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旧城小学 王 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生命,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首《感谢之心》引起成千上万人的感动与共鸣。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成员对感恩之心的渴望。而不争的事实是,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复兴希望的很大一部分小学生缺失感恩之心。那么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何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教育对策呢?
原因之一:没有很好的言教环境。现在很多家庭四五个大人的爱心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需要无止境地满足。由此孩子自幼的眼光都锁定在如何“满足自己”的焦点上,因为他所看见的世界是围绕着他转的。而有些家庭的情境却恰恰相反,常为孩子一点的错误而数落孩子的不是。常被批语的孩子自然也用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周边的人,在言词上也会模仿大人的言词苛责别人,却无法看见别人的优点。
如今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而在分数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似乎也把学习文化知识看成他们的唯一任务。人的成长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学习,还应学习怎样融入社会,学会感恩,回报他人。
原因之二:没有很好的身教环境。在学生身教的对象互动间彼此的言词多为指责或彼此冷漠以待,学生便无从模仿感恩的态度和语言。在学生受伤或受委屈时,教师或家长未适时给予教育,指出孩子的缺失,反而将责任推卸出去。
在学生偶有贴心的动作或是甜蜜的话语时,大人没有适时地响应孩子的情感。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你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很多父母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好像孩子获得的知识,便是对父母付出的回报。这也许是受我们中国国情、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国家那样外露,它含蓄、中庸而充满智慧,因此中国人情感的表达历来也都比较含蓄。所谓“棒下出孝子”根深蒂固,由于父母表达上的含蓄,容易造成孩子错误的认为,父母不爱他,对爱的回报、感恩也是多余的。
重视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必要途径。感恩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家长责无旁贷,学校教育也是义不容辞。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也在摸索之中,现将自己的点滴心得和大家探讨。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讲一些亲情理论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知道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优越的生活,给我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我们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要使他们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引导他们感受他人付出的爱,树立感恩意识。
我们教师可以从国学入手,彰显感恩文化。让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广大师生向孔子学做人、向老子学处世、向孙子学谋略,并且教育学生从爱父母做起,学会做人。我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做到人与社会相合,人与自然相爱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真正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让学生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再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内化于人格之中,利用一切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如:在班级大扫除中,要求学生自己承包打扫任务,并对自己的劳动负责;要对保洁的同学感恩,不随地乱扔垃圾……我还建议我们的父母,偶尔也可学习西方国家的那种外露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微笑,给孩子一句关切的问候(“今天学习辛苦了”),为孩子竖起自己的大拇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自己应该回报父母为他所付出的爱。
教学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教育,效果往往也比较自然,人为痕迹小,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内容,尽力挖掘教材中的亲情、友情素材,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熏陶教育,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情,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等。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显示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时,应该多多设计出让家长与孩子多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是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最最简明扼要的方法,其收效也最为明显。
我们可开展以“帮助他人我快乐”活动,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为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包容他人的错误,与同学和睦相处。
在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是很必要的。学校在这种合作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要对家长有所引导,双方联合起来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规定家长在“感恩教育”方面的责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让学生在父母的亲情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不断学会感恩,乐意感恩。
感恩教育要落实到活动中,可从以下几种活动中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加报:一是做亲情观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时刻观察着父母的辛劳和父母对家人的关心与付出,体贴记下感动的情景和当时的感受。二是做亲情沟通。让学生多和父母沟通,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付出,听听父母的心声。三是互换角色体验。让学生与父母互换角色,充当大人操持家务,体会父母的不易。四是做亲情回报。学生体验了父母的爱后,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关心、孝敬父母进行实践活动。
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只要人人都有有颗感恩的心,我们相信天空蔚蓝,阳光更加灿烂,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让感恩教育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