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锦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武汉 430205)
文化视阈下中国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研究
江锦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武汉 430205)
少儿图书版权贸易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文化的辐射力与中国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更是相辅相成。本文直面文化精神内核,考察少儿图书的版权贸易现状,探讨少儿图书的时代性、本土化、民族性与文化传播效果及文化效益的实现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层面对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进行对策性分析。
版权输出; 文化传播; 少儿图书; 时代性; 本土化
近年来,我国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传统经典开始走向多元化,童话、绘本、青春校园等多题材、体裁和主题的作品纷纷走出国门,少儿图书版权输出取得的成绩给国内出版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也为版权输出和文化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多项数据统计显示,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上引进版童书占半壁江山,少儿图书领域的版权贸易逆差并未得到较大改观。笔者认为,少儿图书版权输出的时代性问题、本土化及民族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并不利于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友好对话。
传承和传播本国文化精华与吸收他国的优秀文化是版权贸易的一体两面,考查我国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也可以从版权引进的分析中得到启示。从亚马逊、当当、京东的童书销售排行榜分析,榜里排名靠前的引进版少儿图书多是历年来的经典之作,比如《窗边的小豆豆》、《不一样的卡梅拉》、《夏洛的网》等,其中《小王子》、《绿野仙踪》、《纳尼亚传奇》等传统经典的销量相当可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引进版童书在亚马逊童书销量排行前100名里占据了一个突出的位置,虽说在图书引进品种数量上未占优势,但《棚车少年》、《神奇树屋》两个经典系列为其打开了进口童书市场的有利局面。
经典就一定具有版权贸易的价值?从文化视域分析,文化输出必须符合时代需要:其一,具有时代特征;其二,反映时代精神。反观我国经典图书的版权输出,自2007年政府启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为各式各样的经典图书“走出去”提供了强大助推力。但大多在文化及社会风俗有一定重合和认同度的汉文化圈有一定市场,难以推动版权贸易输出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随着经典出版热潮的延续,仅跟风出版,不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当代性问题,是阻碍经典“走出去”的关键所在。
经典童书的版权输出如何保证具有当下意义?离不开编辑创新。从文化内因分析,我国属于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中的高语境国家,即是说我国文化中信息的表达方式含蓄而隐晦,大部分信息内容需要传播者通过环境推测出来。[1]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如果没有一代代学人的阐释与解读,并结合典籍前后的历史文化将古代语言与时代语言转换,一般人是很难看懂的。纵观世界出版史,经典之作得以传承离不开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与时俱进。正如古代中国对《诗》的传授、阐发和运用始终对当代性问题有所关涉,才能激发阅读者对当前的思索。同理,置身于高语境文化环境内部的人很容易理解的信息,文化圈外的同时代人却理解困难。面对这种文化自身属性带来的障碍,要想促进文化交流,必须在文化的“编辑”上有所改善,需要加入“解码”的过程,不能只作传统的“搬运工”。如果将我国输出的典籍只在文字表面意义上作简单的语言转换,外国读者很难看懂,即使这部作品在海外大受欢迎,作品的意义也没有完全传达到,通过版权输出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也就没有实现。譬如,哲学家黑格尔读了《论语》译文,却认为它只是一部平常的处世格言,只是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显然他只是把《论语》作为一个简单的文本去考察,并没有结合《论语》的历史文化,又忽略了语言上的差异,所以产生了这种误读。
2014年11月21日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韩国爱力阳版权代理公司代表金希纯曾指出:“韩国人民比较清楚中国的历史、哲学以及文化和一些经典。比如中国的《孟子》、《论语》以及一些先贤,所以我们用新的方式来解释这些经典,这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2]中国传统经典如果加以编辑创新,融入具有吸引儿童的阅读元素还是有市场潜力的。值得重视的是,在文学类童书的版权输出中,古典文学与当代文学输出比例失调,这导致输出内容的时代感遭到弱化,意味着只能极少地展示现当代的社会文化风貌,长久下去令人担忧。2006年,湖北少儿社出版一套“百年百部”的大书系,把100年来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100部经典之作集合到一起。这套书一出版,便受到许多重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其版权输出到台湾地区。
在今天的数字化大环境下,几乎所有适合于内容传播的介质都是出版所关注的方向,都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对象。重视交互式阅读体验、跨媒体的少儿图书在版权贸易中特别受欢迎,这正是时代精神在少儿图书领域里的具体表现。近些年的少儿图书出版实践表明,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和交互式图书的融合已经成为世界童书发展大趋势。目前,AR技术在少儿图书出版中应用广泛,使单一的平面阅读扩展到视听感全方位的体验,尤其是在科普类、游戏类的少儿图书中表现突出。譬如长江少儿出版社的跨媒体科普类图书、低幼儿的教学教材及教具输出到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地,市场反馈不错。
综上所述:中国少儿图书的版权输出,要在成功传递原著精髓的同时关注当下,即时代性问题,要站在全世界高新技术应用的高度来看待少儿图书出版,才算是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才有可能在版权贸易中占据先机。
据周有光先生的说法,全球化造就了当今的“双文化”时代,各国存在着地区传统文化与国际现代文化并存的文化现状;其中两种文化前者是各国的特色,后者是国际共有,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从图书版权贸易的角度分析,输出版图书要在输出国的读者中做出口碑,重要的是有效实现书的本土化。
具体而言,因国别与种族的不同,对个体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差异。实践证明,在童书领域“儿童本位”的少儿图书,即以儿童为中心,以服务儿童利益为理念的童书在版权贸易中更受欢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文化差异的鸿沟,也是解决水土不服的最佳策略之一。“因为孩子的天地是以故事为吸引眼球的,真正好的故事能让全世界的儿童本能地去欣赏它。”[3]比如《窗边的小豆豆》涉及的六十一个小故事,即使读者与小豆豆所处的 “巴学园”题材背景相去甚远,但总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故事打动读者,唤醒读者的好奇心、同情心,想象力,让读者思考、回忆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小王子》、《绿野仙踪》、《纳尼亚传奇》等传统童书历久弥新的缘故也在于此。可以说,畅销的少儿图书无一例外地观照了儿童的心理实际,都与儿童成长的实践有一定关联。
近年来,我国少儿图书也注重了“儿童本位”,部分原创作者充分认可童年独立的意志、权利和尊严,他们因此获得了有利的市场地位,并在国外也打开了局面。相反,我国教育类童书的国内销量一直靠前,但在版权贸易中几乎是无人问津,尤其是强调应试能力的教条式图书。“儿童本位”少儿图书的教育意义却是有温度有深度的,试图从纯粹的童年趣味中探求教育的可能,不仅儿童喜欢,甚至也适合成人阅读。以杨红樱的童书为例加以分析,她的作品是中国少儿图书走出去的代表作。《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版权输出到英、法、德、韩等国,“马小跳”和“笑猫” 在国外也受到部分读者的欢迎。很显然,她作品的主人公并不是传统的听话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但这些人物很有魅力,尤其是其中孩童式的幽默能很快与小读者达到一定的心理契合。
考虑图书版权输出本土化的同时该如何处理文化民族性的问题呢?如果过分推重、刻意渲染本民族文化,是否会为版权输出造成了障碍呢?对此一般采用了两种方式:其一,淡化与规避民族文化主题;其二,大量文化信息被删减。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方式均不利于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友好对话。在文化交流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书籍才在国际图书市场上有竞争力,这一点在少儿图书版权贸易中得到了印证。曹文轩曾表明:“中国作家肩负着塑造中华民族崭新性格的伟大历史使命,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来讲,这方面的责任似乎尤其重大。”[4]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作品完全取材于中国现实社会。这些作品不仅是近年来拥有最为广大的儿童受众群体的本土少儿图书,也深深地打动了国外的读者。
民族性不仅表现在图书的内容叙事上,也表现在装帧绘画上。多项数据统计,在少儿图书市场中,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孩童而言,绘本是尤其受欢迎的品类。众多研究者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水平、阅读特性包括图像文化的前世今生去分析这一现象,但鲜有关注绘本作为“舶来品”和传统中国“左图右史”的图文记载传统的差异。我们应该思考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剪纸、皮影以及篆刻等艺术的创新运用,使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少儿图书在国际绘本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发挥独特优势。2014 年 3 月,曹文轩在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首次推出绘本《烟》,立刻受到多家国外出版社的追捧。其后,“笨笨驴系列”绘本,《草房子》绘本等在版权输出中都受到众多境外出版机构的青睐,主动要求引进多语种版权。曹文轩绘本的亮点之一是,图画装帧方面注重借鉴中国绘画的艺术特色,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契合度高,具有中国文化风貌,共同营构了诗意的东方美。总之,中国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厚的宝藏,等待着少儿图书的作者和编辑去挖掘。
[1]张正航.跨文化传播中图书版权输出的文化共性分析[M]. 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16-17.
[2]轩召强.共同探讨童书版权贸易新合作[EB/OL]http://kid.qq.com/a/20141122/014245.htm, 2014-11-22.
[3]朱璐.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现状、障碍和解决之道[J].编辑之友,2011,(8):37.
[4]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359.
Copyright Export of Chinese Children’s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JIANG Jin-ni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Wuhan 430205,China)
The nature of the copyright trade of children’s books is the spread and exchange of culture, and the radiation for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correlated to the copyright export of Chinese children’s books. This paper,faithful to the spiritual kernel of cultural, studies the present copyright trade of children’s book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temporaneity, localization and nationality of book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cultural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and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s in children’s book copyright export in terms of culture.
copyright export; cultural dissemination; children’s book; contemporaneity; localization
G239.26
A
1674-344X(2017)7-0121-03
2017-05-2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全媒体时代湖北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与经营”( 16Q274);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全媒体时代鄂版童书的版权开发与输出研究”(HBCIR2015Y010)阶段性成果
江锦年(1978-),女,湖北宜都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比较。
责任编辑:彭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