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教
建成300所农村幼儿园、30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00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族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
劳有所得
扶持微型企业11305户,带动就业47700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02万人,投入资金13.52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20.17万人,组织专场招聘活动546次,为52万人提供了免费服务。
病有所医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全覆盖,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在新农合基本医保报销之后再提高10个百分点;全省参合人数3025.28万人,参合率99.26%,农村中小学校医配置全覆盖,配置校医12708名。
老有所养
全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達到406.53万人;60周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已达1683.91万人。
住有所居
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48.65万套(户),基本建成27.60万套(户),其中棚户区改造43.03万套、公共租赁住房5.62万套,完成投资730.39亿元;农村“小康房”开工建设2.93万户,竣工2.88万户;改造农村危房31.08万户,完成投资80.09亿元。
难有所救
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全省已向30.48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81亿元;建立对因病因灾等困难家庭实施紧急救助的临时救助制度。
贫有所济
农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18%和10%;重点帮扶失业、工伤参保人群,全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到209.66万人、294.78万人、268.04万人;中央共下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资金903322万元,省级财政共预算安排城乡社会救助资金70712万元,各级财政预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78亿元。
居有所宜
新建公共停车位3.27万个、充电站40个、充电桩1983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其中通组路和串户路7223公里);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建成5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和改造32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境有所美
投入资金4.81亿元对50个中小河流进行整治;建成18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荒山造林360万亩。
安有所保
完成新建、联网20万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达到80%,医疗、教育等重点部门纳入“天网工程”体系;改造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