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静
重庆市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程 静
重庆市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主要以建筑防火技术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出发点,详细探讨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提出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建筑空间的布局设计及其相关先进防火技术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性,以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建筑防火技术;民用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从工程管理理念的角度而言,我国许多建设工程单位尚不存在完善的工程设计体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防火设计来说,许多建筑单位并未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甚至还未明确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建筑布局的关键,因此,针对该类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设计难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在部分民用建筑的拐角处强化防火墙设计依然存在诸多缺陷,众所周知,建筑设计的转角设计难度较大,尤其是融入防火墙设计更为麻烦,某些居民要求防火墙应当超过4米这一要求更难满足。同时,针对防火墙周边的门窗设计也存在一定难点,不利于火灾出现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有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发现这一方面的问题。
其次,在民用建筑门窗设计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内墙及其楼梯间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大部分建筑是以设计疏散门的方式进行防火,但是目前的许多民用建筑在这一区域设置了过多门窗,这对防火造成的极大的不良影响。另外,针对高层民用荐椎而言,电梯周边的门窗设计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电梯并未严格按照建筑设计标准开展起防火设计工作,这一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民用建筑的建设质量,降低其防火性能,存在一系列火灾安全隐患[1]。
最后,在民用建筑的建筑材料选取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许多建筑单位通常选择较便宜的材料,而忽视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同时,在楼板施工中,并未使用分层隔离方式开展施工工作,难以保障民用施工建筑的防火性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取与建筑质量的控制具有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选取品质优越的建筑材料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点之一。由于建筑材料因素印发火灾的现象主要包括两种,其一,建筑管理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并未有效考虑建筑的防火性能,为了节约建筑成本,重点考虑建筑材料的价格,这虽然符合大部分建筑企业经济节约的建设原则,但是这种以利益为先的观念,致使现阶段许多建筑材料并未达到民用建筑的防火标准,同时,这种不考虑材料基本性能的行为在建筑投建初期就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极大提高火灾发生的几率。其二,大部分建筑材料包含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一单出现燃烧的情况就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及其烟雾颗粒,这些物质不仅可能加剧火势的蔓延,同时很有可能影响居民的逃离以及火灾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综合性分析其价格与性能,通过合理选择从根源上改善建筑火灾问题,以此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
一般来说,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重点,即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及其疏散楼梯间,其中,疏散距离作为三要素中的关键点。在实际的建设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规范其设计方案,同时应当这对民用建筑的不同位置采用合理的疏散距离。针对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处于走道尽端的情况,设计人员应当进行严格区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良好把握几点:
(1)有效把握房间门至总房门的距离,根据民用建筑的设计要求良好控制民用建筑相关空间距离的施工,尤其是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全面分析建筑的空间布局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针对某些需要配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建筑,其空间距离可以适当增加,总体来说即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设计空间有效距离。
(2)在民用建筑中某些大空间应当重视疏散距离,在大空间中,疏散距离的科学性是保障居民逃生的重点。比如针对高层建筑的餐厅、阅览厅以及多功能厅属于较具代表性的大空间,针对这一类空间,设计人员应当保障其室内空间至房门距离应当不超过40厘米[3]。
(3)针对在走道内的T形空间的距离,设计人员有效考虑安全出口的实际位置。比如,地下室的防火口可以用作防火应急疏散出口利用;针对各个防火区来说,其应急疏散窗口应当在两个以上;针对两防火区面积小于一个防火区面积的两倍,且其防火墙与防火窗相连时,设计人员可以仅设计一个安全应急通道。
(4)在确定防火分区以及防烟分区的过程中,防火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界定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方面,通常来说,在地下车库及其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防烟分区,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定,在预设排烟设施的走道中,其高度低于6米的房间应当设置挡烟垂壁,设置防烟分区,各防烟分区的面积应当控制在500m2以内,且防烟分区不可逾越防火分区。另一方面,在设置了排烟设备的汽车车库、地下公共场所及其不具备窗户的地上房间中,应当安装无烟疏散通道。总之,建筑空间的布局对其防火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某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建设设计人员应当强化其防火设计,同时针对部分特殊人群,也应当预留专门的应急通道。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建筑设计的防火设计并未提高重视,且相对发达国家的研究时期较短,至今建筑防火技术仍有所欠缺。为了从根本上排除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火灾对人民造成生命财产方面的损失,有关建筑部门应当提高对建筑防火技术的重视,不断引进新技术,注重建筑材料的选用,且合理布置建筑空间,以此不断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1]李图强.浅析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江西建材,2014,7(30):932~934.
[2]赵树雷.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5):284~286.
[3]林歆,付敏.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8(30):478~480.
程静(1980-),女,重庆綦江人,本科,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