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宝要 陈博武
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阶段环境影响评价
廖宝要 陈博武
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地产行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高楼林立的大厦拔地而起,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污水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所以为了减少建筑在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产生了许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本文将通过分析建筑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方法。
建筑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逐年迈开了步伐,但是着这个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个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建筑施工材料造成的扬尘对空气造成污染,污水废水的排放对污水处理造成压力,施工建筑噪声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困扰。近年来国家和人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保护环境和地球资源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同样受到关注。要想从根源解决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要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着手,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建立科学的建筑施工环境评价体系,在大力发展建筑行业的同时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环节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最大,建筑施工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水造成的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的水污染主要是雨水冲刷及废水排放排入河流,造成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增加,油脂含量增大从而污染水质,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次数、强度等都与造成污染的程度有直接关系。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外露,产生大量的泥沙,同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1]。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机械可能存在机油外泄、润滑油倒出等现象,未经正规除油处理排入河流同样造成水体污染。建筑施工过程还存在一些有毒的材料及物质,例如沥青、化学材料等一旦保管不善随雨水冲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在道路铺设过程中一些含有沥青等污染物质的废水渗入地表,对地表水也造成污染。同时,一些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薄弱,未经污水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质污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施工现场的物料堆放搬运的过程会造成大量的扬尘是空气中的悬浮物粉尘含量增加对环境造成污染,因风蚀或其他原因,在建筑工地上往往产生大量尘埃,其中包括道路通道斜坡材料堆放等,而其表面一般存在一层松散的微细粒状物质,容易因吹风等空气流动而产生尘埃[2]。就其表面性质,工地常见的其中一种预防尘埃的方法是将表面的性质改变,剔除或覆盖这一类容易被流动空气吹起的物质。
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问题引起的信访事件已经占到投诉问题的80%,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搬运施工材料过程以及运载车辆产生的噪声、机械工作噪声等。同时,促多建筑企业的对于噪声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防止噪声污染的意识不足,降噪装置安装不到位造成建筑施工现成噪声污染严重。噪声污染对人体会造成非常大的慢性伤害,对人的听力、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90分贝听力就会受损,而100-120分贝就可能造成失聪,所以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是土方废物料及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并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案,而是露天堆积,这些建筑垃圾再利用率低,处理困难,任意对方的后果便是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导致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要从施工过程中开始严格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控制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常见的集中建筑施工环境评价方法如下。
施工过程分析方法(简称CPA方法)与1999年首次被提出,这种方法可以量化建筑施工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这种方法将施工过程分解,通过可以量化的基本步骤对每一步骤中的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系统分析对比,系统总结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污染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对于环境的污染影响并不能系统评估[3]。
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简称CPI方法)主要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通过分解的施工过程对单位时间内的污染定量分析[4],在通过时间轴进行累加,但是这种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较强,重在定量分析而缺乏对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价,导致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不高,缺乏可靠的权重依据。
绿色施工评价(GCA方法)是目前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考虑建筑施工中的管理表现要素和执行表现要素这量大环境要素[5],并运用多标准体系根据每个子要素的权重确定建筑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标准、扬尘高度、水污染控制、建筑垃圾处理标准等都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要求,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实现绿色施工标准评价。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不能单一的解决某一项污染,而要建立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污染治理方案,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现代科学技术来治理污染,将绿色施工推广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整体保护环境的水平,从根源治理建筑施工环境污染,有效防治污染情况的发生,在保证建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实现绿水蓝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1]张智慧,邓超宏.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09).
[2]张健.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07,(05).
[3]周舒.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05).
[4]李卫平.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19).
[5]阳小敏.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理论与方法[D].北京:清华大学,2003.
廖宝要(1985.4--)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学士,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
陈博武(1985.5-)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学士,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