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的传入、发展和制作原料等问题探析

2017-03-09 15:49樊嘉禄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紫茉莉蓝花胭脂

高 宇,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胭脂的传入、发展和制作原料等问题探析

高 宇,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红妆的文化起源和胭脂的传播路径作进一步探讨,认为红妆文化在先秦时期已出现,胭脂随着红蓝花的传播路径由西域传入我国北方,再由北方传入中原地区;梳理了胭脂在形态、制作原料和使用上的变化过程;对文献中记载的一些胭脂的生产原料进行讨论。

胭脂;胭脂制作技艺;生产原料

近年来,人们普遍对工业化学物质的安全性担忧,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古代传统化妆品的研究,期待从中得到启示。胭脂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化妆品,极具中国特色。胭脂对容颜不仅起到修饰作用,同时还具有保健作用,其制作原料绿色安全且种类多样,这些均可为现代化妆品制作所借鉴。

有关胭脂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何坦野先生探析了胭脂化妆品的来源问题,认为胭脂非我国土产而是外来之物。[1]34-38欧贻宏先生探索了胭脂的制作原料问题,认为胭脂的制作原料是红蓝花和苏木。[2]28-32万方先生对此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认为胭脂的制作原料包括了红蓝花、苏木、落葵、紫胶、山榴花和山燕脂花等。[3]47-51李华峰先生也探讨了胭脂的制作原料问题,他认为除以上所列原料外,还加入了朱砂、紫草、石榴花、玫瑰等原料。[4]84-86,104墙斯先生重点探讨了胭脂的时间起源问题,认为胭脂起源当在魏晋时期。[5]82-90

然而我们注意到,这些工作中仍有不少细节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如胭脂产生的文化土壤是红妆的产生还是以女性“红颜”“红唇”为美的审美标准的出现,古代所说的红粉与胭脂是什么关系,以及胭脂传入中原地区后一路的发展变化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理清。还有紫茉莉、石榴和胭脂虫是否可作为胭脂的制作原料。

一、胭脂传入的路径与时间

1.红妆文化产生于先秦

中国女性红妆文化的产生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朱唇”“朱颜”等词即已频繁出现,如战国《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又“朱颜酡些”“颜如渥丹”等词的出现,表明先秦时期,以女性脸色红润,唇部红艳为美的审美标准即已产生,女性“红颜”“红唇”被视为美丽的象征。正是由于这一审美标准的出现促使了女性“红妆”的产生。

朱砂作为一种红色矿物质染料在我国使用由来已久。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六千多年以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外涂朱砂的漆碗,后来的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广汉三星堆及殷墟等遗址中都有发现用朱砂涂染的装饰品和尸骨。[6]40-45朱砂在古代除广泛应用于彩绘、器物、织物的染色外,还长久作为女性“红妆”的一种重要化妆品使用。

在西汉连云港海州霍贺墓出土的妆奁中,其中一个小圆盒出土时装有红色脂粉。经鉴定为硫化汞(朱砂)。[7]179-186东汉刘熙《释名》卷四称:“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赪粉,赪,赤也。染粉使赤,以著颊上也”。可见自汉代开始,女性以朱砂所作“红妆”即已出现。

到北魏时期,《齐民要术》卷五“作燕脂法”下有单独的“合面脂法”。其中有“若作唇脂者,以熟朱和之”的记载。到唐代,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等诗句。又有《妆台记》:“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等记载。可见,朱砂是我国本土所使用的一种红色化妆品,使用年代久远。在胭脂传入之后,朱砂也以其自身优势被长期使用。朱砂与胭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化妆品。古代女子化“红妆”所用原料包括胭脂,但并不等同于胭脂。

2.胭脂的传入

胭脂原非中国土产,而是外来之物。关于胭脂传入的具体时间,墙斯先生从胭脂及异名出现的最早时间和制作胭脂的原料红蓝花传入的时间两方面着手得出“胭脂起源当在魏晋时期”[5]82-90的结论。

关于两晋之前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红蓝花酒方”一处的记载,除墙斯先生所说的四部从刊“红蓝花酒方”下注的“疑非仲景方”外,之后引用此方的书籍最早见于明清时期的 《普济方》《赤水元珠》《御纂医宗金鉴》《续名医类案》和《兰台轨范》等。因此此方是否为东汉时期所创,确实存疑。

此外,胭脂作为有机色素,难以长久保存。但王冬松先生在《“红花”“胭脂”考——兼论唐代敦煌艺术中的红色植物颜料》[8]26-29和 《唐代敦煌绘画与雕塑的植物色考察》[9]116-128二文中多次提到在唐敦煌壁画中分析出了胭脂等有机染料。

照此思路,可能从两晋之前,尤其是东汉时期的壁画中寻找到胭脂染料在壁画中应用的记载。在偃师杏园东汉壁画墓的清理报告中找到如下记录,“另外兼用了一些花青、胭脂等植物色。”[10]945-951然而遗憾的是,该处壁画的颜料并没有经过检验,因此是否为花青、胭脂等植物色素,并不能确定。

除此两处,再没找到在魏晋以前中原地区有涉及到胭脂或红蓝花使用的记载。因此,赞成墙斯先生所推测的胭脂起源当在魏晋时期的结论。而上限是否有可能在汉末则存疑。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关于胭脂的记载,如西晋崔豹《古今注》:

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

其中,第一个“燕支”是一种植物,该植物“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此中说燕支“出西方”。

又《北户录》卷三引习凿齿《与谢侍中书》:

此有红蓝,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作颊色,用如豆许,按令遍颊,殊觉鲜明。匈奴名妻阙氏,言可爱如燕支也。

这里写的是“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又,《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八十九引习凿齿《与燕王书》:

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挼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见过烟支,今日始视红蓝,后当足致其种。

这里写的是“北方人采取其花”。再,南朝《玉台新咏》序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 此中则是“北地”。

赵丰先生考证了红蓝花的传播过程,认为“红花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第二阶段是红花由我国西北地区传入中原。”[11]61-71此中所说的红花就是红蓝花。

赵丰先生对红蓝花传播路径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以上文献内容和了解胭脂的传播路径提供了依据。即胭脂是伴随着其制作原料红蓝花由西域地区传入,因此燕支“出西方”。后又从西域传入到我国北方地区,因此 “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北方人采取其花”“北地燕支偏开两靥”。最后成品胭脂及红蓝花和其制作技艺由我国北方地区传入到中原地区。

二、“胭脂”的发展

1.胭脂形态的发展

胭脂最初的形态并非脂状而是粉状。“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胭脂最初即是把粉加入到包含着红花红色素的液体中制成的红粉。

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有“作燕脂法”:

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白),以净竹著不腻者良久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著白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干浥浥时,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阴干之,则成矣。

把粉加入到包含着红蓝花红色素的液体中搅拌,沉淀后把剩余固态倾倒于熟绢缝制的尖角袋子里悬空挂着,在半干半湿时,拿出来捻成小瓣,如半颗大麻子的大小,再加以阴干,燕支就做成了。根据其描述,《齐民要术》中的“作燕脂法”制作出的“燕脂”仍是粉状,并非脂状。

《齐民要术》一书记载了北魏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用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内容种类繁多且详实可靠。如果这时人们所使用的胭脂普遍为脂状,贾思勰先生一定不会只记录下粉状胭脂的做法。可见到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胭脂仍是粉状而非脂状。我们切不可以北魏时出现了“燕脂”一词,就认为这一时期出现了脂状胭脂。

在东晋 《肘后备急方》卷六中看到以下记载。“作手脂法”:

猪胰一具,白芷、桃仁碎,各一两,辛夷各二分,冬菰仁二分,细辛半分,黄菰,栝蒌仁各三分。以油一大升,煮白芷等二三沸,去滓。挼猪胰取尽,乃内冬菰、桃仁末合和之,膏成,以涂手掌,即光。

同时,《齐民要术》“作燕脂法”的同一章中也详细记载了做面脂的方法。其中“合面脂法”:

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无髓,空用脂亦得也。)温酒浸丁香、藿香二种。(浸法如煎泽方。)煎法一同合泽,亦着青蒿以发色。绵滤着瓷、漆盞中令凝。若作唇脂者,以熟朱和之,青油裹之。

在同一章节的“合香泽法”和“合手药法”中我们看到在制作过程中有加入香料、油脂和其他成分的记载,且制作工艺很是纯熟。因此猜测,魏晋南北朝时期,劳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根据“脂”中加朱砂的经验,在制作的面脂中加入燕支色素由此制成稠密润滑、附着性更好的脂膏状胭脂的可能性。

唐代《妆台记》:“美人妆,面即傅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根据其描述,这时脂状胭脂已出现。同时代的《外台秘要方》卷三十二中记载的崔氏造胭脂法:“以生绢滤之,渐渐浸叠絮上,好净绵亦得,其番饼大小随情,每浸讫,以竹夹如干脯猎于炭火上炙之燥,复更浸,浸经六七遍即成,若得十遍以上,益浓美好。”此中记载的则是把绵浸入红色液体中制成的片状胭脂。可知至迟到唐代时,三种状态的胭脂都已出现。而这一时期,胭脂的发展进入了高度成熟期,胭脂的使用尤为盛行。唐诗“三千宫女胭脂面”和“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形象描绘出了胭脂在女性妆容中的重要地位。

到清朝时,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胭脂多为片状。《御香缥缈录》中记录了慈禧及后宫清妃们所使用的胭脂。“花的液汁制成后,我们便用当年新缫就的蚕丝来(当然是未染过的白丝)……压成一方方像月饼一样的东西。它们的大小是依着我的胭脂缸的口径而定的,所以恰好容纳得下。这一方方的丝棉至少要在花汁中浸上五天或六天,才可以通体浸透,瞧它们一浸透,便逐一取出来,送到太阳光下面去晒着,约莫晒过三四天,它们已干透了;方始可以送进来给我们使用。 ”[12]309

胭脂最重要的原料是色素。在粉中、脂中、片中加入红色素即可制得红粉状、脂膏状和片状的胭脂。其中白色的粉和红粉是属于粉类,而红粉又属于胭脂中的一种。

2.胭脂原料的发展

红蓝花传入中原后,作为制作胭脂和染色的重要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齐民要术》记载,在好地上种一顷红花,一年后卖红花及其种子的收入相当于二百石米和三百匹绢。

红蓝花采摘之后就要立马对新鲜的红蓝花进行粗加工。红蓝花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红花红色素含量较少,红花黄色素含量多。红花黄色素溶于水和酸不溶于碱,红花红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而不溶于酸和水。如果要制取胭脂所需要的红色素,就要把黄色素尽可能地去除干净。新鲜的红蓝花采摘之后便要及时“杀花”,把红蓝花中的红花黄色素处理掉,这样制成的保存着红花红色素的干红花或红花饼就可以更长久的保存,以便以后提取红花红色素用于制作胭脂或染色。

胭脂传入中原后,人们还以其他原料代替红蓝花制作胭脂。崔豹《古今注》载“今人以重绛为燕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燕脂有四种。一种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一种以山燕脂花汁染粉而成……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者……一种以紫铆染绵而成者,谓之胡燕脂……又落葵子亦可取汁和粉助面,亦谓之胡燕脂。”到清朝时,则多以玫瑰等花朵制作胭脂。最初以红蓝花为原料制作胭脂的方法渐被其他原料所取代。胭脂色素原料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

3.胭脂应用的发展

今人理解的胭脂是“只包含功能要素(妆饰面部)和颜色特征(红色)”[5]82-90的一种化妆品。胭脂除作为化妆品使用外,还广泛运用于绘画颜料。如李唐《题画》中的两句名诗“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和《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宝钗为惜春作画所开的画具中,都可寻觅到胭脂用于作画的痕迹。

胭脂除用作化妆和绘画原料外,在古代还被当作药物使用。如《传信适用方》卷下“治蜈蚣咬伤,痛者急烂研巴豆肉一粒,胭脂膏子少许,调匀涂之立愈。”《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治蚛牙痛中“又方,入胭脂少许,和令深桃红色,只作散。遇牙疼痛用一字以揩擦良久,温盐汤漱口。”《续名医类案》卷四十四中也有“以绵胭脂水泡出汁,慢火熬成膏,涂儿两眼胞上下”等记载。

同时,由于胭脂形态和功用的不同,胭脂的单位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张、片、个、饼多用于形容片状胭脂。此外还有两(钱)、斛、盒等单位。

《竹坡诗话》“徐陵《玉台新咏》序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脸。’崔正熊《古今注》云:‘燕支出西方,土人以染。中国谓之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而俗乃用烟脂或臙脂。字不知其何义也’。杜少陵‘林花着雨臙脂湿’亦用此二字,而白乐天‘三千宫女燕支面’却用此二字,殊不可晓”。

墙斯先生考证,认为“确信为胭脂的写法主要有燕支、燕脂、臙脂、茵支、烟肢、胭肢、烟支、胭脂几种。”以上不同写法都是胭脂的异名。在胭脂传入之初多用“燕支”一词,也有少数文献用茵支、烟肢、胭肢、烟支等词。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燕脂”一词。唐朝时胭脂、臙脂等词出现。之后一直到明清时期“臙脂”和“胭脂”两词在文献中被大量使用,不仅同一时期不同文献所选用的词语不同,同一本文献中以上两词的使用也无规律可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概是由于“臙脂”是“胭脂”的繁体字,人们可以任意使用。二者在使用时并无什么区分的原因。

三、对几种胭脂制作原料的讨论

1.紫茉莉可做胭脂的原料

紫茉莉是否为胭脂的制作原料,这是近代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何坦野、李华峰先生认为紫茉莉是制作胭脂的原料。欧贻宏和万方先生则否认紫茉莉是制作胭脂的原料。

作为化妆品的胭脂主要有粉、脂和片三种形态。不同形态的胭脂所需原料不同。紫茉莉虽非制作胭脂的色素原料,但可做粉状胭脂的原料。

古人所制的粉状胭脂,其一般原理就是把粉加入包含着红色素的液体中从而制得红粉。《齐民要术》中的“作燕脂法”,就是把白米粉加入到带有红花红色素的液体中,从而制得了红粉状的胭脂。在古代,制作粉状胭脂所用的粉大概有米粉、铅粉等。紫茉莉用作化妆品使用时间较晚,但仍可找到用紫茉莉做化妆品的记载。如《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四十三“紫茉莉,草本。春间下子,早开午收。一名臙脂花,可以点唇,子有白粉,可傅面。亦有黄白二色者。”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涩滞。 ”[13]370-371此中“轻、白、红、香”四样俱美的粉,就是以紫茉莉种子胚乳的白色粉末兑上些许红色原料制成的浅红色的胭脂。要不然“红”字从何而来?

以紫茉莉种子胚乳粉制作胭脂的成本肯定比米粉和铅粉成本要大很多,且由于原料供给问题,很难得到普及。因此以紫茉莉种子胚乳粉制作胭脂只存在于《红楼梦》的大观园中。到清朝时,人们使用的胭脂普遍已为片状,粉状胭脂和白色的粉都普遍被人们称作“粉”,已没有那么大的区分,膏状的胭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平儿扑粉后又对放在白玉盒子中如玫瑰膏子一样而非片状的胭脂感到新奇。

近代学者周庆珍等就紫茉莉花种子胚乳对皮肤的保健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胭脂花种子胚乳中含有对皮肤有益的营养元素,具有保湿润肤和修复日晒的作用。同时不含有对皮肤有害的重金属成分,因此是制作化妆品的优良原料。[14]44-48由此可见,古代以紫茉莉种子粉制作红粉胭脂的方法对当代制作胭脂等化妆品具有借鉴意义。

2.对石榴做胭脂的讨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几种制作燕脂的原料,除了为人所熟悉的红蓝花、紫铆、落葵外,还有一个历来让学者们感到困惑的原料,即山榴花。在查阅文献时,也经常出现山石榴、山榴、山榴花、山石榴花和石榴花等词。

山榴花及山石榴、山榴、山石榴花都是指杜鹃花。山石榴并非长在山中的石榴的意思,山石榴花也并非指山中长的石榴的花的意思。古代石榴花的别名叫榴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踯躅。《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云:“山踯躅……一名红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红,一名杜鹃花。”杜牧所写《山石榴》一诗也印证山石榴在古代并不是石榴的意思,山石榴又被称山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中有“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可见山石榴花、山榴花、山榴和山石榴等,其实都是指杜鹃花。

杜鹃花可做胭脂的说法来自《本草纲目》卷十五,“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者,郑虔《胡本草》中载之。”王冬松先生根据文献分析,认为是后人把已佚的《胡本草》中所言“石榴”误作“石榴花”,李时珍复将“石榴花”讹为“山榴花”。[8]26-29因此,石榴花不可制作胭脂,更无以山榴花(杜鹃花)做胭脂的可靠文献记载。

但有一疑问,如果抛开单纯的文献分析,只从实际的生产制作出发,不知花开如血的杜鹃花能否像玫瑰花一样可通过研磨成浆过滤杂质后,以绵浸花汁制成片状胭脂?这一问题只能以后通过实际操作来解答。

关于以石榴制作胭脂的记载,《齐民要术》“作燕脂法”中,对含有红花红色素的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时有如下记载:“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著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用。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可见,石榴在制作胭脂的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中和碱性液体的酸性原料被使用,即使没有石榴,用好醋代替亦可。

3.近代的胭脂虫原料

最后,《辞海》中关于胭脂的解释有两条,其二:“亦称胭脂红、虫红,一种红色的色淀。由干燥的雌性胭脂虫经用纯碱、明矾、酒石榴酸等处理沉淀而得。”[15]2936可见《辞海》把胭脂虫当作制作胭脂的原料。

胭脂虫原产于拉丁美洲,我国本无胭脂虫的天然分布,21世纪初先后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引入我国,并在我国西南地区成功繁育。因此“胭脂虫”与古代胭脂的制作并无关系。《辞海》之所以把胭脂解释为“胭脂虫”,有可能是因为胭脂虫在近代以其特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妆品行业的结果。

[1]何坦野.“胭脂”考释商兑[J].社会科学战线,1992(1).

[2]欧贻宏.紫茉莉不可能是制作胭脂的原料——《“胭脂”考释商兑》质疑[J].古今农业,1994(4).

[3]万方.“胭脂”名实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15(4).

[4]李华锋.中国古代胭脂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探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

[5]墙斯.胭脂溯源[J].寻根,2014(16).

[6]王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11(1).

[7]南京博物院.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J].考古,1974(3).

[8]王冬松.“红花”“胭脂”考——兼论唐代敦煌艺术中的红色植物颜料[J].艺术探索,2013,27(3).

[9]王冬松,李诗芸.唐代敦煌绘画与雕塑的植物色考察[J].华侨大学学报,2015(1).

[10]徐殿魁,曹国鉴.偃师杏园东汉壁画墓的清理与临摹札记[J].考古,1987(10).

[11]赵丰.红花在古代中国的传播、栽培和应用[J].中国农史,1987(3).

[12]德龄.御香缥缈录[M].沈阳:辽沈书社,1994.

[13](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4]周庆珍,等.胭脂花种子胚乳化学成份及其对皮肤保健的研究[J].贵州科学,1995(3).

[1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曲晓红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and Raw Materials of Rouge

Gao yu,Fan Jialu
(School of Marxism,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Hefei 230022,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the origin of women’s splendid attire and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rouge are further discussed.It’s believed that splendid attire culture has emerged since the pre-Qin period,and rouge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into northern China and then into central China along with the spread of Tulipa.The paper sorts out the changes of rouge in shape,raw materials and use,and discusses some raw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rouge recorded in the literature.

rouge;rouge making skill;raw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K875.9

A

1672-447X(2017)02-0021-005

2017-01-05

高 宇(1993—),安徽亳州人,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樊嘉禄(1964—),安徽金寨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紫茉莉蓝花胭脂
“神奇的食物”⑤ 蔬菜皇后——西蓝花
紫茉莉开花的秘密
紫茉莉
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蓝花楹小宅
紫茉莉:善变却守时的“胭脂花”
好好地吃一朵西蓝花
喜马拉雅紫茉莉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花明驛路 胭脂暖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