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铁路相关部门的资源,编辑出版了《京张铁路百年轨迹》史料,是实现让“死”档案“活”起来的成功尝试。

2.打出文化精品的系列“组合拳”。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三地档案馆联合举办了“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该展览不仅在三地同时推出,而且也同时进行了网上展出。展览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沙盘等多种形式,使档案信息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再如,市档案馆与首都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同步推出了10场主题讲座和10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这种立体的文化产品更是深入人心,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3.使文化产品更贴近百姓。《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就是一本档案部门出版的反映中国人民为梦想奋斗的书,书中按十年一个断代依次展开,书中所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列宁装”“布拉吉”“红宝书”、弹弓、斗鸡、八个样板戏、假领子、“大哥大”、“一步裙”、“菜篮子工程”、股票、房奴和“动车组”等等,这些生活点滴从语言到内容都很“接地气儿”,广受好评。

猜你喜欢
馆藏档案馆文化
馆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