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研究

2017-03-09 05:43曹桂红王元天
关键词:排查团体高校学生

曹桂红,王元天

(湖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研究

曹桂红,王元天

(湖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以高校学生过程管理为对象,从高校学生心理排查、上报、应对、以及干预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高校学生心理干预及辅导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心理干预

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更是 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大学时期是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强度的加剧都很有可能导致高校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1]

一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的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很多人的自我意识和认知都在大学阶段逐渐发展成熟。高校学生心理排查可以预防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予以矫正。因此,高校学生心理排查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学生心理排查就是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将潜在心理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与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全高校学生生命,提高高校学生健康快乐的幸福指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而存在的一种机制。

(二)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排查就是根据相关心理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高校学生的这种心理失衡状态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而心理排查的机制就是通过调动各层工作人员将处在危机中的个体及早报告出来,并及时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出现之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即通过这样的机制,辅导员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处的专业老师就能及时的对有心理问题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是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并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2]

二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的形成及机构

(一)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的机构

在高校,心理排查机制主要分为寝室联络员报告制度、班级心理委员报告制度、心理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报告制度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老师五级工作制度,按周上报心理危机排查及干预反馈表。

1.寝室联络员和班级心理委员。作为机制中最为底层的工作人员,工作也是较为重大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要负责观察、了解每个同学的心理状况,能够随时掌握本寝室或本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并在发现身边同学有明显的或是隐约的心理异常状况时,做到及时向所在班级干部、干事或辅导员汇报。

2.学院心理部。由高校学生干部组成的一个类心理咨询中心的机构。主要工作是通过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来帮助高校学生提高心理危机意识。不定期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心理团体辅导,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及对寝室联络员或班级心理委员上报的心理危机信息的准确预测。在各院系辅导员老师的配合下,主持做好每年的心理普查,做好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以及发现、评估和反馈预警信息,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3.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辅导员通过传递上来的问题反馈,采取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等措施。对出现心理问题的高校学生,应当做好登记,并根据自己的思想教育工作经验,展开相应的调节工作。对于难以解决、处理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交转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或专业人员进行干预。

4.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心理老师。主要对各院系无法疏导、缓解、解决或是处理的拥有心理危机的高校学生进行咨询治疗,通过各类心理测试、心理量表数值对照,确定心理危机的症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开展监视并保护好产生心理危机的高校学生。[3]

(二)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的形成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机制应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特点。形成五级工作制度,在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地避免或是消除由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防止高校学生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最终使问题得以很好的控制。

三 高校学生心理排查的时段与对象

(一)高校学生心理排查的七大重点监控时段

1.开学前后。学习是高校学生的主要任务,与中小学相比,高等学校所发生的变化不只体现在学科设置及环境变化上,更多的变化体现在学习压力加重、学习方法灵活、同学间竞争加剧等方面。对于刚开学,同学们很难从放松娱乐的心态调整到紧张学习的氛围中去,时常导致他们心理压力的失调,导致对学习失去热情,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

2.放假前后。短暂的假期,原本是为了使高校学生们能更好的调整身心,使他们能够缓冲之前的压力。但却被很多同学当作是长假一般,肆无忌惮通宵玩游戏,看视频。这样的状况往往就会导致他们就像是开学前后一般,难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进入一种厌学的情感中。

3.考试前后。高校学生大多具有自信、好强的心理特点,同时肩负着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和自身期望,有沉重的学业压力,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高校学生在考试前后处于神经紧张状态。高负荷的压力使高校学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容易引发其心理危机。

4.重大活动前后。在同学们相识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许多活动去需要同学们的参与,然而一些同学并不愿表现自己,将自己圈了起来,久而久之,他们慢慢的压抑、孤独甚至自闭。因此我们也需要在这样的时间段重点观察,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

5.季节交替前后。在这一时段,往往会导致同学们情绪波动增大。如到了春夏交际,很多同学变得焦躁不安,看待什么事都感觉不满,难以沉静下来,认真的完成一件事;到了秋冬交际,却又变的伤感而且十分慵懒,什么事都不想干,每天无所事事,容易对学习生活失去热情。

6.新生入校后。大学不同于高中,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难以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论是学习方式、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目标,都难以进行很好的调整,这时他们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大学生活里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没有教师的严加管理,只有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外在压力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陡然减轻,同学间的竞争随着年级的增长日益激烈。同时部分高校学生因在专业选择时的盲目,对专业没有学习热情,学习动力缺失。长久之后,容易使这样的一些高校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中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7.毕业生离校前。择业就业压力的严峻使高校学生出现紧张、悲观、焦虑等适应不良现象,进而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一些高校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是即将到来的、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经常思考找何种工作、能否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等问题。一些高校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在招聘会上的频频失利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强烈的挫折感导致其对自己失去信心,难以重新打起精神面对新的招聘单位。[4]

(二)各项心理活动与高校学生心理排查有着重要联系

1.不定期的心理主题班会。当新生入校以后,有部分新生会感觉现实的高校学生活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以至于有的还会产生失落感,同时对新环境、新朋友、新的学习方式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会产生孤独、自卑、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而高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的逆反和不稳定性。

另外,当前对于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当有限,仅限于大范围的心理讲座、心理普查、心理辅导课程等手段,还远不能满足新生的需求。

因此,适当的不定期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能够使新生较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新朋友,大幅度的避免新生入校后,产生孤僻、自闭等心理状况,同时在这样的班会下,也很容易排查出,那些已经存在逆反、孤僻等心理状况的同学,能够很有效的做好早发现、早干预等心理辅导工作。

2.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团体辅导意为在团体情境下,运用积极心理治疗的理念和技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成员在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下,培养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快乐、乐观、智慧、创造力、生命意义等积极品质。

根据心理学提出的相关理论,针对高校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心理团体辅导的主要主题有积极人际、积极自我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生、心流体验、感恩、希望等几个方面。心理团体辅导要重视领导者积极引导作用,对团体成员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无条件地关注团体辅导中的每一个成员,相信每一个成员身上都有积极的潜能和优秀的品质。同时辅导老师还要要重视成员间的积极促进作用,建立积极的团体氛围,充分利用团体中的积极力量帮助团体成员积极成长。

研究表明,心理团体辅导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对排查出拥有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的高校学生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5]

3.户外素质拓展。户外素质拓展主要针对刚入校的新生,为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孤僻、自闭等心理状况而推出的一项较为新颖的心理活动。

户外素质拓展根据活动场地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室内、室外两种拓展项目;根据参与训练者的关系,也可以将户外素质拓展分为个人、双人或团体项目和沟通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与训练,能够有效地加强参与者彼此之间的沟通,促使他们能够共同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实现对团队精神重要性的认同,通过联系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变化,最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力。户外素质拓展主张在体验中学习,以激发、调整、升华和强化个人和组织的团队合作意识作为最终目的。

户外素质拓展有利于提高高校新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快地适应高校生活。但当今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还是一项较为新颖的心理活动,还在尝试和探索中,难免还会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建立系统培训的理念,建立有效的评价认证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全面开展活动,使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真正成为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促进新生适应的有效途径。[6]

(三)高校学生心理排查的重点对象

出现心理危机问题的高校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如果对所有高校学生都进行重点关注,效率会非常低。因此, 确立重点关注对象,能使预警机制更具有针对性。在采集预警信息之后,并对此信息进行评估分析,而在这一过程中,排除虚假信息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是分析预警信息中十分关键的。对于情绪突然出现异常、有过自杀的念头,讨论过死的方式、表达过自杀计划又或者是突然把个人有价值、有纪念性的物品送给别人的高校学生将记录入心理危机重点关注预警库中,作为预警的重点关注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决定是否发出危机预警预告。[7]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 ,如今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因学习、生活压力过大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2)因个人感情受挫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3)因人际关系失调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4)性格过于内向、孤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5)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心理疾病等)的高校学生;

(6)既往有自杀未遂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高校学生;

(7)具有严重疾病、个人表现异常痛苦、需要长周期治疗的高校学生;

(8)因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9)因遭遇突发事件(如遭遇性危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等)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10)因身边关系较好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等状况的高校学生;

(11)网络成瘾及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高校学生。

因此,存在上述多种特征同时又进入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重点关注预警库”中的高校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当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对象,进行密切的时刻关注。[8]

四 结 语

高校学生是一个重要而容易出现问题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潜在困惑,高校应当定期的进行心理排查工作。而高校心理排查机制的运行背后又是一个庞大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团队(老师与同学们),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模式、完善体系,以便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 冯 婧.浅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9):184.

[2] 杨冰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以一则大二学生危机干预工作案例分析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72-73.

[3] 张姝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1):32-33.

[4] 蒋海燕,吴照春.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1-122.

[5] 张庆国.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03.

[6] 吴枝兵.户外素质拓展在应用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开展的前景展望[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4):109-110.

[7] 曾学龙,李 舟.消错理论在大学生个体心理突发事件预防中的应用探讨[J].系统科学学报,2016,24(2):66-67.

[8] 王虎威.浅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5(11):149.

ResearchonPsychologicalInvestigationMechanismofCollegeStudents

CAO Guihong,WANG Yuantian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China)

Based o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management process, this paper has done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response, and intervention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utorship.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449

A

1671-1181(2017)03-0113-04

2016-11-01

曹桂红(1977-),女,宁夏银川人,实验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图形图像处理。

猜你喜欢
排查团体高校学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