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碧华
摘要: 20世纪末,欧洲的贸易和职业领域中出现了对职业标准化的需求,这为术语标准化提供了更为优良的现实条件。国际标准化组织与时俱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术语工作的标准。这也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现成的方法指南。经过20多年的努力,“北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从“业余”走向专业,今天已拥有专业化的术语标准化队伍和一流的术语数据库,并与世界各大国际组织共享术语资源和门户网站。文章遵循“北约”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演变这一脉络,介绍其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解西方国际组织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一条途径,也期望对中国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军事标准化机构,北约术语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术语标准,北约术语数据库,术语全球工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C04;E161;H08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1.004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Europe, there appeared the requirements for standardization in the field of trade and in other occupations, which provided some realistic conditions for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kept pace with the time and issued a series of standards, which provided guidelines for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and also provided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implemented by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After nearly 20 years efforts, the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of NATO has transferred from “amateurs” to professional. At present, NATO not only owns a professional team for carrying out the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but also has a firstclass terminology database. NATO also shares its excellent web portal and its highquality terminology resources with other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follo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NATO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and tries to introduce it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aders with a good channel to understand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happening outside China.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hope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China.
Keywords: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military standardization agencies,terminology conference, terminology standard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terminology database, terminology global work platform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简称“北约组织”或者“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其标准化办公室有着较长的术语标准化的历史。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术语标准化原则与方法,在各成员国之间协调标准化军事领域和非军事领域的术语,以实现多国部队协同作战的高效率和高成功率。21世纪以来,由于“欧盟”东扩,欧洲大陆各国之间,欧洲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贸易﹑艺术等非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外交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在术语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实现各国之间的沟通﹑理解﹑合作和相互支持,是实现全球化多方位合作的基础。
下面简要介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起源、演变、发展和现状。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开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按“北约”标准化办公室专家们的说法,成立北约是為了“对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解除武装也没有遣散其军队的苏联,抵御苏联和受其控制并强制模仿其政治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构成的威胁” [1]。无论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或者意识形态的考虑,“北约”同盟国很快就认识到,为了能使各成员国有效地合作,在许多军事或者民用科技领域,实现标准化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制定一个标准,首先要创造一套使用相同语言的术语,以实现各盟国之间有效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
因此,在1951年,“北约”成立了“军事标准化机构”(the Military Agency for Standardization,MAS)。这是“北约”的第一个标准化机构,旨在促进同盟国间业务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化,以及军事装备的规范化,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挖掘采取联合军事行动的潜力。1971年,“军事标准化机构”从英国伦敦移居布鲁塞尔,随“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
在具体的标准化工作中,人们逐渐发现,虽然使用共同的语言(“北约”的标准化文件只使用法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对实现有效的沟通理解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有效的軍事指挥和控制的关键,更有利于实现不同军事力量之间的协调操作,但标准化工作不只是一件单凭解决简单的语言问题就能解决的事情,实现各成员国间军事工作的标准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标准化工作早期,人们就发现,不仅是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军事术语,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军事力量之间,不同的术语也常常用来指称相同的概念。
1956年10月,“北约军事标准化机构”出版了“‘北约军事术语和定义英语法语版”的第一版,称为《盟军行政出版物6》(AAP-6)。它包含33项,其中90%涉及的是军事操作项目。此后该文件不断进行扩充和更新。到了2012年这一版中,保留了第一版60%的内容,有的只稍做修改,共含3539个条目。它涵盖更宽泛的主题,但仍侧重军事操作的内容。
在“北约”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参与“北约”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是学科专家,他们的缺陷是没有语言学知识背景,也缺乏正规的术语培训。因此,他们提供给“北约军事标准化机构”的主要是经过这些专家社团认可的、从各种专家术语列表、词汇表、词典中收集到的术语,因为缺乏协调机制,未经有关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这些术语缺乏一致性。按当今“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专家们的说法,长期以来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只是处于 “业余”水平[1]。术语的管理、翻译和解释工作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职业化”。
直到20世纪末,在欧洲的贸易和职业领域中出现了对职业标准化的需求,也因之产生了促进职业标准化的一系列现实条件。欧洲的各行各业都颁布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对质量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的规定(定义),出现了为规范行业行为而对从业人员进行的正式培训课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规范需要制定相关法律进行认可。例如在医生或建筑师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政府颁布了相关的从业代码以规范从业行为。这种现实状况实际上为术语管理培训课程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在这种情形下,国际标准化组织的TC37术语标准化委员会也与时俱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术语工作的标准。这也为“北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现成的方法指南。
二“北约”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演进和专业化
“北约”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早期,在“北约军事标准化机构”中负责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是“北约术语协调办公室”(Office of NATO Terminology Coordination),负责人称为“北约术语协调员”(NATO Terminology Coordinator)。这是一个军队的官衔,人员几年一轮换,主要是从加拿大的法裔军官中选拔。因为加拿大是北约成员国之一,而且只有加拿大具备为“北约”提供充足的精通“北约”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人才的天然条件。缺陷是这些军官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任何术语培训,甚至不曾有过术语工作的经验。当时的术语协调办公室里没有具有语言学背景的人员。术语协调员主持“北约术语会议”(NATO Terminology Conference,NTC),并将结果上报北约军事委员会(NATO Military Committee)。“北约术语会议”的主要成员大多是代表自己国家的“北约”各盟国的军官。但从1989年起,奉“北约”军事司令部的命令,语言学家们开始介入术语标准化工作。譬如,《盟军行政出版物15》( AAP-15)就是由一组由不同北约机构选派的语言学家们编辑的。
正如前面所述,20世纪末以前,“北约”术语标准化工作处于一个“业余”水平,“北约”尚未制定形成和管理术语的标准。其实这种情况在当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不仅是“北约”一个国际组织的失误。因为直到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才制定出有关术语的第一个基本国际标准版本:ISO 704 《术语工作原则和方法》。因此,“北约”产生它自己的术语工作规则,也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
1998年,“北约”对其整体的标准化政策和过程进行了审查,从而促成了2000年“北约”着手解决其标准化的政策问题。2001年,“北约军事标准化机构”与“北约”标准化办公室的部分国际员工合并,组成“北约标准化机构”(NATO Standardization Agency, NSA)。2014年,随着 “北约”对其机构的进一步调整,“北约标准化机构”变为“北约标准化办公室”(NATO Standardization Office, NSO)。
在“北约”上述这一系列变化中,最重要的举措当属2000年批准的全局性整体标准化政策[2], 这是“北约”第一次在其文件中明确指出:“北约文件必须使用北约同意(NATO agreed)的术语。”这就把术语标准化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北约”文件当中,并给予“北约”文件中使用的术语以“北约同意”的身份,这也意味着实施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过程需要到位和专业化。“北约同意的术语”是通过所有“北约”成员国协商批准的方式来实现的。在2000年以前,大部分具备“北约同意”这一身份的术语,只是“北约术语会议”上通过的和在《盟军行政出版物6》里发表的术语,覆盖面并不是很大;所以,在21世纪初的几年,“北约”也是花了相当大的力气以确保他们文件中所使用术语的高质量和一致性,竭其所能最大化地实现“北约”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是“北约同意”的。
2003年,“北约”颁布了一项术语标准化政策,2005年将其发展成《北约术语计划方针》(Directive on the NATO Terminology Programme),它制定了术语标准化工作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运作过程。2007年,《北约术语出版和开发指南》(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ublication of NATO Terminology)出台;2015年,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一个最新版本,这些文件在北约标准化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上都可获取[3]。新指南用英文(共123页)和法文(共118页)分别写成,它解释了术语是如何形成和如何进行定义的,以及术语的缩略形式该如何正确书写,并对如何编纂一般词汇和专门词汇表给出了详细说明。因考虑到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北约”大多数从事术语标准化的具体操作人员依旧是那些没有受过专门术语培训的领域专家,新的指南对术语基本原则给出详细的解释,并对如何制定术语提供了详细实例说明,尽量做到详尽、易于理解、使用者易于接受,力求使抽象的原则更容易被普通人掌握和遵循。
该文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术语标准。对此,“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的专家们形象解释为有两点理由:“首先,‘北约的政策向来是尽可能使用民用标准,而不是发展自己的;其次,就是实在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再去重新发明一个‘车轮,而摒弃掉一个人家已经设计好的‘车轮。”[1]然而,在具体起草术语运作指南时,“北约”术语专家有时也发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术语标准,有时过于严格,有时太抽象或者学术性太强,而不能完全满足“北约”工作的具体需要。因此,面对这些情況,“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也在自己的术语工作指南中,对所采纳的国际术语标准进行简化,或者忽略掉其中的某些部分。
总之,按照目前“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执行的术语工作指南,它下放了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责任、结构和过程,加大了对术语标准化工作参与者的培训和教育。因为,在“北约”从事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依旧是各同盟国中从事具体专业的领域专家,这些专家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不熟悉术语标准化工作,他们在制定、协调和审批标准化术语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专业术语工作者的协助。
三“北约”标准化办公室及其术语标准化办公室的工作和作用
2014年7月,由于北约机构改革,原“北约标准化机构”在其使命和功能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更名为“北约标准化办公室”。
“北约标准化办公室”是经“北约标准化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CS)授权从事发起、协调、支持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机构。确定整体联盟的标准化目标和业务活动之间的资料协调。
其主任是军事委员会(Military Committee,MC)负责标准化活动运作和协调的首席顾问。他支持军事委员会的标准化活动,以确保各盟国标准化机构之间工作联络的畅通和高效率[4]。他也负责实施军事委员会有关标准化工作的决定。“北约标准化办公室”支持“北约”的防务计划,同时通过参与制定国防计划来实施有效的标准化协议(Standardization Agreements, STANAGs)。“北约”目前已经颁布了1200多个标准化协议。这个办公室公布“北约”的标准化文件,并管理“北约”的标准化文件数据库。
“北约标准化办公室”也负责制定和修订《北约术语计划方针》和《北约术语出版和开发指南》,维护术语管理工具(如“北约术语数据库”(NATO Term/Term OTAN)),旨在为实现整个北约联盟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的标准化提供工作平台,这是在北约同盟国之间建立共同语言,实现军事或者民用领域技术知识交流协作和可操作化的基础。
“北约标准化办公室” 下属的术语标准化办公室,是标准化术语形成和审批流程的关键点。它对整个运作方案进行管理,指导参与者顺利通过每一个流程,并及时提供术语质量保证,以确保具体的术语标准化工作与《北约术语出版和开发指南》中规定的标准相一致。术语标准化办公室参与过程的所有阶段,一旦所审定的术语已变成“北约同意”,术语标准化办公室就会将其收入“北约术语数据库”,并通过“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的官方网站向公众发布。该数据库最终将包含“北约”的所有术语,清晰标示哪些是目前不再使用的术语,并设有链接引导帮助用户查找到这个废弃术语目前的正确用法,以帮助用户正确了解这个废弃的术语过去在“北约”文件中所起过的历史作用和不再使用它的原因。
从2005年起,“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正式任命全职的术语学家,一位是F. 泽尔斯特拉(Folkert Zijlstra)先生,曾任职于荷兰国防部;2011年又正式任命A.万斯尼克(Axelle Vansnick) 女士。作为资深的术语学家,F. 泽尔斯特拉先生现在负责整个“北约”的术语项目。可以说,“北约”对这些真正的术语工作专家的任命,宣告了其“术语工作业余时代”的结束。
“北约术语标准化办公室”是一个独立的办公室,独立支持和管理“北约”术语标准化活动。其负责管理的“北约术语数据库”包含非机密军事术语,以及有关“北约”的非军事术语。此数据库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这个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是由前“北约”术语管理系统数据迁移而成,优先集中了“北约同意”的术语,2015年底完成并对公众开放。
这个数据库中的术语是通过“北约术语项目”创建的,它采纳的是经“北约高级委员会”(NATO Senior Committee)制定和批准的术语框架[5]。通过“北约术语项目”批准的术语,是北约文件和各种通信中所使用的标准术语。
“北约术语数据库”中的术语资源,主要来自领域专家的词汇表等,是依靠“北约”盟国的学科领域专家开发的。因此,“北约术语数据库”不只是一个术语库,它也是一种工具,通过它,人们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一个“北约同意”的定义,可以给用户提供在“北约”所涉及的领域中有关某个“概念”的“常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个概念在“北约”所涉及的领域中是如何定义和命名的。
四结语
在2015年庆祝“国际标准日”之际,“北约标准化办公室”在“北约”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素有“欧洲之都”之称的布鲁塞尔),举办了“国际术语管理大会”,来自联合国总部术语办公室(美国纽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加拿大政府语言翻译局和加拿大政府国防部﹑法国文化交流部和法国国防部﹑法国经济贸易部﹑德国术语协会﹑法国沙瓦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纳瓦大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Coreon公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的代表聚集一堂。大会也迎来了200多位来自欧洲联盟﹑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联合国总部及其下属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刑警组织﹑欧盟司法法院﹑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加拿大和美国国防部﹑法国经贸部﹑世纪知识产权组织以及欧盟各国的外交部﹑欧盟各国语言文化部﹑内政部和国防部以及欧洲学术界术语学学者和工作者。
大會议题主要是在全球化的术语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结合方面互相交流:交换工作方法,互相启发思路和传递工作经验,并且总结共同存在的问题。与会的一些欧洲教授就国际术语标准化原则与方法的修订﹑如何为北约军事和民用术语的管理提供更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北约标准化办公室”的术语专家介绍了“北约”术语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德国术语协会的专家介绍了德国公司术语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德国Coreon公司介绍了该公司的“多语种术语和语言服务”的新的理念和方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术语部介绍了他们术语工作的平台和数据库﹑联合国总部术语中心的代表表达了他们渴望建立术语全球工作平台的思想并介绍了他们已有的术语运作平台;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的代表介绍了中国术语学工作和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尤其介绍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目前的运作模式以及其术语工作的原则方法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术语标准之间的关系。
这次大会,不仅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的一大步,它也标志着全球化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存在,正如在这次大会上,一位德国术语专家在发言中所说:“(世界各国的)人们只是想实现‘概念之间的共享、结盟和追踪信息,而不是要协调各种不同的世界观。”[6]建立术语全球化的工作平台是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强烈愿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术语数据库﹑加拿大语言翻译局术语数据库﹑联合国总部术语中心﹑北约术语数据库和欧盟术语数据库等已经实现了术语门户共享。笔者深信,中国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也能踏上这一全球化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Jones I P,Askew L.2014, Meeting the language challenges of NATO operations – Policy,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EB/OL]. (2015-01-19)[ 2015-12-21] .http://www.palgrave.com/page/detail/?K=9781137312556.
[2] NATO document, 2015, PO(2015)0193, “NATO Terminology Directive”,[EB/OL].(2015-01-23)[ 2015-12-24].http://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124879.html.
[3] List of Current NATO Standards[EB/OL].(2015-11-12)[ 2015-12-25].http://nso.nato.int/nso/nsdd/listpromulg.html.
[4] INTRODUCTION TO NATO [EB/OL].(2015-01-23)[ 2015-12-26]. http://www.nato.int/cps/en/natohq/68147.htm#intro.
[5] NATO Terminology Programme [EB/OL].(2015-01-23)[ 2016-01-11].https://nso.nato.int/natoterm/content/nato/pages/ntp.html?lg=en.
[6] A common language for NATO and its partners[EB/OL].(2015-11-23)[ 2016-01-11].http://www.nato.int/cps/en/natohq/news_12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