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2017-03-08 18:30:33邹佳君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2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统计数据环境保护

李 杨 邹佳君 董 瑶

1.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监测站3.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关于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李 杨1邹佳君2董 瑶3

1.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监测站3.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成为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大问题,环境统计数据的管理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环境统计数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数据统计质量、增强数据分析利用力度,为我国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

环境统计数据;特点分析;应用

1 前言

环境统计是统计学的新发展,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环境统计要求综合全面的反应行业和区域内环境质量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2 环境统计数据的特点分析

(1)全面性。根据最新的国家环境统计数据要求,从管理的类别上看,环境统计数据需要完成对六大类环境数据的统计,分别是工业、农业、城镇生活、机动车污染、集中式污染源和环境管理;从国民经济领域分析,需要完成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工业、农业、采矿业、牧业等42个行业大类,统计之后需要按照地区和流域进行分类整理;从包含的基本信息上看,环境统计数据需要统计企业单位性质、组织机构到吗、主要污染物、污染物产量等700个门类的数据。

(2)延续性。延续性主要体现在我国从1995年开始进行环境统计数据工作,至今已连续进行了二十多年,有别于多年一次的统计,每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中对于已经淘汰的行业进行删除,同时新增最新的污染源,实现了每年的更新换代。统计数据的延续性保证了该数据能够正确反应多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3)独立性。环境统计数据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不受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直接管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数据的形成具有严谨的工作流程,并受到相关部门的核查和监督,体现在完整、规范、科学等方面。

(4)代表性。环境统计数据中包含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物等类别,可以通过数据的比对和处理,得出特定行业和流域内的环境污染物总量及年均变化。由此看来,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在研究特定领域污染物排放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环境统计数据应用分析

3.1 水污染检测

通过环境统计数据,可以很方便的确定该流域内主要的废水排放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物排放量这两项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最多的企业等,然后结合现阶段行业或者企业对应的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数据,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未来产业调整所需要的数据,并未下一阶段城市企业改革提供依据。进一步的,通过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的平台,实现企业地理坐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信息的录入,能够对不同行业污染点的遥感分析和科学管理。

3.2 大气污染检测

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燃料煤消耗、粉尘排放、气态重金属排放等。在大气污染分析领域,利用环境统计数据可以完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行业产值的比对,为未来产业升级和调整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同一行业内,分析不同企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可以对同行业的企业打“环境分”,并作为今后考核的重要指标。

4 现阶段环境统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4.1 准确性不足

(1)污染源调查范围较窄。随着市场经济多样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各地区各行业涉及的经济成分、经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局部污染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必须动态跟踪统计对象的信息。(2)个体数据有错漏。环境统计工作涉及数量庞大的污染源和冗杂的指标体系。部分企业考虑到经济利益因素,担心环保部门将统计数据与排污收费或环保处罚等挂钩,不愿意填报真实数据。(3)现行的污染物计算方法不明确,报表制度只要求企业对总排放量进行上报,但是环境统计人员无法准确得知企业时使用何种方法计算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企业虚报瞒报情况的发生,环境保护部门无法真实掌握当地环境污染情况。

4.2 实效性有待提升

(1)现阶段实行的季度报表制度实效性不强,数据使用不方便。环境统计数据的季报收到上报时间、数据质量和统计方式的制约,对于环境监管的作用非常薄弱。(2)年度报告制度需要完善。年报制度采用逐级上报,分级审核的制度,每年的环境监测数据要在次年三月才能完成初步的会审,知道每年的环境保护日才能对外公布,环境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导致社会公众无法及时掌握当地环境质量数据。(3)环境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时效性较差。环境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导致当年的分析数据只能用作事后分析,后期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

5 提升环境统计数据管理的对策

5.1 健全考核机制

现阶段环境统计工作缺乏有活力的考核机制,很多地方职能部门只是将数据统计当作一项常规任务来完成,缺乏对于工作人员和部门的考核奖惩机制。建议未来在制度建设方面采用多形式的手段。

5.2 人员队伍建设

环境数据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及需要统计学的专业背景,有要求掌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相关内容。所以各单位需要有层次的进行环境统计工作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同时需要增强政治觉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5.3 拓展数据统计范围

对新环境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用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解释。特别增加对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城市生活污水受纳水体、三产服务业、机动车尾气、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统计,开展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排放统计方法的研究。

5.4 改进核算方法

实行抽样推算、总量测算、分级核算是我国统计部门的重大改革,是提高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下算一级”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统计方法,也是我国统计制度的发展方向。

6 结语

环境统计真实客观的反应了当地的环境质量情况,我们必须提环境统计数据的重视程度,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领导监督,为环境污染治理和产业规划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

[1]林志凌,苏华轲,陈婉雯.浅谈环境统计数据特点及运用[J].广东化工,2014,(16):146-147.

[2]施艳.探讨如何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88.

[3]金丽莉.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205-206.

[4]陈翠芝.关于提高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02):35-36+31.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统计数据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国际统计数据
全球化(2018年6期)2018-09-10 21:29:09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