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君
杨志者,并州太原人。乃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梁山之上,坐第十七把交椅,不前不后的位置。马军八骠骑之中,也是不前不后的位置。这倒很符合杨志在梁山的地位,不上不下。
张恨水惋惜:若杨志者,愿守清白之躯,顾一朝失所凭藉,乃至打点一担金银,求出身于高俅之门。更又屈身为役于蔡京女婿之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夫如是者何?非为怕埋没了本领,不能得一个封妻蔭子耶?噫!制使误矣。
从战斗力上看,杨志武力同林冲不相上下,两人曾相斗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如受王伦之邀上山,地位不会下于林冲,数次波折后,地位远不如林冲(第六把交椅,五虎将第二位)。
从拼爹的角度,杨志见人就夸,我乃杨令公之孙。杨老级别相当高,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相当于如今战区总司令级的高干。关胜上山虽晚,但祖宗关羽,神坛上的武圣,瞬间秒杀杨志,五虎将之首。
从贡献角度来讲,第十八席的金枪手徐宁,排序位列其后。但徐宁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梁山,教授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最终实职为八骠骑中第二位,虎翼大将军,超了杨志第三位的车骑大将军。
就我看来,杨志可称得上是梁山最命苦的人。命苦指数,超越林冲。至少林冲逼上梁山后,由忍到狠,火并王伦,拥戴晁盖,拥立宋江,战场上意气风发,一时无二。
杨志之所以有如此的遭遇,单纯归咎于运气,不甚公正。他的性格中,也能找出命运多舛的源头。
祖上压力,患得患失
作为官宦子弟,相较常人而言,更容易成功。一是有基因的优势,所谓龙生龙、凤生凤;二是人生起步的优势,赢在起跑线。比如王贲,秦国名将,秦灭六国一人独包了三个,其父乃王翦,战国四大名将。比如孙膑,小谋可田忌赛马,赢得齐王千两黄金,大谋则可围魏救赵,两败庞涓,奠定齐国霸业,其祖上乃大名鼎鼎的兵圣孙武。
但祖上名望太盛,则未必是好事。比如建文帝、嘉庆帝。祖上名声于自身,如果落差不大,那就是利好。如果悬殊过大,则易成压力。而杨志恰恰属于后者,他出场时是戴罪之身,流落江湖。此前也曾有过职位,殿司制使官,仅仅是下级军职,距祖上级别相距甚远。从事的业务也没有太高的含金量,“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负责押送石头。这种差距,使得杨志色厉内荏。
杨志出场,是在梁山脚下,等到王伦问及青面汉,你却是谁?那汉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这时的杨志,表面上很自负,内心很自卑。
林冲出场,是在大相国寺。看到鲁智深挥舞禅杖,大声喝彩。鲁智深问及何人,都不用林冲自己回答,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足够虎气。
武松出场,是在柴进庄上,宋江问及姓名,柴进代为回答:“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十字坡上,张青问及好汉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那人道:“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回道:“然也。”都头武松也好,打虎武松也好,都是自己双手挣来的,自然中气十足。
功利心重,处事幼稚
杨志心中的偶像,应该是爷爷杨令公。偶像存在,是杨门荣耀,也是杨志模仿的对象。为此,杨志认为向偶像看齐,唯一途径就是能够被组织认可,在体制内升官,重现祖上的荣光。
这份追求,自然无可厚非。出身名门,无纨绔习气,追求上进,典型的四有好青年。但凡事过犹不及。
杨志出场,便是同林冲过招,生死相搏。杨志为何跑到梁山?原来是他弄了一些钱物,准备到首都东京枢密院去跑关系。梁山的108位好汉中,有且只有杨前制使一人,放得下身段,做此公关工作。宋江也追求上进,但追得不是那么赤裸裸,方式很优雅,仗义疏财,博取名声。
反观鲁智深,视官位如草芥。路见不平,伸张仗义,三拳打死镇关西。舍弃官职,亦在所不惜。有对比,更能看出高下。
跑官就跑吧,低调一点就是。问题是杨志同志非常不成熟,碰到强盗打劫财物,问及姓名,话头很多,居然一五一十地交代,从爷爷辈谈起,又谈这批财物的用途,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神态。
杨志到了北京大名府,被知府梁中书所看重,直接从囚犯身份火线提拔为吃官粮。杨志的做法倒也很有眼力,“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勤谨”。但是等到他和周瑾比武,大获全胜,梁中书当场就宣布,杨志接替周瑾职务。这时,杨志的表现就减分了。杨志喜气洋洋,下了马,便向厅前来拜谢恩相,充其职役。
上司任命,好歹也要推辞一下,怎么能如此实在,直接就来接任,让周瑾情何以堪?至少也要这般谦虚道:周将军武艺超群,一时疏忽,让了小可。小人何德何能,敢居此位?能随周将军左右,效忠恩相,便是杨志幸事。这样才得体啊。
胜便胜了,即使心中狂喜,也要沉得住气,一脸平静。而杨志却喜气洋洋,唯恐天下人不知,太浅薄。何况,毕竟是贼配军的身份。梁中书欣赏固然重要,但周瑾在军中有后台,有关系,绝非等闲之辈。事实上,在杨志伸手接任的时候,急先锋索超跳出来挑战,可见杨志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略逊一筹。
急于求成,待人苛刻
杨志的升官梦,第一次始于花石纲,希望能讨得上峰欢心。谁知黄河水大,运道不佳,失陷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梦想破灭。
第二次始于梁山脚下,用财物开道,打点枢密院,觐见高太尉。谁知个人档案记录清晰,失陷花石纲,自己开溜,直接一笔批倒,不予委用。
第三次则是遇到梁中书,极为赏识,赠以铠甲,授以职务。端午时节,蔡太师寿辰将至,赋予重任,护送十万贯金银宝贝。而且梁中书明确表达,除了送礼,他还给太师修书一封,“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不仅保,而且是重重地保。那一刻,杨志看到了闪亮的前程,就在眼前。
应该说,杨志的策划还是充分的。他反对梁中书大张旗鼓地送礼,这样会让途中的强盗得知消息,而这些士兵是没有战斗力的,他决定扮作行货客人。他反对梁夫人的老都管同行,说明也是有些政治经验的,但凡领导身边之人,或马夫、或都管、或小厮丫鬟,虽级别不高,但架子很大,成事固然不足,败事绝对有余,都是不可轻易得罪的主儿。
在与这些人的交往中,看出杨志的急功近利,待人的苛刻。十一个健壮的厢禁军,扮作挑夫。他们平时是官兵,飞扬跋扈,现在却像二师兄一样,挑着担,牵着马,内心是何等失落。
作为团队首领,这时正确的做法,要么做做样子,谁累了帮谁挑下担子,体现与大家同甘共苦。或者让大家早晚赶路,中午休息,毕竟大热天的,担子还那么重。但事实是,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不仅不帮忙,还像对待犯人一样看着大家。而且,一站站的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8点动身,16时休息),什么时候天最热,什么时候赶路。
即便这样,给大家鼓鼓劲,打打气,做些承诺或展望,那也是极好的。但杨志,却是赶着催促要行,连打带骂。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做法实在粗暴。兩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怪他们好不晓事,说他们拖了后腿。两个虞候刚开口解释,就遭到杨志的痛骂:“这般说话,却似放屁。”两人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这种情绪不断酝酿,从士兵到虞候,再到老都管,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等到黄泥冈上,杨志再次殴打士兵时,老都管发飙,矛盾爆发了。生辰纲之失,已成必然,与其说失于算计,不如失于内讧。
杨志的升官梦,第三次破灭。他也失去了在体制中工作下去的信心。
缺少担当,责任不强
同样是吃官饭的,都头武松杀了西门庆之后,直接投案自首,理直气壮,井井有条。“随即取灵牌和纸钱烧化了,却押那婆子,提了两颗人头,径投县里来。”
杨志的差事办砸了,顿时心慌,来不及分析后果,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如果留意书中细节,杨志被高俅拒绝录用的原因,居然不是因为杨志失了花石纲,而是杨志不敢承担的态度。高俅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客观来说,高俅虽然是奸佞之人,但在处理杨志的问题上,还是比较一针见血的。不敢担责任,还想做什么大官,干什么大事?
有人会反驳,谁说杨志不敢承担?他在汴京城杀了牛二,当时就决定投案自首,并邀吃瓜的群众作证。要知道,此时的杨志,内心是无比苦闷的,失陷花石纲,被高俅拉进黑名单,人生的梦想第二次破灭。恼怒之余,碰到无赖牛二惹事,一时性起,出手杀之。为何不跑?一是前途无望,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思;二是乃正当防卫,最多是防卫过当;三是出事的地点是闹市之中,天汉州桥热闹处,如何跑得了?倒是在杀牛二的过程,能看出他的干净利索,不留后患。
果不其然,在辜负了梁中书的重托之后,黄泥冈上,生辰纲被劫。荒郊野岭之地,跑路也很方便。杨志并未找他的恩公请罪自首,而是痛骂一通“猪一样的队友”后,直接挥一挥衣袖,走向了二龙山。
杨志的可悲之处,有点像周星驰《喜剧之王》中的人物,兀自不知。穿着一件破旧的西服,对着大海喊:努力!成功!自己很当回事,但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
天暗星:是杨志个人之暗,更是大宋朝廷之暗。
呜呼。
责编/齐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