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及其哲学基础探析

2017-03-08 20:10胡晓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恩格斯慈善马克思

胡晓梅,胡 帆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及其哲学基础探析

胡晓梅,胡 帆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构建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慈善思想经历了萌芽、发展、形成和完善四个阶段。从实践哲学、唯物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进行哲学解读,有利于丰富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同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以实现全人类自己解放自己,而对自己的全部占用、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否定资产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对无产阶级实行“虚伪慈善”的行径,批判地革新传统慈善理论,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慈善观。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研究是有其现实需要的,表现在现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体系的需要和近年政府提出的相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马克思恩格斯慈善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同样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既不是中西传统哲学,也不是自由主义思潮,而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过程中慈善思想经历的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的确立,经历了四个时期。“人类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慈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的遵循”[1]。

(一)萌芽于宗教世界观阶段

马克思生于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父亲敬仰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他的岳父威斯特华伦男爵向他介绍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学说和事业。家庭基督教传统、法国大革命博爱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从小就同情弱者,有一颗博爱之心,并将实现人类幸福作为己任。中学时代,马克思的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显示出他关爱劳苦大众、同情社会贫困者的立场,并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恩格斯出身的家庭宗教氛围更是浓厚,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母亲心地善良爱好文学艺术,家庭宗教氛围、古典文化和德国的宗教传统一同影响着他。中学期间恩格斯受进步思想影响并目睹了宗教势力对劳苦大众的摧残,基督教宣扬虔诚主义、宿命论即贫富皆为命中注定等思想,因此他对基督教的感情是淡薄的。17岁的恩格斯,由于父亲的要求而辍学习商,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现实中他看到了工人过着非人般的生活,产生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便同拿宗教当辩护的资本家展开斗争。

(二)发展于理性世界观阶段

大学期间,马克思曾一度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但他们的哲学不注意研究“现有”和现实本身,致使法学研究内容空洞、脱离实际,这引起马克思的不满。基于这一认识,马克思转而钻研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并用思辨的辨证理性来观察国家、市民社会和家庭,他的博士论文便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高度关注贫民和弱势群体的疾苦,并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辩护。为了给穷苦百姓寻找解放的出路,马克思抛弃了原来唯心思辨的哲学思想,选择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青年恩格斯在经商的业余时间学习和研究文学、历史等,并写文章痛斥残酷剥削工人的工厂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这个时期恩格斯主要受青年德意志和青年黑格尔两大激进思潮的影响,他加入青年黑格尔派,接触黑格尔哲学并将其与民主运动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恩格斯运用黑格尔辩证法和无神论的思想武器,批判谢林的“启示哲学”是为封建专制制度压迫人民提供的理论说辞。恩格斯很重视黑格尔关于理性和现实关系的辩证理解,并从中引出实践的结论,他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也指出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

(三)形成于人本主义世界观阶段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通过对现实斗争的反思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探索,开始朝着唯物主义的方向转变,着手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他研究历史发现了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作用,经济学对于宗教和政治的作用,这一发现使马克思更坚定了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基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马克思着手阐发人与人之间的本真关系,发现了包括一切德行和善举在内的社会行为、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本真意义,并探索这一切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恩格斯是在曼彻斯特认识工人阶级的,他发现物质利益在英国社会中的作用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与还没摆脱黑格尔唯心史观影响的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尖锐的冲突。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的认识,同时他还研究西欧主要国家的社会情况和共产主义的各种学说。这些经历和理论研究再加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的影响,使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指认和理论立场的转变。恩格斯在现实理论问题上的跃进,近乎同时与马克思一起,转变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上。

(四)完善于唯物史观阶段

这个阶段,马克思对宗教根源的揭示、对实现“人类解放”要消灭私有制的阐释、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对革命实践作用的论述,都远远超过费尔巴哈。通过批判地解读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得出:历史的基础不能建立在抽象的人本主义之上。因此在马克思的多部作品中,他从“现实的人”这一历史和逻辑的起点出发来阐明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指出了它的阶级局限性。后来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批判了宗教的意义,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得出了同马克思大体一致的结论。上述思想为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奠定了科学的历史基础,也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诠释——物质生产活动发生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关系,其中人与人的关系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思想、道德和法等社会意识又都在这个基础之上发生,只有从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及必然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结构出发,才能说明慈善的本质。

二、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主要内容

1.资产阶级的慈善活动是以“慈善”为幌子的虚伪行为,最终目的是维护其既得利益和巩固其统治

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们要不断获取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增殖。“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告诫工人,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只是资产阶级慈善活动的口号”[2],这些外衣掩盖之下的是其残酷剥削的本质,资产阶级慈善活动的经济来源是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所得,是具有非正当性质的。资本家通过剥削获得的剩余价值一方面用于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也用于交际消费,他们举办的各类慈善活动、慈善公益事业,本质上是一种消遣、赚取社会荣誉、扩大资本积累的行为,是一种“明智的买卖”行为,并不与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相冲突。《资产阶级的文件》中认为:“在兴旺时期经常有的现成的后备军,而在商业凋敝时期,慈善机构却把后备军变成了没有意志、没有反抗力、没有要求和欲望的机器,难道还能想出比办workhouse(习艺所)更高明的办法吗?”[3]这充分说明慈善机构的反动目的,极度挫伤工人阶级革命性的同时,更好的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统治,这种虚伪行径无法改变无产阶级备受剥削压迫的处境。

2.马克思恩格斯褒扬无产阶级之间的真正慈善,指出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救助职能,应由社会共同体自觉承担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道:“日常生活中,工人阶级比资产者仁慈的多,乞丐通常都只向工人求乞,无论如何工人在帮助穷人方面比资产阶级做的多”“淳朴的无产者深知饥饿的苦楚,他们自己也不够吃,但还是乐意舍己救人”[4]。这说明倍受剥削的无产阶级普遍遭受着贫困和苦难,但在工人看来,他们并未将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他们之间恰恰是真诚的相互扶持、相互救济。劳动人民是具有热情、善良、仁慈和无私的道德品质的,他们内部是凝聚团结的,这正是未来社会需要的真正慈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论述了未来社会消费资料在分配中要扣除“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即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5],是社会共同体承担的在分配个人消费资料前的一种自觉扣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社会传统慈善事业的扶弱济困功能应由社会共同体自觉承担,这充分肯定了未来社会慈善事业存在的必要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特征

1.现实性

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基于欧洲的产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化、阶级出现分化等等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基于现实阶级斗争的需要,揭露资产阶级慈善的虚伪并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基于‘现实的个人’(指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且处在社会实践关系中和社会历史关系中的个人)”[6],“现实的个人”既是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2.批判性

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批判资产阶级倡导的“博爱”口号;批判资产阶级为了吸干无产者的最后一滴血而施予无产者小恩小惠的虚伪慈善行为;批判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秩序而麻痹和消弭工人阶级革命斗志的假慈善的特定功能。这些实质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其将人异化的批判,最终达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目的。

3.人道性

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面对人的异化和生存困境,企图消除人的异化,寻求人的解放;进而基于“每一个人都是人”,都有人的需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每一个个体对自身和他人同属于“人”这个类的认同,对人的主体价值的认同;追问人社会性的本质,提出每个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同时又契合人的社会性的本质,褒扬工人阶级之间体现集体主义特征的真正的慈善;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哲学基础探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实践哲学解读

1.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是对慈善事业的一种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活动是主体在观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的活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7]。这说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不可取。要获得真正的认识: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二要理性思考,将材料进行制作加工。慈善观就是对慈善的认识、观点、态度的总和,包括对慈善意识及慈善行为的认知,是伦理道德领域里人们对于慈善行为的理性认识及观念内化。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现全人类自己解放自己为目标,进而批判否定资产阶级慈善、褒扬肯定无产阶级慈善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慈善的正确认识既离不开对历史、社会、哲学、经济等理论的研究,也离不开他们亲身参与并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社会实践,还离不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方法来认识资产阶级的慈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慈善的主体(资本家和贵族)、客体(广大的无产阶级工人)、载体(慈善的各种管理机构,诸如慈善机关、慈善集团、慈善委员会、慈善协会等)进行分析,认识到了资产阶级慈善的娱乐性、欺骗性和虚伪性,正确区分了资产阶级慈善和无产阶级慈善、资产者或私人团体为参与主体的慈善和人民群众或共同体为参与主体的慈善、资本主义社会的慈善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慈善,充分肯定了慈善的基本功能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真诚慈善。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是对慈善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形成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列宁指出:“革命的运动需要革命的理论”[8]。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革命的理论、科学的行动指南。而马克思在著作中又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140。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慈善的认识不仅在于揭示其罪恶,更重要的在于看清资本家的本质,变革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潜心研究前人理论的过程中,在积极参与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改造着他们的主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理论,再回到现实中指导实践。恩格斯描述英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时,愤怒地揭露慈善机关的虚伪,批判他们吸干了无产者的最后一滴血,然后施以小恩小惠,却还摆出一副人类恩人的姿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革命实践反复告诫工人,要撕破资产阶级欺骗无产阶级的“博爱”面纱,看清其维护统治的真实目的。马克思恩格斯目睹了无产阶级工人受剥削压迫的处境,号召他们起来推翻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变成自为的阶级。在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下,慈善充当着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正是以认识这个必然性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批判、矫正、调节和教育的作用,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唯物史观解读

1.“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而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作为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其出发点也离不开“现实中的个人”。以往的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的前提都不是“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现实的人,是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写道:“毫无疑问,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于现实中的、可以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9]146,152-153。我们由此可以确定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从“现实的人”出发无疑就是从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情况和阶级利益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无产者自身的现实生存状况,并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未来全人类的解放,最终落脚于人自己解放自己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落脚点仍是“现实的人”。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人”,是从物质生产、再生产以及现实社会关系中获得具体规定的。物质生产、再生产的历史构成人的历史的本质,相应的实践活动体现在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受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宗教、哲学、道德和法等这些社会意识又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之上,因此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构出发,才能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本质。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2.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形成合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物质生产活动始终发生着双重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而人类在处理这双重关系时以何种道德意识为指导,那便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结果。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及两者的关系在这里不作论述)并非永恒不变,一定条件下生产力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作为社会阶级内部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将随之发生变化,那么慈善的特征、功能、本质和目的也相应发生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之下,慈善的行为和动机会体现出历史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的依赖”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慈善是天然的共同体行为,人类只有靠相互依赖才能生存和发展;慈善更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奴隶社会财产私有,人们“亲其亲,友其友”,人身依附制度是一个社会和家族稳定的重要制度;封建社会形态之下,穷苦百姓依附于封建主和贵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屡见不鲜。无产者、乞丐和赤贫者存在并需要社会救助,在西方和中国都出现了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宗教的和非宗教的慈善机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财富积累,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和“帮助贫民渡过难关”,采取了福利政策,社会上各种慈善组织和基金会也发展起来。慈善观念和行为的差异性表现在地域、阶级等方面,诸如地域间生产力和文化的差别,资产阶级慈善和无产阶级慈善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是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慈善的性质和作用也作过论述。

(三)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关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立足“现实的人”体现的是一种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现实的人”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逻辑起点。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人全面发展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指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不可分割,人追求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发展的过程,自由的不断实现,也就是人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从现实的人出发,表现在对广大弱势群体的同情,反对阶级剥削压迫,提倡无产阶级之间的无私、仁慈和相互信任之爱。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否定人的异化和慈善事业的异化(异化主要指主体与其本真状态的偏离,分化出对立面,成为外在性支配与奴役的力量),只要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指人与物、与人的行为、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关系的异化),都包括在内。人必须摆脱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才能逐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慈善事业的异化不言自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等因素,慈善事业的异化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对权力、财富、声誉等的贪恋上。因此回归本真慈善,回归人的尊严自由,立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弘扬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由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理解的偏差,马克思主义者曾经持过否定和批判态度,改革开放后纠正了以往理解的偏差,慈善事业才逐渐发展起来,所以在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应该存在慈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尚未完全摆脱对物的依赖,同时人与人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真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也未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还未具备,我们仍然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为指导来构建中国特色的慈善观,朝着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与但丁的界定“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422。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与“现实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分割,并且以“现实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理想和奋斗目标。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体系构建的哲学基础,既不是中西传统哲学,也不可能是自由主义思潮,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哲学基础,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 任 平.论马克思主义慈善观[J].学术研究,2010(5):9-15.

[2] 楼慧心.如何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91-9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7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10,568.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2.

[6] 潘 乾.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2.

[8] 列 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徐 杰)

On Marx and Engels’ Charity View and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HU Xiaomei, HU Fan

(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China)

The study of Marx and Engels’ charity view is the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rit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new world view, Marx and Engels’ charity thoughts have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the bud, development, 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eople’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arx and Engels’ charity view is unscrambled philosophically. This interpretation is beneficial to our rich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arx and Engels’ charity view, whil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rity.

Marx; Engels; charity view; philosophical basis

2016-11-11;

2017-01-07

胡晓梅(1990— ),女,河南商丘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 帆(1976—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期刊社副社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11

A

2095-4476(2017)01-0043-05

猜你喜欢
恩格斯慈善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慈善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