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欣欣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构成及培养策略
孙欣欣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国家提出了对小学教师师资培养的新方向,即培养卓越的全科型小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要部分,其方法主要包括: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加大见习、实习力度与深度;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夯实教学基本功;模拟学校环境,实景演练沟通技巧;增强反思意识,促进自我发展;鼓励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
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构成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小学要以综合课程为主,新课改在小学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些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同时,为了满足一些农村和贫困偏远地区师资缺乏的需要,从我国当前教育背景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国家提出了对小学教师师资培养的新方向,即培养卓越的全科型小学教师。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全科教师即是能胜任小学所有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学者认为全科教师是能胜任小学某一类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的教师,总之,这个全科的边界很难确定。但从词源上理解,小学全科教师是与分科教师相对的,要求教师的能力也必然是更全面的,更能够满足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需要[1]。所以,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必然表现出一种全面性及发展性,要求小学全科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个人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所以教育实践能力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就尤为重要。2011年,教育部出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一条基本理念就是“能力为重”,即“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因此,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要部分。
(一)实践能力内涵及构成
有关实践能力的概念,学界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学者们试图从多角度对实践能力进行定义。有的学者从哲学实践观出发,对实践能力进行定义,认为实践能力是个体完成特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可能性,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体现了人的主体价值及其实现的程度。还有一些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实践能力进行解读,认为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对实践能力的理解往往是从心理特征出发的,将之与实践智力等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就从心理学中“能力”的概念推演出实践智力的定义,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能够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斯滕伯格认为实践智力即“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2]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指教育工作者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发扬人性和启迪潜能,培养学生道德与生活知能)时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有关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巴瑞特(Jill Barrett)认为教育实践能力包括创建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以及能够进行自我提升的能力。曼宁(Renfro C.Manning)则认为教育实践能力包括管理课堂的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3]。
(二)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
国内学者对于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包括受限的专业实践能力、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元专业实践能力,而每一个维度又由若干具体能力构成。受限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能力和教育学生的能力。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同事合作能力、家校合作能力以及政策实施能力。元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发展能力、反思能力和道德能力[4]。还有的学者总结出了“GSP”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其中G代表general abilities,即通识能力;S代表subject abilities,即学科能力;P代表professional abilities,即专业能力,认为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在这三方面的能力上形成均衡的结构,达到均衡的发展来适应小学全科教学的需要[5]。
然而,从实践教学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界定,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应包括实践教学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
1.实践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能力又可以具体分为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等。
(1)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控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评价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运用各种教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活动并达到教学目的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教学组织的能力、课堂管理的能力、交流能力等。”掌控教材的能力主要是指备课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案的制定和编写,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求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按照多种方式,从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和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是指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教材和粉笔加黑板的课堂,而是图文兼顾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这使得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效果也得以提升。
(3)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包括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学生、家长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语言来传授知识、沟通情感,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来说,他们是小学生认识整体世界的领航人,他们必须要具备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美的语句、动听的声音同时也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
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帮助学生,教师不可避免的要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时一定要站在平等、公正的立场,耐心、悉心地交流,多从自身找原因。
2.自身发展能力
自身发展的能力具体可以分为自我反思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是保证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1)自我反思能力
自我反思能力指的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学科知识、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力等。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发生同类错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公式可以推出,如果教师只有经验,没有进行教学反思,那就很难在专业上有所成长,可见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就是指能够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更新教育理念,并能将其积极的运用在实践教学中,归结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具有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也会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精神导航,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恰当的引导会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3)教育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师以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探索教育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小学,科研一直不受重视,教师认为科研是研究人员应该做的事,他们的任务就是教好课,这就导致学校整体科研气氛不是很浓。但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由于缺乏小学教学实践,做出的很多研究更多是偏向理论的,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帮助不是很大,而小学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了解教学的各种实际问题,如果能够潜心研究,做出的成果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加大见习、实习力度与深度
教育见习、实习是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有效的见习和实习,能使师范生成长为优秀的全科教师。然而,我国很多高师院校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安排不是十分合理,加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教师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很多见习和实习都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得到的实际演练并不是很多,导致效果很不理想。
现有的见习计划往往是设在大二,时间很短,如能从大一开始每月都给学生提供一次见习机会,在见习过后再由教师及时指导讲课,效果要比集中短期见习好的多。现有的实习计划则是设在大四的上学期,时间8周左右。这个时间与学生找工作,准备考研的时间相冲突,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专心在实习上,再加上很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管不到位,所以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8周的实习时间远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仅仅是浅尝辄止。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时间都很长,他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感受真正的小学教学。
所以,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小学全科教师,高师院校应携手实习基地校合理制定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并适当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或者可以将集中的短期见习、实习分散贯穿到整个四年大学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培养卓越的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
(二)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夯实学生教学基本功
教师技能可以分为三大类别:通用基础技能、综合运用技能和学科专项技能。根据技能的不同特性可以将技能大赛分为两类:专项型和综合型技能大赛。
专项型大赛是指针对某项外显性教学技能进行比赛,例如针对教学基本功的“三字一话”比赛,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课件大赛,针对教学技能的讲课、说课大赛。综合型大赛是指针对内隐性教学技能进行比赛,例如小教专业的歌唱、舞蹈、钢琴、书画、表演、主题班会等技能大赛。另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科目进行比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技能大赛、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等等。通过不同的技能大赛,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某项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而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卓越的小学全科教师打好基础。
(三)模拟学校环境,实景演练沟通技巧
模拟学校环境包括两方面:模拟课堂教学以及模拟课堂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模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同学分别轮流扮演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确保课堂的真实性,可以模拟真实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课,在下面交头接耳,或者向教师挑衅等等,让扮演教师的学生真正设身处地的去处理这些问题,锻炼班级管理的能力。模拟课堂外与家长的沟通可以通过模拟开家长会的方式,由学生分别轮流扮演教师和家长,模拟真实家长会上会出现的状况,比如与个别家长沟通某些学生在学校的一些问题,提醒家长在家里应如何与孩子沟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等等。还有一些在学校不太听话,经常惹事的顽皮学生,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模拟家长会可以锻炼师范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技能。
(四)增强反思意识,促进自我发展
教育反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个人和集体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个体反思指的是个体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思考、反思,以促进个体的专业发展。集体反思就是组成教学小组,小组内的教师彼此交流教学后的心得,通过交流了解自己的缺点、不足。如果仅仅进行个体的反思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所以应将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这样能更好的促进个体的提升。从反思内容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正面的反思和反面的反思。正面的反思指的是个体对教学中正确、合理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进行积极的肯定与巩固。反面的反思指的是个体对教学中犯的一些错误行为及方法进行自我分析、否定及鞭策,进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改革,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以及个人修养,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反思应用于指导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五)鼓励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
科学研究与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性,在搞科研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发现一些新思路、新想法,并及时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高师院校应鼓励师范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帮助他们端正科研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并由教师给与积极、深入的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确定研究的方向,熟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以后的教育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用科研指导实践教学。
[1]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4):83-85.
[2]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4):1-5.
[3]王萌.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D].曲阜:山东师范大学,2015:34.
[4]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三维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74-76.
[5]江净帆.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GSP”能力标准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6):28-31.
[6]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7(1): 78-80.
On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Structure and Training of General Primary Teachers
Sun Xin-xin
(College ofEducation Scienc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reference,china puts forward the new direc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training,namely to cultivate excellent gene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lies in practice,so th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should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gene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It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ers'own development,to conform to the times demand,conform to the primary student's body and mind law of development,meet the needs of primary education.
general primaryteacher;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structure;cultivation
G620
A
1674-831X(2017)03-0013-04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7-03-03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JKH20170397SK)
孙欣欣(1982-),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