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志
青岛英禾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姜伟志
青岛英禾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针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了青岛市水资源存在的一系列严峻问题,提出了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并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展望。
海绵城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2016年4月,青岛市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申报成功。为加快推进青岛海绵城市建设,青岛市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6〕8号),意见中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实现75%的雨水就地消纳利用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有效解决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青岛”的工作目标,至此青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
海绵城市建设无疑是青岛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彰显青岛水资源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水是城市的血液,也是城市的命脉。青岛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形式十分严峻。经过调研,青岛市水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远远少于世界标准。
青岛市的汛期6-9月份集中了年内降雨总量的70%-75%,其中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由此可见青岛市水资源年内变化较大。青岛市年径流变差系数高达0.87,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17倍,而年最大降雨量与年最小降雨量也出现在相应年份,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3.9:1,由此可见青岛市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
根据青岛市气象站近100多年的降雨资料分析显示,青岛市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具有连丰、连枯的特点。
受地形、地貌及降雨的影响,青岛市多年平均降雨量总的趋势呈现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山区向平原递减的特征。
青岛市全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滞后,对于如何扩展引调水资源、保护和挖掘本地水资源、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安全保障的措施研究不够。
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利用率较高,由于长期过度、无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下漏斗面积不断扩大,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现象。
针对以上青岛市水资源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为了适应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是由住建部门主导的。经统计,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19个城市又出现内涝,水利学及水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海绵城市在学术及实施层面的争议越来越大,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对海绵城市的理念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因此对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研究不够,仅仅在小尺度的小社区和小区域搞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很难奏效的。
(2)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对水的思考和研究,但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选择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及相关合作团队不具备水文学技术力量;缺乏涉水的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基础监控系统与体系;缺乏针对海绵城市的水与气候、环境、生态、社会联系的多学科交互融合的系统技术研究成果;缺乏海绵城市的后期管理指标体系的制定。
为顺利助推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放大海绵城市建设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对青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必须以区域及流域为整体、以产业和城市空间格局为抓手,以防洪、排涝、防旱和水质保障为宗旨,综合考虑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产业、水经济、水管理的总体系统生态设计。同时应该重视雨洪资源利用,尊重区域生态山水格局,延续蓝绿机理,与城市规划统筹协调,构建完整的生态雨水蓄滞网络系统,同时依据现有地形地貌,加强河湖水系联通,保留和规划更多的湿地、绿地、湖泊、坑塘、沟渠,构建多层次水系生态框架,并尽量避免在城市天然纳水空间内搞建设,将其建设成最大雨洪的蓄滞区、湿地公园、绿化用地等,以减少城市内涝问题,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率[1]。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降低洪峰和延缓峰现时间、减少地表径流和减少面源污染[1]。我们要构建安全、畅通的城市水循环体系,综合考虑青岛市降雨等水文特征、试点区现状建设情况、既有项目改造实施难度及投入产出效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综合径流系数、湿地面积率、水面面积率、下凹式绿地率、污染控制等指标,将总体控制指标在不同分区进行分解落位,根据分区不同面积比例,相应计算需要蓄滞和外排的雨水量,引导控规层面的指标制定,指导海绵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总体目标的实现。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组成现代城市雨水系统,或者说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用地分为城市建设区、生态骨架区和市政基础设施区,更多通过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结合必要的灰色基础设施实现雨水径流的“渗、滞、蓄、净、用、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子系统[2]:狭义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蓄排系统(或称小排水系统)和超标雨水控制系统(或称大排水系统),通过上述系统的整合和有机衔接,综合达到总量源头减排控制、雨污分流、末端调蓄、水质控制和洪涝防治,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或修复。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对上述系统应形成共识,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条件来科学地运用并落实,并且大力倡导未来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结合“灰色”基础设施共同改造城市老旧城区以及建设新城,并编制中长期的实施规划和投入长期的政府资金。而具体应用于老城区改造,必须考虑城区现有绿化率条件,建筑雨落管的改造、既有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提升和道路坡度与地形竖向的综合利用等复杂现实条件,广泛采用“绿-灰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应该进行跨思维、跨行业、跨专业、跨权界、跨时间、跨维度的跨界多规合一,多学科联动,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青岛城市总体规划要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为基础,依据青岛市现状水文水资源、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条件,构建山水田林湖为一体的连续性生态空间保护体系,确定青岛市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敏感区、生态网络体系,保证青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青岛的发展应该重视产业规划的功能落位到空间,确定城市不同空间的开发强度、土地使用性质、产业功能,并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空间,最大限度顺应自然环境[1]。
4.3 制定后期管理指标体系,加强径流监测管理与评估,出台相关技术、投融资、绩效评估、考核等文件,为海绵城市建设形成长效的制度与管理保障。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是必要的,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缓解青岛市水资源存在的一系列严峻问题,实现建设“海绵青岛”的工作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青岛市要借鉴国外相对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加强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和探索,避免目前国内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准确理解、深入研究海绵城市的内涵,树立生态韧性城市典范,顺利推进青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车伍,赵杨,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2015,30(8):1~5.
姜伟志(1979年10月24日),男,山东,身份证号:370205197910245911,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态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