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档案《昆明方目》方源初考

2017-03-09 18:18杨祝庆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2期

杨祝庆

摘要:昆明市药材业同业公会1939年汇编的医方《昆明方目》始载于民国档案。全书82方,补遗4首,分14门,涉及补益、脾胃、妇科、痰嗽、眼目、泻痢、气滞、风痰、伤寒、暑湿、燥火、咽喉口齿、幼科和疮科诸门。该书医方是民国时期昆明中药铺制药的标准,但未著出处。经文献考证,一一陈明卫生丸、参茸丸、十全丸等86方的出处、来源或组方,分析该书具有以“旨证为纲”分类、创新的数量超过继承、严守制方法则、大量使用云南地产药材和价值突出等特点。这次整理为深入认识和正确应用《昆明方目》成方创造条件。

关键词:医方;成方;昆明方目;出处

中图分类号:R2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2-0048-08

《昆明方目》是民国时期昆明市药材业同业公会选定的医方汇编。《昆明方目》全名《成药配合方目录》或《昆明市药材业膏丹丸散目录》,始载于民国档案(云南省档案馆藏,档号:1106-005-01723-028),档案称为“方目”,故简称《昆明方目》。1939年刊行,“订为公用之信方”(见《方目》序),作为中药铺制药的标准。全书14门,收82方,补遗4首。本书方剂来自昆明各中药铺“所本成方”,惜未著出处。其“向依旧传古方”究竟出自何处,源头未明。为整理昆明中成药发展脉络,笔者试探其来源。

1 方法

《昆明方目》方源盘根错节,衍生变化错综复杂。这些成方有直接出自古代医籍的;有据典籍经过几代人加减药味而逐渐固定下来的。配方时,有严守经方未易的;有适应云南地方习俗增损、演变的。演变中,有药味成分的变化,有主治、剂量的变化,甚至功能的变化。药味繁多的大方中,有自一方加减而来的,也有由两三方甚至四五方加减而来的。还有由一方简化而来的小方。演变中有同名异方,有异名同方。欲探究《昆明方目》方剂的来源,弄清其出处,不能不分析它们选药配伍的过程。

本次整理用方名法和比较法。探寻路径是先根据《昆明方目》方名,搜寻方源,对于方名相同或相近的方剂,分析其成分、剂量、功能等的一致性,从而判断前后两方的源流关系;对于名同而方异的和名方均异的,则比较本源方(或古方、祖方)与衍化方(今方)两方的配伍、结构和主治的异同,以疏浚其源流。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各展其長。方名法较为直接和明确,是搜索的先锋;比较法考察医方的源域较广,便于甄别成方的异同。两种方法都有助于探寻方剂的直接出处或组方源头。

用比较法,追溯衍化方的源头,确定衍化方和本源方的演变关系,笔者选取两者之间的四个因素为假设条件:①君药相同。一般地,把剂量较大的药味视为方中君药;有时把方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作为君药。本源方与《昆明方目》成方的君药应当一致或相近;有时在两方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应当相同。君药、主药相同或相近,则这两方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源域。此外,演变环节较多的方剂,中间方的君药与古今方的君药也应基本一致。②剂量相同或相近。一是君药、主药的剂量相同或相近,二是其余各味药物的配比相近或相同。祖方与《昆明方目》的成方均重用某味或某几味药为君药。其余药味的用量配比在全方中相同或相近。③组方相同或相近。古方与《昆明方目》成方所组成的药味相同或相近。④剂型相同或相近。有时改变剂型而功用、主治不变或变化不大。

满足上述假设条件,既君药、用量、配伍关系、组方、剂型等基本条件,兼顾主病、主证、功能等因素,如果祖方与《昆明方目》成方一致或相似,那么《昆明方目》某方即为出自于某一或某些祖方。出自分为来源于某一古方和聚合于某几方两种情形。四个条件中,以前两个条件为主。本次整理重点比较前两个条件,兼顾其它条件。

《昆明方目》无单方,均为两味以上组成的复方。复方中,有由单一方剂组成的,又有由两方或三四个方剂组成的合方。为审慎起见,本文源头方与衍化方的关系分两类表述:(1)单一方剂,衍化方与源头方一致的,直接标明“出自×”;衍化方对源头方有加减的,以“源于×”表示。出自和源于的方剂,均为《昆明方目》成方的直接出处、起源方、来源方、最初方或源头方。统计时,标“出自”的为直接沿用;衍化方对源头方有加味或减味的,即构成新方的,统计为新创方,即始见于《昆明方目》。(2)合方的源头方以“聚合于××几方”表示,再根据各分方(即组成方、基础方)有无源头方而又分为两种情形:如果分方中还有源头方,则进一步陈明分方的源头方,以“始于×”表示。该源头方既是分方的初始源头方,也是合方的初始源头方。如果分方中暂不明或没有源头方,则不再赘述;仅就各分方相比较,陈明分方的较早源头方和主要源头。有的方剂,初始源头方即为主要源头方;而有的方剂,初始源头方并非主要源头方。这些将分别在方下指明。另外,合方的源头方时间跨度较大的,除标明初始源头方外,直接出处注明为“直接源头方”或“邻近源头方”。合方统计为新创方,也即始见于《昆明方目》。

2 资料

主要资料包括如下几类:(1)档案文献。昆明市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等保存的有关档案。(2)古籍图书文献。重点是《伤寒杂病类方》《金匮要略》《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脾胃论》《古今医统大全》《医方考》《景岳全书》《古今名医方论》《成方切用》等。(3)现代图书文献。重点是《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方剂学》《中医古籍文献学》《中医药学概论》《温病条辨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古代验方大全》《中医名方精解》《中药大辞典》等。(4)互联网文献。主要有中医世家网、生物谷数据中心网等。

3 结果

3.1 补益门

3.1.1 卫生丸 源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补阵》(1624)全鹿丸[1]313。《昆明方目》卫生丸是由《景岳全书》全鹿丸[2]364取舍而来的。卫生丸以八珍汤为核心的全鹿丸为基础方,减川芎、天门冬、麦门冬、杜仲、巴戟天等活血、补阳药,加天雄、香附、远志等温里、理气、安神药。全方重用熟地黄为君药,以补血为主,“气为血帅”,又以黄芪、白术等补气。卫生丸共23味,养血益气,健脾安神。

3.1.2 参茸丸 源于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补阵》(1624)全鹿丸[1]313。《昆明方目》参茸丸是由《景岳全书》全鹿丸加减而来的。参茸丸在八珍汤为核心的全鹿丸原方上,减川芎、天门冬、麦门冬、锁阳、补骨脂等活血、壮阳药,加菖蒲、车前、泽泻、川姜等清利、湿热之药。全方以白术、黄芪、人参、淮药为君药,补脾益气;以鹿茸、杜仲、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为臣补肾阳,益精血;佐以熟地黄、当归补血,以枸杞子补肝肾阴;使茯苓、车前、泽泻利水渗湿,再使石菖蒲配远志和朱砂,开窍安神。参茸丸共26味,益气助阳,渗湿安神。与卫生丸相比,参茸丸重在补脾益气,兼顾清利除湿,而补血较弱。

3.1.3 十全丸 出自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于1078年以后)十全大补汤[3]171。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对照,《昆明方目》十全丸(全称十全大补丸)成分与之相同。分量和配比上,两方相近,均重用熟地黄和黄芪。

3.1.4 补中丸 出自金代李东恒《脾胃论》(1249)补中益气汤[4]。《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由参芪术草、柴陈归升8味组成。《昆明方目》补中丸成分与之同,均重用黄芪。全方主“中焦疟,寒热久不止,气虚留邪”[5]。

3.1.5 归脾丸 出自明代薛己《正体类要》(1529)归脾汤[6]71。宋代严用和《济生方》(1253)归脾汤无当归和志远,至明代薛己补此二药,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7]165。《昆明方目》归脾丸与补后的成分相同,均重用参芪术枣等主药,引血归脾。

3.1.6 八珍散 出自元代萨迁《瑞竹堂经验方》(约1326)八珍汤[7]166。《昆明方目》八珍散与《瑞竹堂经验方》八珍汤成分相同。八珍汤用量“各一两”,八珍散重用党参和熟地黄。

3.1.7 人参养荣丸 出自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174)养荣汤[7]167。《昆明方目》人参养荣丸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荣汤和北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卷五[淳佑(1241-1252)新添方]人参养荣丸[3]187成分相同,均重用杭芍。

3.1.8 还少丹 出自南宋洪遵《洪氏集验方》(1170)卷一川西罗赤脚仙还少丹(引陈晦叔方)[8]803。南宋楊倓《杨氏家藏方》(1178)卷九还少圆[6]10成分与《洪氏集验方》还少丹相同。《昆明方目》还少丹与《洪氏集验方》还少丹的成分相同,均重用山药和茯苓。

3.1.9 六味丸 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1119-1125)地黄丸[7]170。《昆明方目》六味丸与《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的成分和剂量配比相同。

3.1.10 桂附八味丸 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210)肾气丸[9]249。《昆明方目》桂附八味丸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成分和剂量相同。

3.1.11 知柏地黄丸 出自明代吴昆《医方考》(1584)“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10]153(即后世称“知柏地黄丸”)。《昆明方目》知柏地黄丸,与吴氏首创之“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相比,成分和配比相同,重用熟地黄。

3.1.12 八仙长寿丸 出自清代蒋廷锡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723)引《体仁汇编》麦味地黄丸[7]171。麦味地黄丸原名八味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和五味子。《昆明方目》八仙长寿丸即麦味地黄丸,成分、剂量配比与原方相同,均重用熟地黄。

3.1.13 金匮丸 出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1253)加味肾气丸[11]1016。加味肾气丸又名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昆明方目》金匮丸与严氏《济生方》加味肾气丸对照,成分和剂量配比相同,均重用熟地黄。

3.1.14 金锁玉关丸 始于明代董宿《奇效良方》(1470)卷三十四金锁玉关丸[12]。聚合于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宁神固精丸[8]768和清朝张璐《张氏医通》(1695)卷十四专方遗精门之“金锁玉关丸”[12]两方。《医通》金锁玉关丸以《奇效》金锁玉关丸去鸡头肉,加芡实、石菖蒲和五味子。《昆明方目》金锁玉关丸取《医通》金锁玉关丸,去金樱子,以砂仁代藕节粉;又以《寿世》宁神固精丸减山茱萸;再加龟板和锁阳组成。重用龟板、锁阳、黄柏和砂仁。取龟板和锁阳为方名。

3.1.15 鱼鳔种子丸 源于清代《清内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本》鱼鳔丸[2]416。《昆明方目》鱼鳔种子丸以七宝美髯丹为基础方(去何首乌),配以鱼鳔、枸杞等补阴药和巴戟天、杜仲、菟丝子、补骨脂等补阳药,共15味,阴阳双补。

3.1.16 天王补心丸 源于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1547)卷六天王补心丹[7]203。《昆明方目》天王补心丸为《校注妇人良方》天王补心丹加菖蒲和甘草组成,两方均重用生地黄,为君药。

3.1.17 硃衣安神丸 出自金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1247)卷中之朱砂安神丸[7]201。朱砂安神丸“以朱砂为衣”,故《昆明方目》名之曰“硃衣安神丸”,两方成分相同。

3.2 脾胃门

3.2.1 六君子丸 出自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方论》(1675)香砂六君子汤[13]8。《昆明方目》六君子丸与罗氏香砂六君子汤的成分和用量相同。

3.2.2 健脾丸 源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1602)卷五健脾丸[7]340。原方健脾丸13味,《昆明方目》健脾丸12味,减黄连、神曲、麦芽、山渣、山药和肉豆蔻;加法夏、建莲、大枣、黄芪和干姜。也即“香砂六君子汤”加建莲、大枣、黄芪和干姜。王氏健脾丸和《昆明方目》健脾丸均重用术苓参。

3.2.3 参苓白术散 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参苓白术散[3]108。出自明代龚信《古今医鉴》(1576)卷四参苓白术散[7]153。《昆明方目》参苓白术散,与《医鉴》参苓白术散一样,较《局方》参苓白术散多陈皮一味。《昆八十一方》(1954)参苓白术散去桔梗。1979年改剂型,称参苓健脾胃颗粒(无桔梗和大枣,有陈皮)。

3.2.4 附子理中丸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附子理中丸[7]184。《昆明方目》附子理中丸與《局方》附子理中丸的成分和用量均相同。

3.2.5 香砂平胃散 源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1602)卷二·饮食项下的香砂平胃散[12]。《万病回春》香砂平胃散以香附和砂仁加平胃散,又加枳实和木香行气。《昆明方目》香砂平胃散是《万病回春》香砂平胃散的简化方,重用苍术和厚朴,以燥湿为主,兼行气和胃。

3.3 妇科门

3.3.1 女金丹 源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1624)卷六十一长集·妇人规古方的女金丹[12]。与《景岳全书》女金丹相比,《昆明方目》女金丹亦17味,除以续断代赤石脂外,余药同。

3.3.2 白凤丸 源于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乌鸡丸[2]330。《寿世保元》乌鸡丸全方含乌鸡等15味,以八珍汤为基础方。《昆明方目》白凤丸,全称乌鸡白凤丸,为《寿世保元》乌鸡丸加减而来,以茯苓和三七分别代海金沙(利水)和侧柏叶(凉血);去羌活和防风,加丹参、炙艾、山药、五味子和黄芪,共16味。

3.3.3 十珍香附丸 源于清初《清太医院配方》十珍香附丸[14]127。十珍香附丸在云南的使用又见1914年云南丛书刊刻《滇南本草》香附条下补注。《昆明方目》十珍香附丸由《清太医院配方》十珍香附丸的20余味减为10味。两方均以人参和熟地为君药。

3.2.4 逍遥散 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逍遥散[7]85。《昆明方目》逍遥散较《局方》逍遥散多栀子、粉丹和香附3味,为近代云南名医姚贞白所加。1974年更名为舒肝散。

3.2.5 白带散 源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1602)“治有孕白带”方[12]。《昆明方目》白带散保留《准绳》白带方的苍术燥湿,为君药,以附子和干姜替茱萸温里,以茯苓、猪苓等替黄连、黄芩等利水渗湿,以当归替芍药补血,配合余药,全方燥湿止带。两方的制方结构一致。另一说,聚合于宋代魏岘《魏氏家藏方》(1227)固真丹[7]195、宋代王贶《济世全生指迷方》(1782年辑佚)白术散[8]1054和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1827)完带散[8]176三方。

3.3 痰嗽门

3.3.1 立止咳嗽丸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苏子降气汤[3]124、参苏饮[3]72和明代张时彻《摄生众妙方》(1550)定喘汤[7]228三方。三方减桂枝和当归、干葛和木香、款冬花和杏仁,加川贝母、罂粟壳、防风、葶苈子、白前、硼砂和薄荷。近代云南名医翟玉六创制。

3.3.2 保肺丸 聚合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方”[15]49和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1119-1125)异功散[7]152两方。《昆明方目》保肺丸由苓甘五味姜辛汤和异功散合方,并加法夏组成。其中,苓甘五味姜辛汤为主方。适合寒饮咳嗽、痰多欲呕者。

3.3.3 化痰丸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1078)三拗汤[3]79、明代韩懋《韩氏医通》(1522)三子养亲汤[12]和明代吴昆《医方考》(1584)清气化痰丸[10]133三方。《昆明方目》化痰丸由三方去芥菜子,加桔梗、川贝母和款冬花组成。

3.3.4 参苏理肺丸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1078)参苏饮[3]72。《昆明方目》参苏理肺丸与《局方》参苏饮成分相同,广皮和枳壳剂量稍多。

3.3.5 霜雪定喘丸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1078)二陈汤[3]138、明代龚信《古今医鉴》(1576)玄霜雪梨膏[16]48和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1624)贝母丸[16]28三方。《昆明方目》霜雪定喘丸由《局方》二陈汤、《医鉴》玄霜雪梨膏和《景岳》贝母丸三方加减而成。二陈汤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以檀香代茯苓和甘草(健脾和胃),为初始源头方。玄霜雪梨膏保留柿霜和冰糖(倍用),以楚荷替藕汁。贝母丸(贝母和冰糖),重用贝母为君药,润肺定喘,为主要源头方。

3.4 眼目门

3.4.1 眼痛散 聚合于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祛风清热散[19]和清代汪昂《医方集解》(1682)龙胆泻肝汤[7]108两方。《昆明方目》眼痛散由祛风清热散和龙胆泻肝汤两方加减而来。祛风清热散去黄连、连翘、枳壳和甘草,蝉蜕代桔梗,倍用防风代羌活和白芷;龙胆泻肝汤以黄芩和栀子代龙胆草,倍用车前代泽泻,加红花、粉丹、杭菊、薄荷和青箱子。重用生地黄为君药,活血止痛。

3.4.2 杞菊地黄丸 出自清代董西园《医级宝鉴》(1777)杞菊地黄丸[2]402。一说出自清末《麻疹全书》(成书年代不详)杞菊地黄丸[7]171。刊于清代(1761年)的吴仪洛《成方切用》[17]85尚未见杞菊地黄丸,故该方出现可能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之后。

3.4.3 磁硃丸 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2)神曲丸[7]202。《昆明方目》磁硃丸与《千金方》神曲丸的成分相同,且均重用神曲。取组分磁石和硃砂头字为方名。

3.4.4 白玉丹,又名眼药 源于清末河北省定州县的白敬宇眼药[18]。《昆明方目》白玉丹仍以白敬宇眼药的炉甘石为君药。去珍珠、石决明、硇砂和海螵蛸[19],加硼砂和荸荠粉共6味。

3.5 泻痢门

3.5.1 乌梅丸 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200-205)乌梅丸[9]247。《昆明方目》乌梅丸与《伤寒论》乌梅丸成分相同,配比相近,重用乌梅。

3.5.2 香连丸 始于宋代《太平圣惠方》(978-992)卷二十八香连丸和卷九十三香连丸[19]。该两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1078)大香连丸[3]222所采用,化裁为木香和黄连(茱萸炒)。《昆明方目》香莲丸聚合于宋代《局方》大香连丸、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1231)厚朴温中汤方[7]223和枳术丸[7]341三方,为直接源头方。保留《局方》大香莲丸和枳术丸各味;厚朴温中汤沿用厚朴等药,以槟榔代豆蔻仁和干姜;加泽泻和杭芍共12味组成。

3.5.3 久泻四神丸 出自明代薛己《内科摘要》(1529)卷下四神丸[7]192。《昆明方目》四神丸與《内科摘要》四神丸的成分相同,重用补骨脂。

3.5.4 五苓散 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200-205)五苓散[9]181。《昆明方目》五苓散与《伤寒论》五苓散的成分相同,重用泽泻。

3.6 气滞门

3.6.1 丁沉丸 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三的十八味丁沉透膈汤[3]130。《昆明方目》丁沉丸与《局方》十八味丁沉透膈汤相比,成分相近(草寇代制法里的生姜),以党参代人参,茯苓代肉豆蔻。两方以厚朴温中汤为基础方,均重用白术,为君药。

3.6.1 五香散 始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2)卷六的五香散和卷二十五的五香散[19]。《昆明方目》五香散保留《千金方》两方中的香附子、丁香、乳香和吴茱萸。又聚合于宋代太医院《圣济总录》(1111-1118)卷一OO的五香散(取丁香、乳香、陈橘皮、桂心)[19]和卷九十四的天台乌药散(乌药散)[7]224(取乌药、青橘皮、良姜、槟榔)两方,再加枇杷、沉茄、元胡和郁金。重用香附、台乌、青皮和良姜,为君药。

3.6.2 橘核丸 始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1253)橘核丸[17]320。《昆明方目》橘核丸保留《济生方》橘核丸的橘核、桂心和木香。再聚合于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1264)葫芦巴散(葫芦巴和茴香)和东汉张仲景《伤寒论》(200-205)真武汤(当归代芍药,吴茱萸代生姜)两方,加山楂,共11味。重用橘核和葫芦巴,为君药。

3.6.3 疝气丸 聚合于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刊于1481)疝气方[17]319和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1624)暖肝煎[17]321两方。《昆明方目》疝气丸取《丹溪》疝气方荔枝核为引,以天雄为君药,据丹溪疝气方论为原理,加川楝肉、延胡索、丁香、木香以疏导,合暖肝煎(当归、肉桂、茯苓、八角代小茴香,去枸杞子和乌药),外加全蝎,共11味。

3.6.4 山楂丸 始于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1481)香稜丸[11]1051、保和丸[11]874两方。该两方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1602)香砂平胃散[2]269共三方,聚合为清代刘鸿恩《医门八法》(1880)山楂丸[19]。《医门八法》山楂丸保留了保和丸全方,香砂平胃散去白术和甘草,香稜丸以白芍代当归,去青皮、黄连、大黄、乾漆、桃仁和硇仁。《昆明方目》山楂丸由《医门八法》山楂丸加减而来。仍以山楂为君药,保留了山楂、香附等14味(莪术代白芍,黄芩代连翘),加白术、槟榔、泽泻、甘草和草果,共19味。

3.6.5 木香顺气丸 聚合于金代李东垣《医学发明》木香顺气汤[11]980和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1253)四磨汤[7]225两方。《昆明方目》木香顺气丸以《医学发明》木香顺气汤为基础方,合四磨汤(槟榔、台乌、香附代沉香,去人参),加苍术、泽泻和草果,共19味。重用木香,为君药。

3.7 风痰门

3.7.1 牛黄清心丸 源于明代王三才辑《医便》(1587)卷四秘传牛黄清心丸[19]。《昆明方目》牛黄清心丸是《医便》秘传牛黄清心丸的简易方。原方24味,衍生方保留了原方中的牛胆南星、全蝎、蝉蜕等主药(以麝香代陈香)共12味。

3.7.2 痧气丸 源于清末马培之《青囊秘传》痧丸[19]。《昆明方目》痧气丸以《青囊秘传》痧丸加猪牙皂和细辛组成,配比相近,均重用大黄。

3.7.3 黑锡丹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1078)卷五黑锡丹[3]191。《昆明方目》黑锡丹和《局方》黑锡丹相比,成分与配比相同,均重用黑锡和硫磺。

3.7.4 天麻丸 出自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刊于1481)卷一天麻丸[12]。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1575-1578)卷之八中风门天麻丸[11]231、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1624)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的易老天麻丸[12]组方和剂量与《丹溪》天麻丸相同。清代吴仪洛《成方切用》(1761)引《易老方》天麻丸[17]260,组方和剂量与《丹溪》天麻丸相同,并列入祛风门。《昆明方目》天麻丸与《丹溪》天麻丸的成分相同,共10味,均重用当归和生地黄。

3.7.4 通关散 始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2)卷二十五“治自缢死方……又方:捣皂荚、细辛,屑如胡豆大,吹两鼻中”(无方名)[20]。《昆明方目》通关散取自清代钱潢《伤科补要》(1808)卷三通关散[19]。《伤科补要》通关散以《千金方》通关散的皂荚和细辛为基础方。《昆明方目》通关散以《伤科补要》通关散,去白芷和冰片,加鹅不食草,共6味组成。以猪牙皂角为君药。

3.7.5 虎骨酒 出自宋代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约1132)卷四虎骨酒[12]。《昆明方目》虎骨酒的成分与《本事方》虎骨酒的成分相同,共6味;药物的用量配比相近;均重用虎骨,为君药。

3.8 伤寒门

3.8.1 普济散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藿香正气散[3]81和元代王好古《此事难知》(1232年成书)辑张元素方九味羌活汤[7]35两方。《昆明方目》普济散由《局方》藿香正气散(去紫苏,加前胡)和张元素九味羌活汤(去防风、细辛和生地黄,加焦查、砂仁和扁豆)两方加减,再加麦芽和神曲而组成。《昆明方目》普济散是升散药和祛湿药的结合,与普济消毒饮方异而功同——清热功效一致。方中,藿香正气散剂量较九味羌活汤剂量大,以祛湿为主,解表为辅。重用藿香为君药,苍术、神曲、茯苓等为臣药,主治外感风寒兼内湿热。两源头方相较,较早的源头和主要的源头均为《局方》藿香正气散。

3.8.2 苏风丸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升麻葛根汤[3]58-59和香苏散[3]65以及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1624)柴平汤[7]290三方。《昆明方目》苏风丸组方由《局方》升麻葛根汤、香苏散两方和《景岳》柴平汤三方加减而来。砂仁抵人参,茯苓抵芍药,麻黄抵紫苏叶。《昆明方目》苏风丸为解表药(香苏散和升麻葛根汤)与祛湿药合方。解表药较祛湿药剂量大,以解表为主,祛湿为辅。重用麻黄、升麻,疏散风寒,为君药;柴胡和葛根,和解少阳,平胃祛湿,为臣药。三源头方相比,较早的源头和主要的源头均为《局方》香苏散和升麻葛根汤。

3.8.3 百解散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二消风百解散[3]69。《昆明方目》百解散与《局方》消风百解散的成分和配比相同,均重用荆芥、麻黄等。

3.8.4 双解散 聚合于宋代周应《简要济众方》(1051)卷五平胃散[7]290、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香苏散[3]65和苏子降气汤[3]109、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1231)曲蘖枳术丸[19]和元代王好古《此事难知》(1232年成书)辑张元素方九味羌活汤[7]35五方。从组方看,《昆明方目》双解散以《济众方》平胃散、《局方》苏子降气散(去当归、前胡和肉桂)和李东垣曲蘖枳术丸(去神曲、白术,加山楂)为主药,理气和中;配伍《局方》香苏散和九味羌活汤(去细辛、川穹和生地黄,加桑皮助黄芩清泄肺热),辛温解表。《昆明方目》双解散结合了祛湿药(平胃散)、理气药(苏子降气汤)、解表药(香苏散、九味羌活汤)和消食药(曲蘖枳术丸),表里双解,寒热两解。《昆明方目》双解散重用平胃散、曲蘖枳术丸和苏子降气汤的厚朴、苍术和半夏,为君藥;以枳实、苏叶为臣药;其余药物相助,共凑行气祛湿、培土制水之功。五个本源方的君药和臣药,在《昆明方目》双解散中仍为君药和臣药,处于主导作用。五个源头方相比,较早的源头方为《济众方》平胃散;主要的源头方为平胃散、苏子降气汤和曲蘖枳术丸三方。从方名和组分看,《昆明方目》双解散的直接出处可能为清代张琰《种痘新书》(1741)双解散[19]。《种痘新书》双解散也含有香苏散。

3.8.5 防风通圣丸 源于金代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防风通圣散[2]32。《昆明方目》防风通圣丸由《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加木通而组成。两方配比相近,均以防风、荆芥、麻黄、薄荷为主药,疏风解表;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余药辅助。

3.8.6 人参败毒散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二人参败毒散[3]55。《昆明方目》人参败毒散与《局方》人参败毒散的成分基本相同(人参换成明党参,明党参加倍剂量);两方配比相近(前方柴胡稍加,桔梗和枳壳稍减);邪正兼顾,以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未变。

3.9 暑湿门

3.9.1 藿香散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二藿香正气散[3]81。《昆明方目》藿香散与《局方》藿香正气散的成分相同,重用藿香为君药,其余配比相近。

3.9.2 辰砂益元散 出自金代刘完素《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1186)益元散[7]130。《昆明方目》辰砂益元散与《伤寒直格》益元散成分相同,均重用滑石为君药。

3.9.3 万应神曲 源于清代恬素《续补集验良方》(1843)万应神曲[19]。《昆明方目》万应神曲是《续补集验良方》万应神曲的加减方,加廖草、藿香、麻黄、吴芷、芸香草、甘松和法落海,减桔梗、枳壳、黄芩、黄柏等。《昆明方目》万应神曲共24味。

3.9.4 六神曲 源于隋末唐初甄权《药性论》神曲[21]1740。神曲在《本草便读》别名为六神曲。与六神曲相比,《昆明方目》六神曲把白面以红豆蔻替代,其余不变。均重用鲜青蒿、鲜辣廖和鲜苍耳,为君药;苦杏仁倍量。

3.10 燥火门

3.10.1 清宁丸 源于清代顾锡《银海指南》(1807)清宁丸[19]。顾氏清宁丸以大黄为君药,配以侧柏叶、桑叶、陈皮、车前、酒等13味制透为丸,而《昆明方目》清宁丸将顾氏清宁丸减为5味,依然重用大黄为君药,清泄肠胃积热;以侧柏叶清热凉血;荷叶、藕汁消暑散瘀;车前草清利小便。在配伍结构和功效上,两方几乎相近。

3.10.2 上清丸 源于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1536)卷十一上清丸[19]。朱丹溪上清丸以百药煎、薄荷为君药,清风热,利咽喉;桔梗、诃子祛痰降火;片脑、硼砂、玄明粉等清热解毒。《昆明方目》上清丸配伍结构和功效与朱丹溪上清丸相近,以孩儿茶、薄荷为君药,清肺热,止咽痛;马槟榔、乌梅生津止咳;硼砂、冰片、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同用,共奏清声润肺,宽膈化痰之功效。

3.10.3 清火丸 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1798)卷一银翘散[19]。《昆明方目》清火丸为吴氏银翘散去豆豉和芥穗,加黄芩和栀子而成。《昆明方目》清火丸与吴氏银翘散均重用连翘为君药,组成中都有桔梗、甘草、薄荷和竹叶四药,是治疗温病初起的清热解表方。

3.10.4 二母丸 源于明代吴球《活人心统》(1539)卷一二母丸[19]。《昆明方目》二母丸与吴氏二母丸均重用贝母为君药,组分中都有杏仁和桑皮,止咳平喘。《昆明方目》二母丸在《活人心统》二母丸中去细辛和麻黄,以前胡、花粉和桔梗替代紫菀和款冬花,祛痰更强,加酒大黄和黄芩攻下和清热,泻肺热更峻。

3.10.5 栀子金花丸 源于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约公元三世纪[22]131)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无名方,该方云:“若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见鬼,欲起走。……又方,黄连三两,黄柏,黄芩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服,治烦呕不得眠。”[13]唐代王焘《外台秘要》(752)引唐人崔知悌《产书》[23]名之曰黄连解毒汤[24]。金代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称栀子金花丸。明代不著撰人《穷乡便方》栀子金花丸在三黄和栀子的基础上加麦冬、杏仁、半夏、桔梗和薄荷。清代吴谦《医宗金鉴》(1742)则在三黄和栀子上加大黄[19]。《昆明方目》栀子金花丸在黄连解毒汤基础上,结合滇产药材,加大黄、银花、桔梗、薄荷和甘草,清散兼具。

3.10.6 槐角丸 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八槐角丸[3]259。《昆明方目》槐角丸在《局方》槐角丸的基础上,借鉴宋代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约1132)槐花散[7]255使用侧柏叶和荆芥穗的经验,吸收清代祁坤《外科大成》(1665)凉血地黄汤配伍法,增加荆芥、侧柏叶、生地和甘草,再以苍术祛湿,主治痔肿痛出血。

3.10.7 苦参扫疥丸 源于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卷九苦参丸[19]。《昆明方目》苦参扫疥丸与《寿世保元》苦参丸组成相同,配比有所调整。两方均以苦参为君药。《昆明方目》苦参扫疥丸以黄柏半代黄连,两药功同;将苦参剂量分摊其余各药,清散相用,发散风寒和清热祛湿功效较源头方更强。

3.10.8 银翘散 聚合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1798)卷一银翘散[7]44和桑菊饮[7]45两方。《昆明方目》银翘散,即桑菊银翘散,为《温病条辨》银翘散和桑菊饮合方而来。合方后,保留银翘散各味;桑菊饮沿用桑皮、菊花和杏仁,以贝母代桔梗,蝉蜕和姜虫代薄荷,滑石代苇根,绿豆替连翘。剂量为两源头方酌加。两源头方中,银翘散为较早的和主要源头方。

3.10.9 礞石丸 出自元代王珪《泰定养生主论》(1327)滚痰丸[25]。明代徐用诚《玉机微义》(1396)卷四录《泰定养生主论·痰论》称滚痰丸[7]328。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1536)称“礞石滚痰丸”。《昆明方目》礞石丸与元明诸家滾痰丸(礞石滚痰丸)的成分相同,均以礞石为君药,各药配比相近。

3.10.10 五积散 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二五积散[3]58。《昆明方目》五积散保留《局方》五积散的当归、麻黄、苍术和厚朴,去余药,加白术,共5味组成。

3.10.11 复苏散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二藿香正气散[3]81和清代王晋夫《医方易简集》(1852)仙传甘露回生丹[19]两方。《昆明方目》复苏散为藿香正气散和仙传甘露回生丹合方加减而来。方中藿香正气散去茯苓、白术,以羌活、防风和细辛代白芷和紫苏,为君药,发散风寒;仙传甘露回生丹以朱砂代硼砂(清热),草寇代莲子(收涩),木香代麝香(止痛),砂仁和草果代山茨菇(化湿),加粉葛和薄荷,化湿退热。全方解表和理气并行,以内外回苏。较早的源头和主要的源头均为《局方》藿香正气散。

3.11 咽喉口齿门

3.11.1 吹喉散 聚合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卷七吹喉散[3]245、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1536)卷一通关散[19]和清代凌奂《外科方外奇方》(1893)卷三吹喉散[19]三方。《昆明方目》吹喉散以《局方》吹喉散为基础方(用青黛凉血泻火,为君药;以人手指甲代蒲黄止血祛瘀,以枯矾、硼砂代盆硝清热消痰,以熊胆代薄荷清肝泻火),加《丹溪》通关散(细辛和猪牙皂角,通鼻)和《外科方外奇方》吹喉散的牛黄、麝香和冰片(消喉肿,祛痰开窍),清热祛痰,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塞。三源头方相比,最早源头和主要源头方为《局方》吹喉散。

3.11.2 绿袍散 源于南宋滕伯祥《走马急疳真方》[26](1275)绿袍散[19]。《昆明方目》绿袍散保留《走马急疳真方》绿袍散的主药(黄柏、洗片和青黛),换枯矾为薄荷(均抑菌解毒),共四味,“治遍口生疳”[26]。

3.11.3 冰硼散 源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1617)冰硼散[2]59。《昆明方目》冰硼散保留《外科正宗》冰硼散的冰片和硼砂,重用硼砂为君药;以僵虫代玄明粉和朱砂,祛风止痛。全方三味,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3.12 幼科门

3.12.1 保童丸 聚合于宋代王怀隐等撰的《太平圣惠方》(978-992)卷八十六保童丸[19]、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158年刊行,撰人佚名,明代刻本改名为《保幼大全》或《保婴大全》)大天南星散和天麻钩藤汤[19]三方。《昆明方目》保童丸为《圣惠》保童丸和《卫生总微》大天南星散和天麻钩藤汤合方加减而来。《昆明方目》保童丸用《圣惠》保童丸方名及其成分黄连、蝉壳和麝香,以《卫生总微》大天南星散中的天南星为君药,把天麻钩藤汤配伍其中,花粉替人参(生津止咳)、白芷替川芎(祛风止痛),荆芥替麻黄(发散风寒),加半夏、橘红和楚荷。最早源头方为《局方》保童丸,主要源头方为《卫生总微》大天南星散和天麻钩藤汤。

3.12.2 追风紫霞丹 聚合于宋代王怀隐等人编写的《太平圣惠方》(978-992)卷八十五追风丸[19]、明代朱橚(周定王)、腾硕、刘醇等人编的《普济方》(1406)卷二六五神仙紫霞丹[19]和明代秦昌遇《幼科金针》(成书年代未详)卷上礞石滚痰丸三方。《昆明方目》追风紫霞丹是《圣惠方》追风丸、《幼科金针》礞石滚痰丸和《普济方》神仙紫霞丹三方合方加减而来。对追风丸保留天南星、全蝎、僵虫、附子和干姜,以天麻和钩藤代川乌头。对神仙紫霞丹保留天南星、半夏和附子三味为主药。对礞石滚痰丸保留天麻、天南星君药,以橘红代礞石,以羌活代防风,去雄黄和麝香。其中,礞石滚痰丸占全方的剂量较大,为主要源头方。前两方是方名来源,也为最早源头方。

3.12.3 化虫散 聚合于宋代太医院《圣济总录》(1111-1118)卷一七九化虫散、明代朱橚等人编《普济方》(1406)卷三九九化虫丸、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1602)卷五健脾丸和清代爱虚老人《古方汇精》卷四化虫散四方[19]。《昆明方目》化虫散保留《圣济总录》化虫散的槟榔,以蓼实子代白丁香(温中),洋芜荑代雷丸(杀虫),为初始源头;保留《普济方》化虫丸的芜荑、黄连、神曲、麦蘖,以芡实、莲子代乌梅,以青皮、橘红代陈皮;健脾丸中重用白术和茯苓,保留人参、山楂和甘草,去木香、砂仁、山药和肉豆蔻,加麦冬、白芍、柴胡和绣球防风,为主要源头;辅以《古方汇精》化虫散(谷虫和使君子)。

3.13 疮科门

3.13.1 玉红膏 聚合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1617)卷一生肌玉红膏和清代钱秀昌《伤科补要》(1808)卷三玉红膏两方[19]。《昆明方目》玉红膏为《外科正宗》玉红膏和《伤科补要》玉红膏合方加减而组成。前方以冰片代轻粉,以猪油代麻油;后方去象皮和合欢皮,加川贝、红花和黄芪。重用当归、生地和白芷,活血凉血止痛。

3.13.2 玉真散 始于南宋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约1132)卷六玉真散[19],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1617)卷四玉真散[7]266。《昆明方目》玉真散以《类证普济本事方》玉真散(天南星和防风)为初始源头,以《外科正宗》玉真散(增补白芷、天麻、羌活和白附子)为直接出处。《昆明方目》玉真散与《普济本事方》和《外科正宗》玉真散均重用附子和天南星,为君药。

3.13.3 七厘散 始于明代僧人异远真人《跌损妙方》(1523年著,原系抄本,清代孙应科重加校订,刊于1836年[22]238)七厘散[19]。源于清代项天瑞《同寿录》(1762)卷尾七厘散。《同寿录》七厘散保留了《跌损妙方》七厘散血竭、麝香等6味,加冰片和儿茶组成。《昆明方目》七厘散以《同寿录》七厘散为基础方,用三七代儿茶,加高丽参和土鳖组成,重用人参和三七。它们均以补血、活血药为君药。

3.14 补遗附方

3.14.1 糊药 聚合于宋代周应《简要济众方》(1051)卷五平胃散[7]290、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1536)卷三消食化气香壳散[19]和明代李榳《医学入门》(1624)卷三糯米糊三方。《昆明方目》糊藥又名“消食糊药散”,由《济众方》平胃散、《丹溪附余》消食化气香壳散和《医学入门》糯米糊三方加减而来。其中,平胃散是基础方,消食化气香壳散剂量较多,重用山楂、麦芽、神曲等药消食为君药,是主要源头方;糯米糊用糯米,去山药,益气;加酒药等药材。方名取自消食化气香壳散“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的制法。

3.14.2 建中丸 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210)黄芪建中汤[15]23。《昆明方目》建中丸成分与《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相同,均以饴糖为君药,余药剂量相近,仅黄芪较原方量倍,改剂型为丸剂。

3.14.3 孔圣枕中丹 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2)孔子大圣知枕中方[10]294。《昆明方目》孔圣枕中丹成分和配比,与《千金方》孔圣枕中丹相同。

3.14.4 柏子养心丸 源于明代彭用光《体仁汇编》(1549)柏子养心丸[7]204。《昆明方目》柏子养心丸与《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均重用柏子仁为君药,余药配伍一致(以枣仁代石菖蒲,生地代玄参,倍用当归抵熟地黄,朱砂助柏子仁宁心,五味子佐枸杞子和麦门冬滋补肾阴)。

4 讨论

考察《昆明方目》源出,对比本原方与衍化方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4.1 从分类看,《昆明方目》成方沿用了前人方剂“旨证为纲”分类法,以“方之旨与方之证”(见《医方考》序)为主,兼顾专科为纲来编排,便于使用。全书分补益、脾胃、妇科、痰嗽、眼目、泻痢、气滞、风痰、伤寒、暑湿、燥火、咽喉口齿、幼科和疮科14门,补遗1类,以法统方。尽管各方未著主治和适应症,但类名已指示该方的功能(如补益)或病证(如气滞[7]218),既遵循“理法方药”之程序,又提纲挈领,目的明了。这种文献编纂的体例,便于理解和认识方剂性能。

4.2 从古方传承看,《昆明方目》对古方创新的数量远超过继承。本项研究统计显示:全书82方,与古方相同的(即标“出自”者,含女金丹、六神曲、绿袍散、冰硼散有1-2味药性相同的替代者)有34方,占全部方剂的41.46%;对原方加减的(即标“源于”者)48方,占全部方剂的58.54%,创新方超过半数。加减方中,聚合两方及两方以上而为新方的有19方,占全部方剂的23.17%。换言之,近四成的加减方是聚合了两方及两方以上的方剂组成的,如金锁玉关丸、保肺丸、普济散等为两方聚合,香连丸、山楂丸、立止咳嗽丸等为三方聚合,化虫散和双解散分别为四方和五方聚合在一起。这说明民国时期昆明中成药配方变化巨大,已摆脱前人窠臼,独创一格。《昆明方目》因时制宜,活用方药,“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药”。究其原因,可能受增效、剂型变换、经营竞争或因抗日战争物资紧缺等因素影响。

4.3 从制方法则看,《昆明方目》“均遵照古方古法”(《方目》序),不逾彝准。沿袭方、加减方或创新方均谨慎严格,遵循“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27]的制方法则。直接沿用的,《昆明方目》的组分、剂量及其制法均与原方相同。单一方剂有加减的,本来“君者,主此一方者,固无定物也,”[28]但在《昆明方目》中都保留原方的君臣佐使的配伍结构,如双解散、人参败毒散、清宁丸、上清丸、槐角丸、柏子养心丸等,配伍结构与原方一致。聚合方既保留了初始源头方的君药地位,又兼顾主要分方的配伍结构,如五香散、橘核丸、疝气丸、银翘散、保童丸等,“处方中体现出所有各药之主次地位”[29],衍化方与祖方或原方的配伍结构一致。更重要的是,药味或药量的变化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而原方和衍化方在本质上还未改变[30],也就是,它们的质的规定性还未改变。

4.4 从药材使用看,用药颇具云南地方性。在遵守经方制方法则的前提下,《昆明方目》因地制宜,大量使用了云南地方药材,如卫生丸和参茸丸使用的当归、十全丸和八珍散的云芎、女金丹和逍遥散的香附、化痰丸和眼痛散的黄芩等,都是明代兰茂《滇南本草》里的药材,并且这些药在《昆明方目》中使用频次较高(详见拙作《民国档案〈昆明方目〉使用的〈滇南本草〉药材》一文)。再如,通关散所加的鹅不食草、栀子金花丸的大黄和薄荷、糊药的酒药等药材,均为云南产药材,品质优良。这些药并未因循旧方,而是有了新意。此外,《昆明方目》使用的来自昆明和玉溪所产的柴胡和地榆,昭通和曲靖所产的天麻和粟壳,大理和丽江所产的云木香和川芎,保山和腾冲所产的天南星和潞党参,德宏和施甸所产的银花和香附,思茅和西双版纳所产的儿茶和槟榔,文山和红河所产的三七和草果等,有悠久的采摘和种植历史(中国药材公司云南省公司编印《中药材收购手册》1965年10月),是云南省主产药材。

4.5 从价值看,《昆明方目》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突出。一方面,《昆明方目》为古方和方剂学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档案史料。另一方面,《昆明方目》疗效可靠而安全,一直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剂和生产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昆明方目》成为《国药八十一种成药配方目录》的蓝本。后者是1954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审查合格而供同业生产的制剂标准。此后,《昆明方目》成方除载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962)外,绝大部分成方载入《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地标升国标后,大部分成方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作为标准处方和法定处方。

致谢:承蒙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张震研究员审核并修改,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李文辉,李铁军,等.云南省志:卷七十:医药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吴炳银,等.常用中成药600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

[3][宋]陈承,等.许洪增广.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韩刚,等,整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金]李东垣.脾胃论[M].文魁,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5]浙江中医学院.瘟病条辨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24.

[6]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汤头歌诀百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7]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8]于世良,史定文.中医名方精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9]张仲景方易记便学册[M].日本嘉永壬子锌板影印.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10][明]吴昆.医方考[M].李顺保,蒲朝晖,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11][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上[M].崔仲平,王耀廷,主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2]中药方剂[DB/OL].中医世家http://www.zysj.com.cn/zhongyaofang/index.htmL.2015-12-8.

[13][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田代华,等,点校.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5.

[14]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清太医院配方[M].王立山,李采瑞,等,修订.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7.

[15][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傅景华.古代验方大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

[17][清]吴仪洛.成方切用[M].李顺保,王立群,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18]白敬宇.百科词条[DB/OL].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2015-12-8.

[19]方剂数据库[DB/OL].生物谷数据中心http://www.bioon.com. cn/bioondb_Prescription_list.htmL.2015-12-8.

[20][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影印江户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46.

[2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2]《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3]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M].张增敏,等,整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45.

[24][唐]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72.

[25]屈建峰,等.《泰定养生主论》学术思想初探[J].中国中医基礎医学杂志,2010,16(2):109.

[26]谷胜东.口疳专著《走马急疳真方》[J].中华医史杂志,2002,32(3):144.

[27]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1.

[28][宋]沈括.梦溪笔谈[M].唐俐,注译.武汉:崇文书局,2007:196.

[29]张震.辨证论治新理念与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57.

[30]刘汝琛.中医学辨证法概论[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3:271.

(收稿日期: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