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缺失及治理策略
□曾盛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精神涵养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分析我国历史时期的人文体育概况,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体育工具性过度突出、传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学校体育审核,一直处于人文内涵缺失的状态。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可以从划清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手段的界限、确立完整的人文覆盖和人体生物功能融合的教育目标、政府引导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核心、重新确立学校“精神乐园”的教育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五个方面入手,真正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教学人文缺失策略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校环境为基体,充分利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益影响,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性活动。其中固然注重身体素质的改善,体育水平的提高,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体育的人文内涵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最初的研究在二十世纪末期,体育研究专家学者提出人文体育的思想,倡导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精神涵养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之中,丰富体育的人性化内涵,构建以人的身心健康为核心的教育体制,而不是简单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工具。从人的价值和理性思想上看,体育追求锻炼过程的理性和价值观念理性的一致性;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体育是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过度的方式之一。总而言之,在人学理论,价值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上都可将人文元素诉诸于体育,而且也应该得到实现。本文以学校体育为基体,将其重新至于广阔的人文主义理论视野,对体育教学的人文缺失做了理论和实际上的统筹分析。
1840年以前的中国处于古代时期,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儒家的忠孝,在此人文价值的影响下军队的体育充满着忠军爱国的色彩。1840年以后,列强的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轰塌了可笑的狂傲自大的民族自尊心,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封建地主官僚开始向西方寻求出路。正是这个时期,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的指导下将西方的体育课程引入到军事学堂,并称之为“体操课”。自此,体育课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萌芽。实践证明,腐朽的封建体制挽救不了落魄的中国,甲午海战毕其功与一役,此后维新志士登上历史舞台,以核心的几个人员向光绪帝靠拢,发起了百日维新运动。维新志士高度重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将德智体合而为一,进而实现全面战斗人员的培养。此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教育上颁布了《壬戌学制》,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了人文体育内涵,尤其开始关注儿童心理,精神以及品质的培养。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体委在1954年制定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这是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我国体育事业包括学校体育走上了为政治服务的道路。从此人文体育埋没于动荡的政局,各种运动、斗争以及文革的出现大大阻碍了体育的质量的提高,人文体育更是无人问津。文革结束以后,我国才在1997年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现了对体育教学中人文因素的注重。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表面上看,学校体育的人文价值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对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和手段认识不清,体育的人文性被目的论所掩盖,学校体育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是体质教育,其人文价值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2.1、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是我国体育人文缺失的重要因素
西方体育思想的萌生起源于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启蒙,尔后经历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雏形,历经时代变迁最终得以形成。其思想基础是希腊的体育体系,讲求肉体与灵魂,身体与心灵,体育与教育,科学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尊重论被社会广泛的探讨和接受,“灵肉一致”主张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从而为近代体育人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文艺复兴之后,在十六世纪初的德国掀起了宗教改革的狂潮,这时的人文主义体育在思想界的剧烈变化之下变得更为生动,更为贴近生活的实际。此后的法国启蒙运动让人们意识到人文体育的时代价值,其对人性的培养受到广泛的认可。西方近代人文体育的建立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每次思想界的解放都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涵养。
而从中国方面来看,近代的中国始终处于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之中,体育顶着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巨大压力无法泛出人性的光辉。残酷的剥削,列强的欺压,连绵的烽火一方面使得国内政局不稳,任何一个政府都难以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形态下大力发展体育,而其人文内涵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在民族压力之下体育的强国保种性更符合当时在时局,毫无疑问只有冲破压榨与封锁,欺凌与蹂躏才能独立的发展自己的体育事业,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体育带有鲜明的强军强国的工具特色而缺乏理性的人文主义色彩。
2.2、体育工具性过度突出造成人体生物功能的过分强调
随着经济,科技以及教育的发展,如今的体育已经成为一门科学“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又被称之为‘学科群’”。体育科学的研究范畴属于科学方法论系统,是西方两大哲学体系之一,在中国被称之为唯科学主义。人们认为体育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通过精密的分析实验,量化管理来得到充分的解释。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成为改变人力世界的根本力量,体育也在此基础上逐渐被纳入科学体系,随着时间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施,在我国不论科学研究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慢慢的将体育以科学化实施,而忽视了其人文内涵的开发,造成了体育中普遍的人文缺失。
2.3、传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致使学校体育人文淡漠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注重体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课程设置,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尤其是在“高考”这座巨大的龙门之前却显得苍白无力。高考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体育成绩的考核,因此得不到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重视,将高考作为人生转折点的学生不可能将体育学习做为重点科目。当前的中国教育可以说一直围绕着高考为轴心运转,学校教师为了升学率而孜孜不倦,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从小为其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昏昏如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的设置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门面象征,体育课大多被各种文化课占用,基本不能发挥体育的应有作用。
2.4、学校体育审核过分突出成绩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忽视
当前的体育审核评定的依据是学生的体育考核成绩,在这种评定机制下必然造成对体育过程的忽视,真正的人文体育中所包含的对教育受体的尊重,对受教育者的情感的注重,以及对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的维护都在这种数据教育体制下被彻底忽略。
人文主义突出教育参与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而在人文研究领域普遍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无序的存在状态。传统的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只是一个过程而并非教育的目的。人文体育立足于科学理论而终于过程的愉悦体验,其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科学理论做支撑,通过合理的教育过程最终达到参与者的身心愉悦。而当前的体育模式,只注重教育的结果的数据化展示,成绩是唯一的考核标准,完全忽视了过程的体验,人性化全无。
3.1、划清体育的教学目的和手段的界限
在中国的体育中一直存在着教育目的和教学手段的混淆,把“增强体质,保持健康”这一功能定义为体育的目标,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学校体育的曲解。我们的体育工作者以学习者身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各种训练措施来提高,却因为忽视了学生人性的完整性而遭到排斥,也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相脱节。因此必须将体育和整体的教育目标重新粘合在一起即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理念上将体育的目标重归于手段。为了实现完善人格教育的目的,体育实践活动必须做出调整,不仅要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还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对学生身体健康必须有所承诺外,也包含有对学生完善人格培养的承诺。
3.2、确立完整的人文覆盖和人体生物功能融合的教育目标
体育的目标应该和学校整体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而一直以来学校体育由于人文教育的忽视导致了两者在目标上的分离。原本作为体育手段的“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状态”长时间被作为教育目标实施,形成了游离于其他教育体系之外的单独个体。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需要自主的选择运动教育的方式,而这些都被一系列的指标所埋没。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主体被动的接受外界的限制而不是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体的不同施以人性化的循循善诱,这种重复的向指标靠拢的训练最终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倦。因此要实现体育的人文回归必须重新确立体育的目标将之融合在学校整体教育的目的之中,实现人文覆盖和人体功能完美的融合。
3.3、政府引导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核心
政府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机构,其政策的引导对于社会各界拥有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面对长久以来的我国体育的人文缺失政府首先要确定人文回归的方向,将已经功利化和工具化的体育教学重新实现人文回归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以及全面的培养上来;第二,要进一步实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在体育中扩大民主和科学的内涵,彰显爱的实现,扩大教育的视野,使之能充满表社会主义和谐的精神发展。第三,改革升学制度,将体育内容分步骤有层次的融入,让人文主义体育与学生的外在的前途相关联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注重程度。
3.4、重新确立学校“精神乐园”的教育地位
学校一直是知识和精神的传承圣地,无数人才在此哺乳成长,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基地,对于体育的人文回归是战略基点,因此学校要重新回归“伊甸园”“象牙塔”的精神标志,将已经功利化的教育加以净化;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开展多角度的教育形式,除了训练和考核以外增加趣味性,团队协作性以及个性的突出,以实践为基础反馈于理论,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体育中精神得到温养和升华;最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习还是生活,点点滴滴的体育养成中都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人文培养为中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增强主动学习的主观性。
中国的学校体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虽然前人对此项内容做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的升学制度之下也仅仅存在于理论研究领域。要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中的人文回归,必须将体育目标重新确立并广泛的深入到社会中,在整个的国民思想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1]马卫平,谭广,刘云朝.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融合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7.
[2]闫华.中国奥运会前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之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04.
[3]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2005,06.
[4]郑剑虹,黄希庭.西方自我实现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 2004,02.
G807
:A
:1006-8902-(2017)-06-SY
曾盛誉(1982-),女,汉族,湖南益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