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英,张敦利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造成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众多,其中有病原体感染以及患儿机体着凉甚至是患儿消化不良等因素较常见,是一种多病因且多因素引发的疾病。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腹泻,其主要的特征为患儿粪便形状改变同时大便次数增多,以及呕吐,食欲不振等,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水、电解质与酸解平衡紊乱情况[1]。本文旨在对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近两年本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症状的儿童100例,对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其中男患儿为63例,女患儿37例,患儿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1)岁。所有病人都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儿有腹泻症状。
检测方式。全部病人在其入院后都需要采集患儿的大便标本,同时将样本进行涂片并通过革兰染色显微镜进行观察,随后实施微生物学的细菌培养,培养菌类有沙门菌以及大肠杆菌等。标本通过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验,试剂采用的是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患儿腹泻的致病因素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探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治疗方案。小儿腹泻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患有严重呕吐症状的病人应该禁食4 h,其他患儿则可以依照常规饮食方式进行喂养;而对于患有脱水症状的病人,脱水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提供其口服补液,重症脱水患儿则应该采取静脉补液治疗措施;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非感染病人建议采用乳酶生片等有助于消化的药品结合肠道调节药剂进行治疗,以及蒙脱石散,口服中药颗粒等;属于感染的病人则需要通过服用抗生素并结合肠道调节药剂的方式,甚至补液进行治疗。
对于患儿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本文采用三级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其中,显效标准为:病人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在发病时伴随出现的腹痛发生以及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判定指标为:大便次数有所下降,并且大便性状由水状转变成正常的粘稠状态,病人在发病时的其他不良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儿在治疗一周后症状仍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是出现病情加重情况。
应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小儿腹泻的因素主要有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儿童饮食不当与抗生素反应等等。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前显效27例,显效率为54%,有效13例,有效率为26%,无效10例,无效率20%,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显效35例,显效率为70%,有效14例,有效率为28%,无效1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为98%其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腹泻是一种在儿童群体常见的临床多发病,对于儿童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发现造成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感染性腹泻,二是非感染性腹泻[2]。小儿腹泻发病急且通常伴有腹痛等不良症状,如果患儿在发病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脱水症状从而影响儿童发育。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不论是感染或者是非感染性腹泻,儿童都具有肠道菌群失衡的症状[3]。所以,在为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调节病人的肠道功能,帮助其肠道菌群能够快速恢复,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致病菌。本文通过分析致病因素,并据分析结果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并结合肠道调节药剂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言,导致小儿腹泻的因素众多,小儿腹泻能够严重威胁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致病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够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康复。
[1] 李月萍.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49-150.
[2] 李学强.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