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发展战略 更稳更优更强

2017-03-10 20:59黄慧诚
环境 2017年2期
关键词:广东省环境保护实验室

黄慧诚

上下齐心拼搏奋进,新的彼岸就在前方

我愿化成天使,激发同志们的活力与梦想

我愿化作火炬,点亮同志们的斗志和希望

……

2016年12月30日晚,一场自娱自乐的新年晚会在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环科院)新落成的会议室举行。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朗诵,抒发了员工们对后环评时期省环科院发展的豪迈之情!

对于成立仅8年的省环科院来说,2016年注定是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的新形势新要求,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用智慧和实干,掀开了省环科院发展的新篇章。

6月24日,省环科院环评脱钩圆满完成暨广东智环创新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

在省环境保护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由单位职工以自然人出资成立的企业承接”方针,省环科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出来人最多,资质保全最好,技术力量保有最完整的”环评脱钩单位之一。在环评脱钩工作中,院领导班子和院党委始终以人为本,顾全大局,坚持“双向选择”,兼顾各方利益,确保了环评脱钩工作依法依规、平稳有序推进,让“出去的开心、留下的安心”,得到了员工们的普遍好评。

总体收入下降、技术人员分流、科研基础薄弱……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摆在眼前。何去何从,如何错位发展,如何抓住新的契机,成为省环科院“当家人”首要考虑的任务。

不久,《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摆在每一位员工案前。对于这份数易其稿、凝聚了全体员工智慧、为自身发展“量身定制”的方案,省环科院院长汪永红格外看重。“事实上,从一年多前国家提出环评脱钩工作要求以来,我们就在谋划脱钩后发展事宜。方案的即时出台为省环科院今后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方案,未来5年,省环科院将紧密围绕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三大战役、构建四大体系”的总体部署,切实把握广东省环境科院实际需求和学科前沿,以科学研究为主体、技术服务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模式,注重发展质量,实施“精准服务、精品学科、精细管理”发展战略,聚焦“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以项目带动科研,以科研带动人才,着力打造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核心智库和创建全国一流省级环科院。

谋划布局首先从部门设置和职能调整开始。省环科院将全院组织架构调整为“本部加基地”架构。其中“院本部”重点实施“3+2+1”的组合式发展模式,即培育“水、气、土”3大优势学科,“环境规划、環境应急”2大重点学科,面向市场做强做大1个环科院公司;相对于本部,“基地”则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院综合实验室、大气科学中心(省大气重点实验室)、省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省污水污泥处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存在感不减,方向感增强!”罗育池,由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一所负责人转型成为水环境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对于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他坦言压力巨大。“院里寄予厚望,将水定位为3大优势学科之一,我们将立足广东环保工作实际,在原有工作积累基础上,寻求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多来,该所先后开展了《广东省西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等项目研究,并在饮用水源环境调查评估与对策研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与对策研究等领域崭露锋芒。

12月30日晚10时,省环科院高工常春英最后一次将稿件核稿付印后,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翌日,省内各大媒体在显著版面刊登这份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俗称广东“土十条”)。广东成为国内第六个按照国家要求制定本省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省份。

省环科院高度重视该方案编制。在院总工程师肖荣波带领下,生态环境与土壤修复研究所精锐力量全力以赴投入。院里专门安排一名博士高工借调到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无缝对接,精准掌握土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和需求,力求做到方案编制有的放矢。半年多来,编制团队先后多次赴基层调研,举办多次研讨座谈会,并先后两次征求省直多个部门意见,终于拿出一份“内容实在、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的好评。

数月前,全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前夕,另一部环保规划“大块头”——《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于9月22日问世,成为全国各省区首个“十三五”环保规划。为及时出台、认真编好该规划,据省环科院副院长张永波介绍说,课题组早在两年前就启动该项工作,2016年以来更加快了工作进度,期间与上下保持密切沟通联系,从而确保了该规划既“高大上”,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又“接地气”,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同时不乏体制机制创新,对全省环保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省环科院副院长李朝晖告诉记者,在精准对接全省环保工作“三大战役、四大体系”,不断提高管理决策支撑水平的同时,2016年以来省环科院还着眼新兴技术服务市场,以纵带横,逐步形成发展新动能。

半年多来,省环科院以“十三五”规划编制和省规划修编为契机,承担了湛江、潮州等多个地级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围绕土壤修复领域,大力拓展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环境管理政策与规划研究、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及第三方验收业务;立足于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咨询业务的市场开拓,承接了60余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咨询服务,树立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形象;环科院公司关注末端治理、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应用研发以及环境监理等方面,通过“有机及恶臭废气微波无极紫外-催化处理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应用”、“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及精细化投药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研究”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力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市场前景广阔;工程监理和清洁生产审核业务均有突破。

以项目带动科研,科研成果产出见成效。2016年省环科院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土壤污染地区环境调查与污染治理修复规划》1项;获省环保科技奖3项(一、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工程咨询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新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不错!达到了国内省级环科院的一流水平!”

12月15日,原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受聘为省环科院技术总顾问,他对省环科院今年新扩建的综合实验室称赞有加。

记者走进省环科院二楼新装修办公室,大至会议室,小至茶歇室和创意空间,甚至墙上的橱窗室,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处洋溢着“温暖如家”的温馨感觉。定期组织开展的科技论坛、青年沙龙,又让员工们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不断“充电”,拓展知识视野。

省环科院党委书记张国强介绍说,作为一家科研单位,省环科院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单位建设“五个一”发展目标之一,以提升全体员工“成就感”和“获得感”为导向,建设以环境学科文化、普众教育文化及差别化文化提升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环科院特色文化体系。

以四大基地为重点,加强硬件能力建设。在办公面积原本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环科院硬是从其他办公场所挤出空间,腾出约500平方米的面积;并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仪器设备,扩建了院综合实验室。如今实验室计量认证参数由过去的13项增至目前的345项,不仅为各项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也为今后开展各项委托检测业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省科技厅的“广东省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省环境保护厅首批“广东省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节能减排与污泥资源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定址在东莞豪丰产业园,并完成了中试基地建设装修工作。

以人才优先为导向,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分两批引进环境管理与经济政策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15名高端科技人才。组织两批共12个岗位中层干部竞聘,优化各部门和重点学科人才配置,在年龄组成、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方面大力提升中层干部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编制完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员工360度考核办法》、《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采购管理办法》、《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薪酬管理办法》,加强党风廉政及制度建设,为单位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落实部省环保合作协议,按照省环境保护厅的统一部署,以广东省联合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契机,助推省环科院创新性、开放性的科研平台建设。据介绍,2016年省环科院第一时间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工作小组,全力协助省环境保护厅参与推进国家实验室申报事项,并配合清华大学完成实验室建设初步方案;对东莞、肇庆等拟选地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协助省厅完成广东省环境科学联合研究院的初期筹建方案编写。

“这是我院学科发展和单位建设的更大平台、更大契机,也是我院今后几年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平台建设的契机,积极实施‘精准服务、精品学科、精细管理发展战略,朝着‘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核心智库和‘全国一流省级环科院目标不断前行。”汪永红信心满怀地说。

猜你喜欢
广东省环境保护实验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