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化
中国军人赴海外执行任务时,迷彩服上装口袋安着拉链,美国军人上装口袋安着纽扣。美国人告诉他们,战争中,拉拉链声音会暴露目标。
中国军队有好多年没打仗了,也就不大容易直观地了解现代战争的危险;不了解危险,也就不大会以各种方式方法来避险。美国军人肯把这个平时的细节、战时的危险告诉中国军人,观念和心态确实够开放的。
军人的教训来自于战场和鲜血。和平时期,各行职业人员的教训来自哪里呢?也来自于战场和鲜血,只不过,战是商战,血是亏本。两者区别在于,战争时期,军人得到教训常常要付出生命,代价昂贵;和平阶段,职业人员得到教训是破产、被辞退,通常没前者来得那么震惊。加上有家庭和朋友支持系统,一个星期后,他们很有可能重整旗鼓,不大容易像军人那样对生命的教訓铭记终身。我们在现实中常常看到,无论高管还是中管,无论白领还是蓝领,失败一次后,还是有人记不住教训,在同一地方又跌倒了一次。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这种人确实不可救药。之所以不可救药,一般情况下看,无非是教训太轻、没有刺激,不像军人失败要付出生命那样深刻,不往心里去。但是,多重的教训算教训啊,真的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吗?那对个体来说就太晚了。真要那样,你自己怕也无法吸取自己的教训了,你的教训是警醒别人的,你只能成为教材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