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现存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2017-03-09 18:36白昊罗孝军孔庆波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体育

白昊++罗孝军++孔庆波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2

摘 要 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得到广泛迅速的发展。但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过程中,作为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中的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也开始暴露出组织不灵活、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步伐,不利于健康中国建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并深入考究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应从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资源管理、组织自身建设、组织与社会关系等方面入手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 发展问题

一、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基本概念界定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加交往为主要目的,依照地缘关系或者是人际关系,由政府建立机构组成。街道社区体协或是街道体育文化协会是最主要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城市社区体育组织里面的街道社区体协包括各种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由上级派出的机构来管理基层部门的形式,同时上下共同实施管理工作,为街道居民形成一个体育服务站,以供街道居民健身服务。上级主要是指政府,下级主要是指基层组织,主要由政府出谋划策制定相关政策和方案,基层组织对居民从事体育活动实施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以体育、文化结合发展,有助于社区居民形成具有共同兴趣的体育活动集体,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以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该基层组织主要开展早晚练活动、社区集体活动以及成立体育活动小组。早晚练活动点主要由下级的基层组织进行分工管理,部分由街道社区体协管理,分为各种工会、体育协会共同实施管理,同时又受到上级的管理。因此,体育基层组织在管理上是透明的,具有层层递进,相互制约的特点,目的是为了社区体育的有序发展而建立一个公正高效基层组织管理体系。

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一)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化建设中,人们对于生活层次的追求逐渐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国家和民众都越來越关注与人民身体健康相关的体育。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中,体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社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支持度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而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与居民的体育兴趣息息相关。在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社区体育发展是关键。

社区体育又叫群众体育,指人民群众在对体育有极大兴趣的基础上,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并且是一群有共同体育兴趣的居民组织起来参加的体育活动。群众对体育活动具有很大的需求,并且非常了解健身对身体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社区体育具有娱乐性、多样性、业余性、公共产品性质等特点,具有文化的相关特性,能够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群众体育活动属于个体或者群体行为,社区里的每一个居民都是独立的个体,散乱的个体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并不一定科学合理,而且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社区体育组织的产生,可以有效地将居民有组织有系统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规范的社区体育团体。将分散的社区个体或群体进行集结,不仅能够增进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能够促进居民的文化交流。

但是,当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水平有限,发展遇到了瓶颈。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却并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作用,体育组织内部关系并不协调,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与组织缺乏形成矛盾。

(二)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积极建立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基本体系中,其组织机构一般为4个层次来管理体育事项,4个层次点线面体结合,协作分工,形成共同完善和发展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各个组织之间分工明确,各有其用。但如果每一个组织之间,稍有衔接失当,不能合理管理,不深入群众,就会限制社区体育组织发展,影响发展方向和进程。

从我国社区体育居民锻炼形式来看,自己单独锻炼、朋友和家庭锻炼小组成为主要形式,对于社区组织组织的活动很少有居民参加,甚至有部分居民自费买健身卡也不去免费的社区活动室。另外,由于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社区体育组织内部的锻炼人口已经倾向于老龄化。从这一现状可以看出,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在基层组织管理工作中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使人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组织不够了解和满意。当然,不了解,不满意状况的延伸结果是人们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活动开展支持度不高,参与率不高,从而导致社区体育组织积极性不高,灵活性降低,缺乏动力,延缓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速度。

三、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缓慢成因

城市社区体育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国家很多相关政策都在致力于推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但是,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和预期效果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系统落后,没有与时俱进;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社区居民在体育活动参与中的主动性不强也是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的主要成因。

(一)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落后

由于社会体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事业,在社会体育管理中,既有专门正式的政府体育部门,也有非正式的社会体育组织,既有各行业单位的体育机构,也有分散在社会各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分布地域、职业性质、社会地位、活动目的等差异也较大。因此,社会体育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而且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管理系统。我国体育管理系统产生的比较晚,约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形成,而且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体育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不规范管理是体制问题的一个缩影。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不断开展和普及,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系统落后情况逐渐暴露出来。虽然在现代化发展中,过去体育管理的单向管理和“一刀切”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在城市社区基层体育活动和体育组织的管理上,政府作为管理主体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集权性,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仍担负着直接的管理职能。权利过多的集中于政府管理系统中会导致整个社区体育组织失去管理作用,无法发挥自身管理能力,逐渐衰弱。而且政府作为领导部门与社区居民很难有更多的亲密接触,对于民众需要什么样的锻炼方式并不了解,长此以往,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的组织作用便难以发挥,更加落后。

(二)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体育场地设施是为了满足运动训练、竞赛和大众体育健身需要而建设、提供的场地器材设施。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开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举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以及相应的体育设施,必要的体育硬件设施不仅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断推动我国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均衡发展,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因此,体育基础设施的好坏,是否建立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开展规范的广度与深度。由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毕竟是基层的体育团体组织,所以在我国政府投资管理系统中,其是最后一个执行政策的组织,接受政策组织上具有落后性。而且,我国体育资源并不丰富,国家主要发展战略是围绕和服务于竞技体育,虽然在近几年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行使得社会体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国家政府对于基层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投入并没有完全落实,导致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够,很多社区居民甚至没有体育器材设施,体育活动比较单一匮乏,对社区居民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就会失去必要的组织能力,发展不足。

四、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策略

(一)重新整合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资源

过于分散且小型化社区体育组织,虽然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体育锻炼的机会,但是这一特性却也造成了社区体育组织发展存在艰难性。由于分散化、小型化,组织规模小,人员不集中,没有形成共同的力,对抗风险能力因此相对较弱,发展前景堪忧。如何改变令人堪忧的现状,就需要政府和社区体育组织同时加力改变。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将社区体育组织的部分权利下放给基层,使其充分行使发展的权利。另一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应重点扶持一些体育俱乐部,形成重点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充分整合政府资源和社区体育组织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和社区体育组织的优势,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

(二)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自身的建设与管理

社区体育组织由多个部分组成,只有各个组成部分自身的建设与管理到位,才能促进社区体育组织的整体发展。社区体育组织虽不是最重要组织,却是最疏于管理最难管理的组织。社区体育末梢组织虽小但并不是没有结构,虽分散但互相间联系。因此,加强对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就需要加强其组织内部建设,选拔合格的管理人员并进行培训,并建立一个管理小组,各司其职,整顿组织风气,加强管理建设。在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内部管理的同时,也应加强其它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同时,要及时反思,总结分享管理经验,互相监督,共同促进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困境与建改路径研究”(批准号:15SKG159)

参考文献:

[1] 曾艳.浅析昆明市城市社区体育公民参与情况[J].当代体育科技.2016(12):44-46.

[2] 毛改,袁松山.许昌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03):33-35.

[3] 姚績伟,何潮,许文鑫,等.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三维结构要素及其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2(02):44-46.

[4] 罗以飞,吴秋来,陈阳.城市社区体育的特点与功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10):10-12.

[5] 王丽娜,董志周.小康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商.2014.03(03):22-24.

[6] 李贺林.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4.10(03):10-13.

[7] 邱燕,王翔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动力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5(06):18-19.

[8] 方儒钦.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理论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2(06):70-72.

[9] 张龙.深圳城市社区体育评估标准[J].贵州体育科技.2015.05(04):20-23.

[10] 程冬艳,贾峰.保定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30):20-22.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体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