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发展更有“温度” 民生更有“质感”

2017-03-09 18:29周宇
小康 2017年5期
关键词:扎拉穷根西藏自治区

周宇

怎样才能摘掉西藏“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顶“穷帽子”呢?齐扎拉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要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找穷根、拔穷根,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2016年6月27日,由《小康》杂志主编的《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拉萨样本》在拉萨首发。作为《拉萨样本》序言作者,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出席首发仪式。在他看来,样本描绘的不仅是拉萨共享与幸福的图景,更是西藏全面小康不掉队的缩影。

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自然环境恶劣等特殊区情,目前西藏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多,群众困难多。贫困人口的未来直接决定着300多万高原儿女能否如期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

齐扎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必须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

吃“旅游饭”发“旅游财”

在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到2020年实现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怎样才能摘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顶“穷帽子”呢?齐扎拉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要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找穷根、拔穷根,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扶贫的重点是产业,产业的出路则在市场。虽然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但各方面难得的机遇也在向西藏挥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规划了西藏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为贫困地区打好翻身仗带来有力支撑。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大力推动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

农历大年初四,齐扎拉来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和当雄县,看望这里的易地搬迁贫困家庭。堆龙德庆区乃琼镇波玛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内,具有浓郁藏式风情的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407名贫困人口不仅入住新居,还搭上了“香雄梅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顺风车”,实现全部就业,拔除了“穷根”。

“香雄梅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是拉萨市将净土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代表,建设期间累计用工3.6万人次,带动11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拉萨市曲水县通过净土健康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贫困户267人,其中临时工171人,年均增收6000—7000元;长期固定工96人,年均增收1.5万元。

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巴结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01年广东援助300多万元,将村附近998棵巨型雅鲁藏布江柏树开发建设成“柏树王园林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仅门票收入就达200万元,全部归巴结村。入口处建造的60个统一风格的售卖摊位一次性解决了80名村民的就业增收问题,每个摊位年均售卖土特产和藏族手工艺品2-3万元不等。数百棵大柏树就解决了当地88户农民400多人的整体脱贫。

自2015年昌都市卡若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扶贫投资253万的如意生态游乐园成了当地有名的城郊农家乐,不仅满足了当地城区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使贫困户的腰包鼓了起来。游乐园成立了如意生态游乐园合作社,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双增收。

总面积约8.147平方公里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位于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的慈觉林村。如今,这里上演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成为游客来拉萨旅游的必选项。“慈觉林村90%以上的家庭都参加过《文成公主》的演出,很多群众白天是农牧民,晚上是演员,连各家各户的牦牛、马、羊,都成了舞台上的‘明星。” 慈觉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达嘎笑着说,“演员在旅游旺季平均每人每月有2400元的收入;淡季不用演出时,每人每月有600元的补贴费用。”

精准扶贫不是“养懒汉”,更多的是一种机会扶贫、能力扶贫。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2016年,西藏自治区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仅去年一年,西藏就有十万多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上半年,全区参与旅游接待的农牧民实现旅游接待收入8.3亿元,人均增收0.81万元。2016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16元、增长了13%。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收入增速连续9年超过了城镇居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不久,在2月6日举行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上,齐扎拉对西藏旅游的未来做出了新的要求:既要重视景点景区建设,更要重视整体规划,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促进旅游消费的“全天候”,避免旅游资产和资源闲置,实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效益,为旅游扶贫趟出新路子。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谈到民生保障,西藏的领导干部都很自信,在他们看来,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更是发展的动力。

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冬行西藏”全国网络媒体座谈会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区黨委宣传部部长边巴扎西说,西藏的民生改善力度在全国最大,我们用民生改善的切实之举使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上升。

2016年,西藏自治区投入1266亿元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占财政总支出的79.8%。

和平解放前,西藏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2016年已经达到99.64%,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并将教育“三包”政策年生均标准提高至3240元。齐备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即便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也可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藏文的普及率和使用范围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初,西藏的人均寿命仅为35.5岁,而现在人均寿命已经达到68.2岁。西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补助资金提高到55元,农牧区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年人均435元和420元。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2016年西藏筹集资金18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的“双集中”保障,双集中人员达到1.96万人,有意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孤儿集中收养率均为100%。

过去,从日喀则到拉萨要好几天,如今,坐上火车3个小时就到了。青藏铁路的通车,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拉贡机场专用公路填补了西藏无高等级公路的空白;墨脱公路贯通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洛水利枢纽成功截流、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桥建成通车、高等级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拉日铁路建成运营、拉林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贡嘎、米林、邦达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被不断破解。

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2017年的“任务单”也已经明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西藏自治区安排300亿元资金,将继续实施33项重大民生政策。民生的投入和改善将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经济环节,为西藏经济内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让西藏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幸福更有‘质感,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征程中掉队” 这是1月15日齐扎拉与采访自治区两会的区内外记者见面时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西藏实现全面小康的务实选择。

猜你喜欢
扎拉穷根西藏自治区
李双星 一心为民拔“穷根”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高原神犬
多措并举拔穷根 全力脱贫结硕果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给扎拉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卫生扶贫要扶到“穷根”上
卫生扶贫要扶到“穷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