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知
时隔十六年,任贤齐和张柏芝再唱《星语心愿》,感动全场。一张口,满满的都是回忆。那一晚,我坐在电脑前,泣不成声。
时光迅速流转到十六年前,那时我第一次看《星愿》,第一次听《星语心愿》,第一次为了一部爱情电影落泪。那一年,我十六岁。
十六岁的青春里,没有爱情,不懂暧昧,有的只是厚厚的练习册和那些年里还没被淘汰的磁带。
作为女孩子,我算是比较晚熟了,也很保守。那时候,班里早就有同学偷偷摸摸地交男朋友,虽然现在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但在当时也都是极为认真的,也可以动不动就海誓山盟,而我对爱情这个话题却是避而不谈。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也确实完全不懂爱情。那样的年纪还太稚嫩,无力言爱。
当年看《星愿》是个巧合,只是因为我喜欢任贤齐,算不上追星,单纯喜欢听他的歌而已,后来爱屋及乌,便看了他主演的电影。影片最后,洋葱头化为流星消失在天际,我哭得久久不能平息。
当时,他坐我前桌,是一个算不上帅气却颇为幽默风趣的男生,女生缘极好。一次偶然的闲聊,我们谈起那部电影、那首歌。他说他很喜欢《星语心愿》,于是让我教他唱。那时候我还是个很羞涩的小女生,虽然和他也算得上是熟络了,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我写了歌词给他,课间的时候小声一句一句地帶着他唱。其实他也听过很多遍,所以不用怎么教也便能唱下来了。只是我们始终不肯唱全最后一句。
“就向流星许个心愿,让你知道……”
每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异常默契。他开玩笑地说:“卡带了。”我们相视而笑,然而下一次还是如此,乐此不疲。不知道是当局者迷,还是当年太小,如今回想起来那确实是情窦初开的年少情怀,只是当时谁也没意识到,至少我是后知后觉了。
两年后,高考,他落榜了,因几分之差没够本科线。之前我们玩笑般地说大学还做同学,看来是实现不了了。之前他说过等分数下来就打电话给我,我却没等到那通约定好的电话。过了几天,我按捺不住了,身为电话恐惧症患者,我第一次给他打了电话。我们聊了很久,大多时候是他说我听。直到话筒都已经热得烫手,我们才想起结束这次通话。
他跟我说,他打算复读。他说,有些话要等到一年以后再说了。
他不再说,我也没追问。或许是我心里明白的,也或许并不确定。毕竟那时候我也只有十几岁,有美好的幻想,也有“你不明说我便不懂”的固执。
大一那一年似乎格外的漫长,我常常想起他,却又不敢打扰。深夜里静下心来想想,这便是喜欢吧。然而想到这里又觉得不好意思承认。
漫长的一年比我想象得要长得多,一年后,他再次落榜,成绩比上一年更为惨烈。这一次,他消失了半年之久。半年后他以莫名其妙的方式重新回到我的生活里。
一个陌生的号码,一条莫名的短信。我知道,是他。依然是他不明说,我不点破。
不知道是不是年少的时候都有些神经质的浪漫情怀,我甚至觉得这样看似不明不白却又似乎心照不宣的感觉挺好。短信来来往往很多次,直到我装作有些生气了,他才说出他的名字。其实,我早就知道啊。
那时候的快乐,现在回想起来都能感受到幸福,那么单纯、简单。只觉得他主动和我联系了,或许是我们向前迈进一步的信号。然而,我想多了。在我看来本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停滞不前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太久了,久到我这个始终被动的人都模模糊糊地向他表白了,他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反反复复说着他自己不如我,我都以为他要发好人卡了,然而接下来他却说,等他有一天赚了大钱……他连这句话都不肯说完,他觉得我应该知道。他说:“有些东西是你的总会回来的,就像小齐的那首《我回来》。”
“我回来,会带着一身光彩,你还在,一辈子我相伴。”
那段日子,我反复听《我回来》,直到有一天突然注意到一句歌词——“我接近梦的边缘不惜放弃一切,只有对你的誓言让我辗转难眠。”当时,我哭了,故事中的等待是有誓言的啊,而我什么都没有。
或许,有一天他真的会带着一身光彩来找我,但他是否想过,那一天,我是否还在等他?在那暧昧不清的几年里,我把自己折腾累了。终于,我选择了放手,同时选择了逃避。
一开始,我一直躲着他,甚至连短信也不回。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不再刻意躲避。而且从礼节上讲,短信还是应该回的,他无外乎就是春节的时候发一条转发来的祝福短信。除此之外,他生日时我会祝福他,虽然只有“生日快乐”四个字。
今年春节,我连那条转发的短信都没收到。我猜测着,他是不是交女朋友了,甚至结婚了?想到这里,心里竟还是有几分酸涩,却一闪而过。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天电视上重播《星愿》,他马上发短信告诉我,恰好我当时也正在看。这一次,《星愿》的两位主角再唱《星语心愿》,我却连发短信的勇气都没有。我与他的过往终究是卡在了卡带的那些年里,再无法向前。
经典可以重现,时间却不会重来。或许逝去的总是最好的,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使得我们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当下的美好,再次得不偿失,恶性循环。那些过往,既然忘不掉,就深深地藏在心底吧,偶尔翻起,也是一份回忆。也只是一份回忆。
(编辑 之之/图 锦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