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斌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阜康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
【企业管理】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探讨
杨国斌*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阜康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文化
介绍国内外安全现状,说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实现企业平稳生产的本质安全,作为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企业安全培训的理念,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企业顺利发展。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高温高压操作,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较大的有形损失(经济、财物)和无形损失(名誉影响)。因此,搞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
1.1国内外安全现状
1.1.1 国内安全现状
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事实证明: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须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1]。
1.1.2 国外安全现状
早在19世纪末,工作场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就已经在欧美引起了公众的注意。此后安全制度通过不懈努力得以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今天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的架构。 在这个架构中政府的职能十分明确,即立法和执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地设立规范,促使实施。立法中明确要求所有雇主提供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以保证员工安全。政府亦采取严格的日常检查制度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通过保险体系实施的经济调节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手段,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
1.1.3 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因此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2) 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许多事故的发生是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损坏。如果每位职工都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极其必要的。
1.2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安全和安全科学的内涵,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对安全培训教育的5个层面进行剖析,并分析安全培训教育的必要性。
(3) 企业安全的内涵以及在职人员安全培训。
(4) 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建设此企业安全文化。
1.2.2 安全生产的意义
安全生产,这个问题看来是老生常谈,却是公司日常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若出现工伤事故,一方面员工须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给公司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使广大职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做了一些调研工作。
安全是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人身安全是最可宝贵的和最受关注的。怎样有效地避免人身伤害、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在机械操作过程中,操作者本人是最关键的。从近几年新技工生中发生的几起轻伤事故中发现一个问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1安全问题
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统计资料及安全理论,事故发生频率在新工人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内本身就是高发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才到了事故率发生低潮。通过统计资料可知,发生事故最多的是工作不满一年的人,而对这些人来说,大部分事故又发生在参加工作的头三个月。
2.1.1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l)案例1。新分配到机台的毕业生徐某,在施工中被滑倒的三角架砸伤头部。事后调查咨询得知,当时机长叫他和李某去抬钻杆,由于地滑,李某碰倒三角架,正好砸伤徐某,而徐某又未戴安全帽。问其未戴安全帽的原因,是没意识到不戴安全帽害处这么大,当时休息后急于上班未想太多,而安全帽就在刚才歇工处放着。
(2) 案例2。在机械修理车间工作的新毕业生王某被车床飞出的铁屑烫伤眼部,原因是未戴保护眼镜。
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①新分配学生往往对工作场所各种机械的性能了解不全面,不知道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危险什么样的事故,无知无畏,易导致事故的发生。②目前对新分学生通常的作法是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但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安技人员的素质,企业与企业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千差万别,岗前教育的可靠性相对不统一。③新分配学生安全思想淡薄,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不懂,避免事故发生的技能较差,对生产中危险程度不够重视。
2.2预防事故的方法
(1)单位近几年的工人主要来自学校,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应把操作在安全问题上应知应会的东西,提前到学习阶段,放到教学及实习中。应从学校学习阶段抓起,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习预防事故发生,从而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应能及时反馈到有关教育教学中去。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问题。
(3)加强对在职安技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国有大中型企业情况相对较好,有专业素质较高的安技管理人员,而有些中小型企业安管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提高安管人员素质,加强对其继续安全教育,也是减少事故发生的途径之一。技工学校适当开设在职安技干部短期安全培训班,既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又拓宽了教学领域。
(4)针对企业(工厂)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明确有“安全”的篇章。比如在机加工专业中,只讲授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课,在此之外并没有哪一门课或多或少地讲到在机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伤害事故(如物体打击、烫伤、扎伤等),实习课中也只是一些操作规程、简单的安全常识等。
(5)在目前市场机制下往往存在的问题是工厂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工人,要求工人到厂之后就能迅速投入生产,班组都在实行计时或计件工作制,却忽略了班组安全教育。现在有的学校因企业急需用人,学生还未完全毕业就在实习阶段视同正式工人投入生产中去,出现了预分配现象。
(6)化工重要的是各项检修作业的管控,如何管控好各项作业,须对作业人员有严格的培训,作业人员对作业进行危害分析危险评价,提高作业人员对各项作业的评价能力。
2.3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基本需要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没有或缺少这些基本需要,想要达到安全的目的则无从谈起。
2.3.1 硬环境的需要
(1)安全立法。
安全立法也叫劳动保护立法和事故预防立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约束业主和管理、操作等人员的行为,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职业病及在处理事故时有统一合理的标准。
我国的安全立法虽然在不断地建立、完善,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仍有较大的差距,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需求。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仍须进一步加强,尤其在当前的改制进程中,在一些行业、机关的职能转变过程中,安全立法的程序和项目不可出现空白。
(2)建章建制。
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各类安全法规的贯彻落实,采用各种措施、手段达到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建章建制主要有2方面。①国家为确保安全状态所采用的一切行政措施和手段,如国家提出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企业安全资质年审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大检查制度、重大事故单位领导汇报说清楚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等。②由行业、企业制定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以及同国家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相对应的细化了的企业制度[2]。
所有的规章制度都不可能长时间一成不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体制、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形势,规章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和创新。过时的规章制度应及时废止,新颖适用的应不断出台。
(3)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一台为安全工作而运作的大机械,要形成一个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的大网络。整个网络要形成许多体系,如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劳动卫生安全监察体系、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安全及劳动保护科研体系、群众及媒体监督体系、安全信息体系、安全文化体系等。
在人员选配上一定要选用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具有诚信和爱心的高素质人才。因为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损失;成在安全,败在事故。安全工作是一件大事情,必须做好,而健全、高效的管理机构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保证之一。政府不论高低,企业不论大小,行业不论轻重,都必须配备好各自的安全机构和人员,否则就是失职。
(4)资金支持。
要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个避免意外发生,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环境,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做支撑[3]。它是组织机构运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安全技术和用品的科研、安全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等一切确保安全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矿山事故损失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其原因就是安全资金投入大,随之而来的便是科技水平高,安全防护设施先进、齐全,员工素质高,机械化程度高,设备先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安全资金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安全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投入、个人劳动卫生用品费用以及工伤和职业病防治费用。就我国建国以来的安全资金投放状况看,由于受国民经济状况的限制,一直没能达到满足安全需要的最佳状态[4]。
2.3.2 软环境的需要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全民的大教育。安全教育可分为普及教育、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普及教育,是针对人民大众的一种经常性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安全常识,如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用火安全、饮食安全、疾病预防、身体保健等。可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展览、广告、传单、演出、集会、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在中、小学的普及教育教材中要设有安全教育的课程。
专业教育,是针对各类专业人员的一种必要教育。这其中又可分为岗前的安全资格培训教育和在岗的安全技术、意识提高强化的不断再教育。这类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性强,实施时按行业、企业的不同而分别进行。尤其是涉及到重大人身、财产危险的关键岗位更显得重要。教育内容为本专业、岗位的一般安全常识及安全专业技术知识等。采用的方法有学校教育、上岗前的资格培训考核、在岗的定期培训考核、每天的班前安全交底以及各种形式的安全会议、文件学习、参观访问、文体活动等。
高等教育,是专门为国家和行业、大型企业培养高级安全专业人才的。安全高等教育是国家从根本上改善生产劳动的安全条件及对各类事故的预防先解决理论上技术上的问题,使对所有的危险防范都成为可能、有效,不断地提高安全防护措施的高科技含量。
(2)安全信息
安全信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飞速的发展,同时在安全工作中也显示出了非凡的作用。安全信息是当今世界性信息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信息的概念是:传送发生或未发生的与人的意愿相悖造成人员、财产损毁的不幸事件及预防类似事件的方法、手段的报道和文件,是谋求安全的运动及其属性的客观描述,也是安全运动发展变化的再现。
在安全信息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安全信息的识别、收集、接受、储存、传递、创造、利用、表示、更新、控制等一系列程序,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升华。
(3)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安全保障新对策,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安全立法、规章制度、行政约束等所起不到的显著作用。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形成了国际性的安全文化产业。对安全文化的表述有许多种,如:①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②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活动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③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等。
安全文化蕴涵于安全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蕴涵于每个自然人的行为之中。它可营造出一个崭新的、社会性的安全大氛围。安全文化在对人类的安全手段和安全对策方面,更具有系统性、普及性和易接受性。各行业、企业要大力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社会要打造出浓郁的普及性安全文化。许多成功的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把人命关天的安全事情办好,离开安全文化是不行的。
2.4安全组织架构建设
安全建设从9个方面来谈。
2.4.1 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建立健全以法人为首、落实到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立体式、全方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懂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设兼职安全管理员。实行各级主管领导负责制,将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岗位每一个人;每月根据业绩,实行工奖挂钩,按级考核,按月结算;筑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斜向到角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网,把安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2.4.2 建章立制,严肃纪律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企业实际,制订一套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如《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职工奖励和违规处罚制度》等。有些制度、规程、责任制要挂到岗位上,提醒岗位人员贯彻落实,以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思考和行为,做到以法治厂、以制度管人,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遁、有法可依[5]。
2.4.3 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制订年、月度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教育计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内培外训方法,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专业化、系统化,提高员工的安技素质。如职工(包括岗位调动人员和外来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面要达到100%,未经教育和考试不合格者禁止上岗操作;特殊工种(电工、金属焊割、起重机械和电梯、机动车辆驾驶、登高作业、锅炉、压力容器、制冷、危化品等)和其他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必须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资质部门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教育,确实让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变不懂安全为懂安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人人管住自己,守好“责任田”,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2.4.4 经常检查,消除隐患
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包括工艺纪律、设备安全、现场管理、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公司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安全主管部门至少每周一次,车间(工段)至少每日一次。检查的形式:公司可进行普检、抽检、专检;车间应进行自检、互检;主管领导和安全员应经常进行巡逻检、监督检;班组应进行上班检、下班检和过程检。检查的方法:以法律规程为依据,针对检查对象,制作好检查表,逐项逐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并做好安全交接班。检查要有记录,业绩列入月度考核,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跟踪检查,限期完成。
2.4.5 尊重科学,按规操作
产品经小试、中试成熟后,制订一套科学、系统、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及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平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安装、维修质量,定期进行检查检测;严肃劳动纪律,严格按规操作,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预见性,落实事前防范措施,将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事故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4.6 安全装置,完整好用
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如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等)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消防器材和事故应急处理器具,必须按规定标准设置配备,并实行严格的“定置管理”制度,无故不得随便动用。对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附件、消防器材和事故应急处理器具,要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安全装置、附件和消防器材、应急器具随时处于“待机状态”,完整好用。
2.4.7 票证管理,从严把关
化工区内进行各项作业,必须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证,并实行严格的票证管理制度。安全作业证包括“动火安全作业证”“设备内安全作业证”“高处安全作业证”“动土安全作业证”“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吊装安全作业证”“断路安全作业证”等。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的《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办事,程序要清,控制要严,防范要紧,责任一定要明确,措施一定要落实,禁止搞形式、走过场和未批先做、盲目蛮干的冒险作业。要实行专事专证、专人专证、专人签字确认、专人检查监护[6]。
2.4.8 安全例会,定期召开
定期召开公司及下属单位的安全例会,认真总结、提高、交流、反馈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教训,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制订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并对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检查,使之落到实处。安全例会,公司至少每月一次,车间(工段)至少每周一次,重点项目实施、发生事故或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等特殊情况应随时召开,会议必须有内容、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有结果、有记录,便于实施和责任追查。
2.4.9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禁止不报、瞒报、谎报、漏报。事故处理(含未遂事故),一定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有些事故(问题)处理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教育整改面。事故处理要“实、细、严”。所谓“实”: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不草率从事;“细”:要认真细致,不漏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严”:对事故责任人要从严处理,不姑息迁就,不敷衍了事。有些事故在追查责任时,还要上下联系,左右挂钩,以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2.5安全培训教育
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而生产经营活动中最直接的承担者就是从业人员,只有每个从业人员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了,整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搞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技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经营单位必须承担的义务(按全生产法》规定)。禁止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上岗作业,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也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的重要体现。
安全生产教育是宣贯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支柱,它能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自觉遵守企业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与发展。所以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把它贯穿到整个生产活动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2.5.1 安全生产方针教育
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可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等内容,比如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法令、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对安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使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从理论上、思想上搞清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在安全生产上应履行权利及应尽义务。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辨正统一的关系,使安全生产方针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
2.5.2 安全培训
第一级安全培训:对新工人及实习人员先进行危险点的介绍,一般的机械、电气安全知识,安全须知和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事故应急措施,可采取听报告、请老工人座谈、观看录相等。
第二级安全培训:本车间昨业现场)的生产概况,安全生产的特点,劳动纪律、安全规章制度,危险设备和地段,尘毒作业情况,如:深井爆破、炮烟等。教育方式由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授课、实地讲解等。
第三级安全培训:介绍工段、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岗位工作性质与职责范围,岗位安全设施的性能和危险机件的控制办法,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把安全知识与实际技术操作结合起来。
2.5.3 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不同于安全知识培训,它很难通过集体‘大呼隆”培训教育方式彻底达到目的,非依赖于个人呼把手”教育方式不可,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师傅带徒弟岗位培训方式,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生产操作,这种方式对特种、危险行业作业人员尤为重要。新疆中泰化学(集团)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在对待新工人、新培人员就是采取这种跟、帮、带”的方式,就是新人”在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尚不允许其独立上岗操作,必须先跟经验丰富的师傅实习一段时期,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结合,然后逐渐放手由其独立操作。
2.5.4 安全生产态度培训
安全生产态度培训是在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按全生产技术培训”之后,个别从业人员可能产生虽然知道,但不按要求去做”的现象,安全生产态度培训教育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让每个从业人员能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保障安全,从思想意识上把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安全生产态度教育我们一般采取:先听操作者意见,找出缺点加以纠正;使操作者理解、领会并转变态度,接受正确意见,指导者(班组长)经常性的模范行为;实行必要的奖惩,对屡教不改者予以调整工种或解聘。
2.5.5 先进经验与事故案例培训
先进经验是通过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而事故案例却是用生命和鲜血的沉痛记载。推广普及先进经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可以起到‘榜样”的教育宣传效果。事故案例教育可以给人们看到悲剧给人民生命、国家和家庭生活造成的惨痛损失,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安全培训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意识,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只要每位从业人员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工作就一定能做好,安全事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
2.6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17年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后,国务院又成立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这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又一重大举措。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许多比以往更严重更频繁的事故,事故损失也比以往更大。事故中损失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而人又往往是事故的始作俑者,因此,提高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避免事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1安全生产工作具体事项
安全生产既事关国家稳定的大局,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1.1 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水平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强调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强调理到位就是理出头序,理顺关系,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作业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1.2 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基础管理
要在进一步深化、完善“五标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领导决策、执行操作、评估监督的运行体系。要健全领导决策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和决策事项的程序,进一步理清科室之间、科室与车间之间的管理权责,解决标准模糊、质量模糊的问题,杜绝擅自决策;要健全事先论证、专家咨询、择优决策、过程监督、事后评估的决策运作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要健全执行操作机制。要认真修订完善干部岗位说明书和具体工作流程图,确保流程合理、职能顺畅、形成闭环;要严格执行干部安全绩效考评、职工安全业绩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专业技术干部安全量化检查、重点事项落实、责任范围内安全生产等情况的绩效考评,按照“达标兑奖、失格免奖、整改返奖、先进加奖”和联责考核的要求,强化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考核,激励干部职工自我加压,不断改进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好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健全评估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季度评估工作,实现对车间、科室工作的全面检查、规范检查,提高检查监督的效果和质量。应用安全控制管理系统,有力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稳定。
3.1.3 搞好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1)狠抓现场标准化作业,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身素质。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比武、典型事故分析会、突发性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以规章制度、岗位基本工艺、应知应会、应急预案、一日作业标准等基本内容为重点,抓好基本功培训和演练,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通过开展电视讲座、举办培训班、演讲比赛、开展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对广大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家庭生活安全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使员工充分了解、掌握各种环境下的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生活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业务技术水平强、整体素质高的安全管理网络。
3.1.4 狠抓精检细修,提高设备质量
要科学制定年度检修计划,按照等级管理的原则,根据速度等级和承担的任务量,分类制定设备维修的质量规范,按等级确定投入和检修力度,按等级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在技术标准上,要根据运输组织、行车设备、作业方式的变化,及时修建补废各项技术规程、技术工艺、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章,为生产组织、岗位操作、过程控制提供正确的安全技术指导;在作业标准上,要分作业、分工种制作《岗位作业指导书》,给职工明确的、具体的工作指导和操作指南,规范作业行为。认真完善和严格落实设备修前鉴定、修后验收制度及设备质量问题追踪考核办法,在设备鉴定和检修上实现设备质量追踪、设备问题问责的有效机制。提高对设备运行质量的有效评估,建立和完善运行质量分析制度。
3.1.5 推进科技应用,提高保障能力
针对安全生产上的难点,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进,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采取与社会科研单位、高新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为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积极为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提供和创造学习培训、参观交流以及参与重要课题攻关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提高技能、不断增长才干,对解决了重大技术课题、攻克了重要技术难关的人才,要在精神鼓励的同时,从经济上重奖。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参与技术创新和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锤炼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大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实现生产指挥智能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办公信息管理自动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既有的信息网络系统,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加快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速度,对于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切实可行、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创新成果,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抓紧推广实施,争取早见成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企的战略。
3.1.6 倡导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的形成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杜绝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共同负责、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分工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同时,要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
3.1.7 发挥各级组织作用,合力确保安全
要深化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和党员专题攻关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送温暖”活动,积极消除职工思想顾虑,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开展群众性节支降耗、安全生产技能竞赛、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会“三支力量”的带头作用;团组织要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发挥好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2安全教育
3.2.1 安全教育基本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教育。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侧重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
(1)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典型经验及事故案例教育。通过学习方针、政策,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坚定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通过安全生产法制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了解和懂得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各级领导能够依法组织企业的经营管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全体职工依法进行安全生产,依法保护自身安全与健康权益。
通过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个人和家庭幸福的促进作用;发生事故对企业、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不幸。从而坚定安全生产信念。
(2) 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就是说,通过教育,提高生产技能,防止误操作;掌握一般职工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安全技术知识,以适应对工厂通常危险因素的识别、预防和处理;而对于特殊工种的工人,则是进一步掌握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防止受特殊危险因素的危害。
(3) 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通过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总结以往安全管理的经验,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
3.2.2 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教育对象是新进厂人员,包括新调入的工人、干部、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 厂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由厂安全技术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主要法规标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企业危险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及有关防灾救护知识;典型事故案例介绍,吸取教训;伤亡事故报考处理要求;个体防护用品的作用和使用要求及其他有关应知应会的内容。时间应不少于8学时。
(2) 车间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应由车间主任会同安技人员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本车间生产性质、特点及基本安全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部位及有关防灾救护知识;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同类车间工伤事故介绍,吸取教训。时间应不少于4学时[7]。
(3) 班组安全教育。
班组安全教育应由班组长会问安全员及带班师傅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班组工作任务、性质及基本安全要求;有关设备、设施的性能、安全特点及防护装置的作用与完好要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事故苗头或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置措施;同类岗位工伤事故介绍,吸取教训;有关个体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及保管知识;工场场所清洁卫生要求;其他应知应会的安全内容。教育时间应不少于4学时。
三级安全教育的过程如下。新职工入厂向劳资部门报到,领取三级安全教育卡,接受安全技术部门组织的厂级安全教育。考试(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去接受车间主任或安全员的车间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去接受班组长及安全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向厂安全技术部问交回三级教督卡,存档,并领取劳动防护用品,由安全技术部门发给安全操作合格证。这样,这个新职工才允许持证上岗操作。
4.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个社会、组织或企业的安全自觉。世界范围内的安全文化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察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其核心是人类的安全观,它决定着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了人们的安全理念、奋斗目标、战略战术、方式方法等。健康的安全文化根植于科学的安全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保护人的健康、珍爱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为重点,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人因工程和思想物质基础。
和谐是安全文化的灵魂。作为人因工程的安全文化包含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大系统。该系统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是一个由有思维能力和高自由度的人或人的组合介入其中并主宰其行为状态和演变趋势的有机系统,且充满活力。然成也活力,败也活力。任何活力系统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既有创造性又有破坏性,只有实现有机管理,保持和谐状态,才能顺乎自然、运转有序。否则,必然事故不断。这不仅已经被大量血的教训证实,而且亦不难从理论上阐明。
有机管理是通向和谐共振之路。安全生产的全局性、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动态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决定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组织的和谐共振极端重要。组织即人。系统安全关键在人。而系统的人并不是孤立的、机械的、静止的,而是能动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人,其相互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有实现管理的有机化和人性化,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即通过追求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系统缺陷、管理漏洞、设备障碍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均处于标准许可的范围内和可控、受控状态(极致的说法是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并通过实时在线监控和持续改善,以确保人、机、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的安全匹配,就像一个生物活体那样,从而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据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紧扣本质安全的主题,以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4个环节为主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系统性管理。特别是无论在正常状态还是非常状态,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都必须始终处于高效通畅快速反应的状态,不仅机制健全,而且“应急能力”强。
安全意识排在第一位。落实科学的安全观是有机管理的关键。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集中表现在观念、行为、物质3个层面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上。其中,安全观念即人的安全意识是第一位的,它支配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作用于物质和环境,同时又受其反作用。安全观念成形并弥漫于特定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之中,存在于每一个自由人的脑海里,既有惯性又呈现出随机波动的状态。从客观上看,任一自由人既在组织之中又在组织之外,并且组织的观念是个人观念的总和却不是其算术和。每个人特定的安全观念对其个体行为的支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不同的人在组织及安全生产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和角色,其安全责任的大小、直接程度及履责方式各不相同。但在企业安全生产乐章中,每一个音符都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每一个生命都具有平等的可珍视的理由,安全意识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生命伦理问题。而任何不和谐之音,都会破坏天籁之美;任何不安全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对生命的戕害;安全生产,要么是1,要么是0。心存侥幸,万祸之源。
综上所述,生命体既是复杂之源,又是和谐的结晶。也只有和谐,生命才能永续。多年来,经验告诉我们,唯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惟有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真正成为长效机制,惟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实化到岗细化到人,生命才真正具备尊严。然知易行难。特别是习惯性违章屡禁不绝,至今仍是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这就决定了必须将注意力持久地转向“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4.2企业安全文化
4.2.1 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人本管理的思想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人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强调把人本原理运用在安全管理中,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树立管理的人本观念,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机制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可以促进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尽可能地结合被管理者的生理、心理素质需要特点,使工作在安全有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与个人的能力、价值观、成就感相适应。
4.2.2 人本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5个层次。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生活需求及其安全保障的需求。
当代人的需要应以安全(包括生理、心理安全和环境安全)为最基本的需要,安全是生存的前提条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几乎是统一的,生理需要包含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生理需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健康与安全的认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被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得到更高的健康与安全保障,营造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安全文化也是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增强与提高,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就不可能使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人本原理对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合理运行的保障,也是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快建设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势在必行。
4.3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特点以及作用
4.3.1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特点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 无形的管理方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区别消失,减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人为的磨擦。
(2) 全面的管理方式。以文化全面渗透的方式弥补以往管理的不足。
(3) 灵活的管理方式。不靠死板的约束,体现出基于动态管理思想的现代管理内涵。
(4)能动的管理方式。以价值观为导向,激发全员自发的主观能动性。
4.3.2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作用
(1) 认识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
(2) 行为的激励作用。
当人的安全价值和人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人的安全行为和活动将会从被动消极的状态变成一种自觉、积极的行动。
(3) 企业的凝聚作用。
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
(4) 安全的动力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激励推动力,真正认识到安全文化活动的意义,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的能动过程。
(5) 行为的规范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使员工加深对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员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和生产劳动起到保障安全的规范作用或自动约束员工的行为。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表现在:改善管理、提高水平;导向安全、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增加合力;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促进协调、推动发展。
4.4建设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让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广大员工时时、处处、事事都牢记安全,落实行动,每个人都能做到自主管理、三不伤害,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在企业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体系,使其深入到每个员工甚至家属心中,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察为员工的安全需要,自觉地追求保护自己身心安全与健康,从而向我要安全转化。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就是安全观念(意识)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行为安全。通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安全是人命关天的问题,形成生命第一的潜意识观念,并认识到人的生命权、安全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安全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当安全观念(意识)文化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安全行为文化,具备良好的行为文化,剔除不良行为,很多事故就都可以避免了。如电力、化工等企业的生产、生活都处在各种技术环境当中,相当复杂,存在高压电、高能量机械、易燃易爆品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使自己的行为安全,就要遵守相应环境的规章规程。
其次是提高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全体员工的管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目标。要使各职能部门真正对安全生产负起责任,就有一个不断提高企业各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和既务实又有长远意义的安全文化的建设问题。企业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教育手段来实现。
再次是推进职工安全素质建设。职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职工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要特别重视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信息,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是职工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动力。通过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以及针对性强又及时的班组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活动等,使职工有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有科学的态度,养成自觉规范行为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转变职工的心态和状态,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
建设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从深层次影响人的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最具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根本途径[8]。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必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安全文化本身也必将呈现着时代的特色产生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安全培训已经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安全培训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张文焕,刘光霞,苏连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20.
[2] 朱永新.管理心智: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7.
[3] [美]N·维纳.控制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102.
[4] 卞耀武,李适时,黄淑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读本[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12.
[5] 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13.
[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J].2002-06-29.
[7] 胡辰君,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6.
[8] 范静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J].管理观察,2012:223.
[编辑:蔡春艳]
Discussiononsafetymanagementforchemicalenterprises
YANGGuobin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Group) Fukang Energy Co., Ltd., Urumqi 830009, China)
chemical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education; safety culture
The status quo of safety in chemical industrie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introduced. The importance of safe production was explained. The intrinsic safety to realize stable production was considered as the philosophy of production safety training for chemical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employees should also be improved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TQ114.2
B
1008-133X(2017)08-0035-11
杨国斌(1981—)男,安全员,中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企业培训师,危化品特种证考评员,毕业于四川理工大学,2005年参加工作,曾参与2012年新疆中泰化学西山事业部生产厂区停产、置换、搬迁工作,2012年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工业园第1期80万t/a聚氯乙烯树脂、60万t/a离子膜烧碱循环经济项目,2013年参与建设“新疆第一家”液氯罐车充装项目,2005年至今从事电解化工装置安全管理工作。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