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风向标
近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标志着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建设已正式启动。
根据北斗导航 “三步走”发展战略,北斗三号系统是我国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最后一步,按计划2018年,我国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将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并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随着北斗全球组网建设的启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有望再提速。
近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已从2006年的12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118亿元,十年增长超16倍。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要发展到40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巨大。据测算,未来四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将有望达17%。
此外,强军目标有望助力北斗军用市场实现长期繁荣。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现已成为众多高精尖武器装备中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基于国家安全,以北斗技术作为底层开发的军品将是军队采购的首选,而这将对国内北斗军用市场形成长期利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推广,其民用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放大,有望带动北斗芯片、终端等产品实现放量降价,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驶入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快民用市场的发展速度。
近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要求,推动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深化管理方式改革、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文件指出,结合科研事业单位职责定位,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分为基础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等三类进行评价。其中对三类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在绩效目标设定、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运用等方面均体现各自类别特点,评价过程中不以论文作为唯一标准。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应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等;从事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应突出实现国家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等;从事应用技术研发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应突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经济社会影响等。
近日,美银美林在100多页的太空投资报告中称,在最后的投资领域—太空投资,需要看到长期回报的远见卓识。目前,太空领域的行业规模约为3390亿美元,美银美林预测在204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2.7万亿美元。
报告指出, 美国航天局等国家机构仍然是投资太空的主力,同时也占据着这一领域的技术主导。但是民营企业和超级大亨对这一领域的投资逐渐崛起,如SpaceX和Blue Origin的太空探索项目。美银美林称,投资太空并非完全“烧钱”。也有相对“安全”的领域,例如防务承包、地面设备零部件供应、保险等,均有超3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投资外太空的成本正在下降,准入门槛降低。在高净值人群和名人的推动下,太空旅行、与之配套保险等商业活动逐渐开展,给投资者带来契机。另外,众望所归的外太空采矿的运输成本问题也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得到解决。CB Insight统计称,2000年以来,太空领域相关的公司已经吸引超过130亿美元的资金。仅2015年,超过50家风投公司涌入太空领域,一年内的投资规模超过过去15年累计总和。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宣布规划3300-3600MHz、4800-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3300-3400MHz频段原则上限室内使用。同时,工信部不再受理和审批新申请3400-4200MHz、4800-5000MHz频段内的地面固定业务频率、3400-3700MHz频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台业务频率、3400-3600MHz频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台测控频率的使用许可。
由此,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发布5G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目前确定的是未来中国5G将要使用的主要频段,虽然不代表全部频段,但5G标准、技术、设备已经可以着手按照这个标准来实施了,必将大大加快我国5G的推进速度,并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介绍,关于中频段这块,很多国家、企业都在等中国的规划,因为中国市场最大,对产业链的影响也最大,中国确定之后就可以加速产业链的成熟。在中频段上,3.5GHz因为有利于信号覆盖,被全球多个国家视为5G网络的先锋频段。当前,全球5G标准尚未确定,不过第一基础版本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按照中国工信部和运营商的部署规划,5G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2018年开展较大规模外场实验,最快2018年试商用、2020年全国商用。
近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在第一届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论坛上,《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学术成果发布,系统规划航天运输系统的能力建设前景与发展蓝图,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已研制成功17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能把卫星、飞船等航天器送到地球任何轨道,具备开展月球和深空探测的运载能力。根据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到2020年,我国主流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发射服务。到2025年前后,我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到2030年左右,重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到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到2040年左右,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空间运输系统实现长时间多次星际往返。到2045年,我国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装备和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有力支撑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技术,3D打印的发展时刻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金属3D打印技术)被业内专家视为3D打印领域高难度、高标准的发展分支,在工业制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航空航天作为3D打印技术的首要应用领域,其技术优势明显,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金属3D打印是无所不能的,在实际生产中,其技术应用还有很多亟待决绝的问题。比如目前3D打印还无法适应大规模生产,满足不了高精度需求,无法实现高效率制造等。而且,制约3D打印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设备成本的居高不下,大多数民用领域还无法承担起如此高昂的设备制造成本。但是随着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成本将会不断降低,满足制造业对生产成本的承受能力。
近期,军民融合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推进科研院所转制、军品定价议价规则和采购体制等军工关键改革会议认为,军品定价议价规则等价格改革是解决当前成本加成定价体制下军工企业盈利能力过低、提高收益率的关键环节。
有数据显示,在军工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上,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军工行业2004年至2016年的销售毛利率估值在16%,对比其他行业,排在电子行业(均值20.3%),电力行业(均值22.3%),石油化工行业(均值17%)等之后,处于较低水平。军工行业的销售净利润同样处于较低水平,2004至2016年的销售净利润率的均值在5%左右。
有媒体分析,军工企业正从原来封闭式国有企业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军品定价直接影响了军品利润水平,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后将有利于激发企业主动降本增效。 从整体行业来讲:完善价格管理和成本监控制度,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将会提高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军工行业利润水平,助力军工长期发展。从单个企业来讲,竞争性采购配合定价激励,会使军工企业分化更加明显,未来将是强者恒强的时代,在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上越有竞争力的公司,未来获得订单能力,获取定价激励的能力越强,企业利润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