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锦江木屋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2017-03-09 04:09崔晶瑶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10期
关键词:锦江木屋风貌

王 亮 崔晶瑶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传统村落锦江木屋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王 亮 崔晶瑶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吉林省漫江镇锦江木屋村是长白山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木屋村落,无论是其村落空间形态还是传统建筑本身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出了吉林山地地区居民的建造智慧。因此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对锦江木屋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讨论研究,阐述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以及再利用的方法。

传统村落;保护;再利用;锦江木屋村

1 前言

锦江木屋村在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中,木屋村集中体现了长白山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这类民居利用自然与环境的独特优势,形成具有独特形态的传统村落。但是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冲击下,木屋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这种传统的建筑文化即将消失,因此开展对于木屋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2 村落概况

2.1 自然环境特征

漫江镇锦江村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是长白山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地处长白山西麓的森林腹地。该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高寒山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暂温暖,雨量集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山地、丘陵地貌,漫山原始森林,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2.2 村落发展历程

长白山地区的木屋最早是由金代时期的女真人所建造,又称为“木刻楞房”。考古资料证明,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人们居住在山洞里,进入铁器时代,人们开始在地面上建造房屋。地上的房屋建筑从初级的“地窨子”、“马架子”,发展到后来的木屋。从金至清代,木屋的建造工艺不断发展完善,在清末时期,现今的木屋形式,在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占东北,实行村屯管理政策,把几个村屯并到此处,聚居而成锦江木屋村落的雏形。在建国初期一些山东流民流入,他们继续延用满族民居的建筑样式,形成了现在的锦江木屋村落。

3 村落现状特征

3.1 村落选址与布局

锦江木屋村属于山地村落,其布局具有典型山地村落的布局特征,整个村落依托地形山势,呈带型格局。村落布局走向与等高线平行,选址在东南方向较为平坦的位置以获得避风向阳的良好环境,现状道路以平行等高线的沙石道路为主,以垂直等高线的泥土道路为辅,形成鱼骨型街巷格局,建筑呈“一字型”沿道路两侧分布,这种布局方式整体富有层次,具有独特的村落景观效果。

3.2 院落空间

院落空间是乡村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居住环境要素。锦江木屋村在建筑布局上,大部分的民居形式采用“一字型”的平面布局,院落宽敞,南院大、北院小。正房东西两侧一般设存放杂物的仓库,正房与仓库相邻设置、或相连设置。在院落内一般还布置仓库、菜地、柴草垛、禽畜棚、旱厕设施等。各户人家的院落之间不设墙垣,院落边界以木栅栏区分。

3.3 传统建筑

锦江村的现存的木屋建造方式是用圆木做成,深槽层层相叠构成墙体,形如井口,因此又称为井干式建筑。这种形式的建筑在吉林省地区大多出现在林区,受东北寒冷气候影响,窗户南向较大,北侧较小,屋顶较陡利于清除积雪。其基础的做法是自地面向下挖30cm左右的深沟,将横木嵌入其中,上部用原木连接,剁成木墙,然后将砍了刻口的圆木,纵横交错的嵌垒,相互咬合成墙壁。房屋中间以及四角安装木柱,用来支撑墙面。横木至门窗口时,圆木与圆木之间用“木蛤蟆”相连接,使其稳固。在山墙中间,内外各立一根木柱,紧紧夹住木墙,使其牢固。木墙的内外都要均匀的涂抹一层黄泥,以御风寒和防止木头风化。屋面采用木瓦,南坡与北坡的木瓦定期进行对换,延长木瓦的使用寿命。

4 保护与再利用方法

4.1 村落整体格局的保护

对于整体村落格局的保护应具有完整性,对于村落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进行整体保护。传统村落以“山-村-水系”为构架,实施整体保护,严格保护传统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细部构件等。在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细分保护层级,锦江木屋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由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保护等级组成,不同的等级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内容和整治措施。

4.2 街巷空间的保护

街巷系统的保护规划以保留原有的街巷系统为主,留其固有的宽度、走向、形式和风貌。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应改善村落外围的交通,在不影响村落空间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拓宽村落主干道与巷道,充分保证其交通可达性,为提高村落居住生活质量和发展旅游提供保障。内部巷道也可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开发为步行游览通道。在入口处新建一条干路与通往两江的道路相连,保证古村环境不受车辆影响。

4.3 传统建筑的保护

锦江木屋村落内的建筑风貌破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木屋村落的整体价值。部分居民自发改造的建筑与新建建筑极大的影响了木屋村落的传统风貌。根据木屋村落的建筑风貌现状,将建筑划分为三类:一类风貌:能较好体现历史风貌,保持了原有建筑格局,并经过一定的专业维护和修缮。二类风貌:和木屋村落风貌较为协调的建筑,多指传统建筑使用少量较现代的材料加以修缮,或质量欠佳的建筑。三类风貌:与木屋村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多为现代建筑,采用现代材料和非传统工艺建造的建筑。根据这三类受损程度不同的传统建筑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方法。一类风貌建筑:针对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结构较好、布局完整、风貌完好、未遭到破坏的建筑,保持原样,不得翻建,按原样使用相同材料和原有建筑工艺进行修缮。二类风貌建筑:针对规划范围内结构、布局以及风貌基本完好,但局部已变动的,按照传统样式予以修复,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三类风貌建筑:针对规划范围内结构、布局、风貌等与传统风貌不协调,部分影响传统村落风貌的建筑,应按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进行改造。主要通过改造屋顶、地面形式以及墙面粉饰等措施达到与老街传统风貌协调,或者拆除重建。

5 结语

锦江木屋村是吉林省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是吉林省重要的文化载体。并且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形态、街巷格局和建筑特征。因此对木屋村的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的研究对于木屋村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也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锦江木屋保护与发展规划,2012.

猜你喜欢
锦江木屋风貌
木屋小镇:岛屿·丛林·小木屋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会飞的木屋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木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锦江集团面临扩张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