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文化课教学与汉语应用能力测评之探索

2017-03-09 15:30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课留学生汉语

何 菲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1209)

留学生汉语文化课教学与汉语应用能力测评之探索

何 菲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1209)

汉语文化课是留学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在教学中,如何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领会汉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汉语应用能力,并设计与留学生汉语文化理解和应用能力相配套的汉语测评项目和测评方法,建构对外汉语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此推进留学生汉语文化课教学改革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是当今留学生汉语教学与汉语应用能力培养和测评的重要议题。

留学生;汉语文化;应用能力;测评

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其中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符号与载体。外国留学生要学好、用好汉语,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汉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针对外国留学生这个特殊的汉语学习群体,怎样去建构一种融汉字认读和文化理解、理论学习与自主体验、双向交互与实际运用于一体的汉语文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并设计与其相应的理论认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测评项目与方法,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具有显而易见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界一直在努力探索汉语文化课教学与留学生汉语理解及应用能力测评之间的关系。为大众所熟知的HSK(即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它经历了新旧系统的更迭,新的测评体系更强调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却仍有难度划分、结构效度等各方面的不足。有人认为,汉语文化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关于国情介绍和中华文化常识的普及;也有人探析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人探讨了如何建构汉语模块化课程体系、对留学生汉语理解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测评等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是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毕继万教授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学术研讨会上,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语言文化教学探索的发展趋势,指出目前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探索,即“交际文化”理论、“语言国情学”和“文化导入论”。[1]40-46虽然理论界争鸣不休,但多数学者观点渐趋一致,即语言和文化不可剥离的关系要求人们必须注重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因素,将文化元素融入语言教学之中。国外关于语言与文化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比我国起步早,已有不少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相继问世。道格拉斯·布朗在《语言教学原理》一书中论述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时,就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与文化适应关系、外语学习效果与社会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文化关键期”(criticalcultural period),[2]89这些理论都值得认真研究与借鉴。

一、融入教学过程与设计测评项目

将中国文化课融入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并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汉语测评项目和具体的测评方法,能帮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充分理解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握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其认识汉语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还能有效检测外国人对汉语的理解程度和汉语的应用能力。因此,中国文化课的开设与汉语理解及应用能力测评项目的设计,显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对留学生汉语掌握程度测试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将中国文化课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全过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也日益增多。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走办学国际化的道路。面对来自欧美和亚非拉不同国籍与民族的留学生,怎样去搞好对外汉语教学,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汉语的读音和拼写,还能领悟汉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的办学之路。来自欧美和非洲等地的留学生为数不少,他们与中国文化没有亲缘关系,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了解很少,只知道中国“人口多”“国家大”“龙图腾”等几个简单的语词概念。为了使这些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读音、拼写的过程中能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他们对汉语内涵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该校专门开设了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并将中国文化课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对外汉语》(1—4册)基本覆盖了留学生一、二学年的汉语学习内容,与同时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形成互补,相得益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越多,对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就越透彻,也就越有助于汉字的识记和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中国文化课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内涵、中华56个民族的差异与融合、古代的科举制度与当今的高考选拔、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中国功夫,还有瓷器、茶叶、丝绸、饮食文化、民间习俗等。这些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承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所以不论来自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课都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留学生一方面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其对汉语的历史语境和丰富内涵的理解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汉语运用能力。

(二)设计与留学生汉语理解及应用能力相适应的测评项目

全国标准化汉语水平考试(HSK)历经改革,现在施行六级制模式,重点从听力、口语和书写三大部分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评。鹿士义教授认为汉语水平考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对人们的某种水平进行测试以外,还能够促进人们对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广HSK,将有力促进当地的汉语学习,吸引和培养对华友好人才,向各国介绍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3]53-58

检测和评估留学生对汉语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仅凭教师的感觉和主观判断是不科学的,有必要参照HSK题库或借鉴对国内大学生进行普通话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设计出一套有效检测留学生两项能力的具体测评项目。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此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案可借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为留学生两项能力测评项目的设计和试行做了一些铺垫工作。比如在课堂上,力避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而是根据讲授内容,课前设计一些思考题、讨论题,课中分组讨论、师生问答。采用这种双向交流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使留学生从文字认读到语义理解,再到实际运用,有一个递进的过程。教师根据这一过程的经验积累,可从实际出发设计出检测留学生汉语理解与汉语运用两项能力的有关测评项目。测评项目可分宏观考评和微观检测两种。宏观考评主要是看留学生能否掌握汉语文字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的演进传承脉络、主要精神内涵和总体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能否运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沟通;而微观检测则是考察留学生对具体的汉语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是否了解,在运用汉语交流时是否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其中的文化意向。比如,中国人相遇,问对方“吃了吗”“上哪去”,不是要探问对方的隐私,而是关心对方。再如,中国人遇到大龄男女,喜欢问“找对象了吗”“对象是哪里人,做什么的”,这同样不是要刺探个人隐私或干涉个人自由,而是体现对大龄男女的一种关心。在设计微观测评项目时,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案例,考察留学生对中国人日常用语背后的文化意向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也可参照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和成语大赛的题库,将留学生对中国汉字和成语的文化内涵解读作为检测的子项目。

二、建构教学新模式,推进分层级测评

(一)建构面向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课教学新模式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以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认同感以及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汉语文化课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逐步建构起了一种自主体验式和双向交互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化理解于一体的汉语文化课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注重提升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体悟和认同感。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或自主讲解,或安排讨论,或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留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并根据课程内容设定不同主题,分小组以课堂报告和课堂讨论的模式开展学习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讲到各国婚俗礼仪的区别时,就请来自俄罗斯、肯尼亚、蒙古和丹麦的学生先介绍自己国家的婚礼仪式,然后教师再向他们介绍中国古代人和现代人婚礼的种种习俗,引导他们通过婚俗礼仪去了解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这种互动式教学法既激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又使他们对陌生的中国文化加深了理解,培育了感情。在讲授中国古代书法、武术和乐器等章节时,组织留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及有关武术表演,让他们留意观察这类表演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使学生从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二)推进以汉语文化理解和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分层级测评

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年级和来华进修时间的长短以及对汉语文化掌握程度的差异,可以设计不同的测评等级和测评指标,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文化理解力和汉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分层级测评。以往测评的重心是留学生对汉语文字的拼读、书写和识记,其实无论学习何种语言,只有理解其文化内涵和置于实际语境中予以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留学生学习汉语尤其如此。因此,测评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必须在拼读、书写和识记等技术要素之外附加文化理解和交际运用能力的测评。具体来说,可以在汉字与中国历史、哲学、伦理、礼仪、艺术、民俗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常会话、翻译写作、交际用语和讨论演讲等层面开展分层级测评。同时还可以参照HSK测评系统,将口试与笔试分开,以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口试对应笔试的六个层级,在保证测试信度的基础上提高考试效度,重视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4]38-43

三、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建构对外汉语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建构对外汉语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探索。与大学生其他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样,留学生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其实是各种具体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关于课程设置,就要尽可能考虑将中国文化课与汉语文字认读课紧密结合,以汉语文化理解和汉语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去建构一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各项具体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认知能力、交际能力、写作与翻译能力、汉字运用能力及掌握信息化技术能力等)的培养需要设计不同的汉语文化课程模块。比如可以开设汉字认读与基本语义课程、汉字与中华文化传承课程、汉字演变史与汉语文化内涵课程、汉字与中国书画艺术课程、汉字与中国印刷术课程、汉语日常运用与跨文化交际课程、汉字与信息技术课程、汉字与翻译课程、汉语教学与孔子学院课程。

四、以测评为手段,检测留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和文化认同度

设计新的测评项目和测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汉语文字设别认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检测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和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他们对博大精深的汉语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度。

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贯穿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将汉字识别运用能力与语言文化内涵理解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组合和自主体验式与双向交互式的教学法,并去设计检测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双重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可参照上述各项能力的培养,由低到高去设计不同的测评级别和具体的观测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成效,并客观准确地测评外国留学生运用汉语、理解汉语的实际水平。

应该说,对汉语文字认读与文化内涵理解以及汉语运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深度探讨,并付诸实践层面的探索,对于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测评标准的设计与改进均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它也为国内高校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的融合以及科学设计留学生汉语文化理解力和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评标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这项教学改革与测评指标体系建构存在的难点是,汉语文化课程的融入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原有的留学生汉语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如何有效对接;新设计的留学生汉语测评项目、测评指标以及测评方法与原有的测评标准和方法如何合理对接与互补。这需要进一步去探讨。

[1]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2).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鹿士义,余嘉元.当前HSK中若干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探讨[J].汉语学习,2003(4).

[4]张晋军,解妮妮,王世华,等.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制报告[J].中国考试,2010(9).

责任编辑:吴 夜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valu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Chinese Application Abilities
Hef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hanghai201209,China)

Chinese culture course is the basic course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foreign students. During th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competency,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hinese and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abil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how to design language evaluation and testing methods suitable to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level and how to construct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are the very important questions.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questions can push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hinese culture cours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s.

foreign students;Chinese culture;application abilities;evaluation

G642.3

A

1672-447X(2017)01-0076-04

2016-10-18

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科研项目(YB-2015-15)

何 菲(1980—),江苏宜兴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留学生教学、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文化课留学生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