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人》2017.02.25
清洁能源产业不环保的秘密
10年前,太阳能和风能还处在边缘地位,如今它们已是能源行业的翘楚,持续下降的价格,使得它们比化石能源更有竞争力。然而,清洁能源却面临不为人知的黑暗现实:它的推广能降低所有能源的价格,但不管是清洁能源企业还是非清洁能源企业都要营利,这样一来实现零碳排放目标的难度就更大了。除非市场规模固定下来,否则对清洁能源行业的补贴将只增不减。
有的国家看到了这一点,并以此为由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然而,解决问题不能靠限制,而是要重新思考清洁能源该如何定价,以此来更好地利用。
问题的核心是,政府支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被强塞进过去时代塑造的市场。削减碳排放的压力,逼迫各国寻求市场手段,而这是具有破坏性的:政府补贴体系本身有问题,风能和太阳能并非持续性供应的能源,运行成本也特别低。这3点可以解释为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低廉,企业却对拿政府补贴上瘾。
全球要面对巨大的课题:重新设计电力市场,以反映世界对弹性供需的新需求。应当更频繁地调整价格,以反映天氣的阴晴变化。在电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避免停电,应当限定最高电价。对于自愿减少用电的用户,市场应当给予奖励。用电账单应当像保险费用那样设计,即根据用户对电量持续供应的需求设计。
2.《连线》2017.03
《纽约时报》如何制胜未来
萨尔茨堡是《纽约时报》年轻的掌门人,如今他正专注于报社165年来最大规模的战略转型。转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数字订阅的大改观,将其变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为此,报社一方面重点发展新闻报道这一核心业务,一方面不断增加网络服务和特色栏目,这样既能维持长期用户,又能吸引未来客户。报社怎样触及到自己的目标读者,又如何让他们付款,就是《纽约时报》上百位员工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3.《新闻周刊》2017.03.03
彼得·蒂尔掏腰包鼓励辍学创业
大部分美国人眼中的美国梦一定包括一个大学梦,但Paypal的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彼得·蒂尔却认为,当今的顶尖院校在阻碍创新,给经济带来恶果。他认为一些创新型人才不应在20岁出头背上教育债务,被逼去做一些收入可观却不值得付出的工作,他们应该追求创造那些“让全社会受益的根本性创新”。所以他创立了“蒂尔奖学金”,资助独具天赋的青少年10万美元,鼓励他们从大学退学,在未来两年创办自己的创业公司。
4.《明镜》2017.02.18
你好,忧愁
近期,美国通用汽车最终决定放手持续亏损17年的欧宝,并就出售细节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开展了为期数月的商洽。直到谈判临近尾声,欧宝工会和德国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德国经济部长布里吉特·齐普里斯等对此表示震惊。目前,美方和法方正努力打消德方的担忧,而德方表示,第一要务是保住欧宝在德国的工厂和工作岗位,此外还包括保留德方电动车研发成果,以及来自标致雪铁龙的投资。
5.《福布斯》2017.03
基因测序第一人试图解码死亡
1990年代末,克雷格·温特认为政府资助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展缓慢,于是自己组建团队做测序,并提前两年完成。如今,他又有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拿到3亿美元投资的他,成立了名为“人类长寿”的公司,利用测序好的DNA信息,研究怎样向死神多争取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温特称,这项工程让公司发现了一些只在年轻人体内出现的基因变异,这就意味着这些年轻人难以长寿。
—编译 金丹、周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