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7-03-09 16:49陈耀成朱志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4期
关键词:性病变肌层国药准字

陈耀成 朱志华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当前,临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消化道病变患者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不需实行剖腹手术治疗[1]。这种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基础,为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黏膜下肿瘤微创的手术方式,经分块切除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常规胃镜检查、肠镜检查。其中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为:25岁、85岁,平均年龄为(55.6±5.1)岁;病变直径范围为1~2 cm,平均(1.5±0.3)cm。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胃镜、肠镜检查、靛胭脂染色内镜检查,根据放大内镜掌握病变的范围。然后,在黏膜下注射5 mL的靛胭脂注射液(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944)+5 mL肾上腺素注射液(生产厂家: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15)+100 mL生理盐水(生产厂家: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混合液,抬举征阳性患者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手术前,将使用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注射针、一次性高频切开刀和针形切开刀、止血钳、止血夹、高频电切装置、氩离子凝固设备准备好。术前实行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和胸片等检查。开放静脉通路,采取适量咪达唑仑(生产厂家: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87)和丙泊酚(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7)进行静脉麻醉处理,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采取靛胭脂染色,明确病变边界后,使用针形切开刀和氩离子血浆凝固设备,在病灶边缘0.5 cm作切除范围的电凝标记,各个标记的间隔为2 mm。经注射针在病灶边缘标记位置外侧,加以黏膜下注射操作,每日注射的剂量为2 mL,将病灶抬举、和肌层分离,以便将病灶部分全部切除,避免对固有肌层构成损伤。顺着标记点外侧缘,采用针形切开刀将病变四周黏膜切开,经IT刀将四周黏膜切开。结合病变位置,使用IT刀和扁平刀顺着黏膜下层,将病变部分剥离。完成病变切除操作后,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人工溃疡创面观察患者的血管,进行止血处理。喷洒胃黏膜保护剂,做好创面的保护工作。局部剥离较深者、肌层存在裂隙者,可经金属夹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手术情况、随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例数n表示,“均数差”、“率”,分别经±、%代表。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40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包括胃窦病变者、直肠病变者、食管病变者各18例、16例、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40/40)。4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基底、切缘没有发现病变情况。黏膜炎症者、显微组织增生者、扁平息肉者、早期胃癌侵及粘膜肌层者、管状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者、黏膜下平滑肌瘤者、脂肪瘤者分别占10%(4/40)、5%(2/40)、17.5%(7/40)、10%(4/40)、15%(6/40)、20%(8/40)、15%(6/40)、7.5%(3/4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时间为35~115min,平均手术时间(75.6±5.6)min。术后出血者5例,占12.5%,没有穿孔病例。

2.2 随访情况

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行内镜复查,对患者创面愈合状况、病变部位是否存在残留、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后接受随访者占80%(32/40),其余8例患者因工作原因、更改电话失访。随访12个月内,切面愈合率为100%,没有发生病变残留病例、复发情况。

3 讨 论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一般多在消化道息肉、腺瘤、低高级上皮内瘤变病变前、来源间叶组织良恶性肿瘤病变、黏膜下病变中发生[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属于微创手术,可一次性完整的将病灶部分全部切除,防止分片EMR所致病变复发[3]。与此同时,能为临床方面提供完整的病理,对病灶浸润深度、完整切除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由此可见,手术前实行综合评估、合理选择病例,可确保手术的效果。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手术前经NBI染色放大技术处理,能观察到病灶黏膜表面毛细血管形态、腺管开口形态,从而明确病灶的范围,对消化道肿瘤实行早期诊断[5]。超声内镜下,可清晰的观察到病灶大小、病灶数量、回声性质等,这对于评判肿瘤浸润的深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均非常有利。为此,需经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手术前实行超声内镜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存在的风险事件:消化道出血、穿孔,且多见于手术后1d。为此,手术后需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加以严格观察,以便明确患者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情况。出血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实行剥离操作中出血,可经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混合液冲洗创面,明确出血部位。对于小出血点,经电刀电凝止血即可;大出血点者,通过热活检钳钳夹,上提血管头电凝止血处理;止血效果不佳者,可使用金属钛夹夹闭血管方式处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75.6±5.6)min,消化道内积聚较多气体且压力较高,肌层出现裂伤就会出现穿孔情况。为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做好抽吸消化道内气体以及及时止血的工作。手术过程中小穿孔者,采取金属钛夹将裂口缝合后,实行病变部位剥离即可。手术后,合理实行胃肠减压操作,禁食并给予抗炎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加以严格观察[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没有发生穿孔情况。这和手术过程中反复实行黏膜下注射处理有关,所以能保持剥离层在黏膜的下层,提高病变部位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行内镜检查,随访者32例,8例患者失访,32例随访者切面愈合率为100%。

总而言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且可一次性将病灶全部切除,手术后复发率较低。

[1]李 鹃,贾玉良,袁鹤鸣,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1):46-48.

[2]杜 静,韩 勇,吴伟权,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长期疗效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8):13-17.

[3]孔凡立,赵青松.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356-358.

[4]黄 忠,魏 尉,李 智,等.海博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20-22.

[5]梁新文,徐星莉, 李静,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举隅[J].新疆医学,2017,47(6):645-647.

[6]马豫茜,李国华,樊淑梅,等.消化道颗粒细胞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154-157.

猜你喜欢
性病变肌层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更 正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