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贤,卢景国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
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根源及对策
王志贤,卢景国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
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目前,医学人文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安排不合理、医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优化整合人文课程设置,提升人文课程师资的综合素质,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法,多渠道构建隐性课堂。
医学教育;人文教育;医学生
人文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医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塑造人文品格,加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促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实践人文关怀。然而医学人文教育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有效改善医学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处境,解决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研究。
1.1 课程设置“重医轻文”
在历史层面,“重理轻文”观念和“工科思维”在我国曾长期盛行,至今仍有很多拥护者。相应的,在医学教育领域中还存在“专业至上”的观念。在标准层面,由于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与考核指标客观、手段成熟,故而教学效果容易评价。相比之下,医学人文教育内容与目标因涉及道德、情感、价值、理念等,缺乏可操作的、客观的考核标准,教学效果不易评价。在规划层面,高校人文医学课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人文医学教学未能较好地融入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加之“两课”学时不可缩减的刚性约束,能够分配给人文学科的学时数少之又少,甚至一些院校还存在因人设课、随意增减学时的现象[1-2]。这种客观上近似“随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让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轻视人文课程,甚至产生人文课程可有可无的认识。
1.2 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灌输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师习惯在课堂上介绍人文经典理论,结果却导致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目标,不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等的培养。虽然医学人文教育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理论的学习,但是医学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人文理论教育。除了对人文理论的认知之外,医学生还应养成人文态度、情感、价值、理念。
1.3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医学人文课多采取大班授课模式,常常重视形式而忽略了细节[3]。面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仍采取无差别授课策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教学结束之后组织闭卷或开卷考试。一些院校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应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是PBL、慕课、微课,还是案例讨论或者多媒体教学,在学时有限、学生数量众多的条件下,教学组织依然无法摆脱流水线式的灌输模式,信息传递更多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送,少有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1.4 教学对象的人文知识欠缺
“重理轻文”的观念及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使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加关注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课程[4]。有关研究显示,在对不同医学人文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排序上,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更多从医师职业的实用性角度考虑,而对那些具有重要思维启迪作用的医学哲学和医学史课程的重要性认知度相对较低[5]。此外,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与其职业相关的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并不关心,这反映出他们对医疗工作性质及应有的素养所知甚少。
(1)纵观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当前医学人文教育遇到的问题,无非是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阶段性问题,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的制约[6]。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医学教育在1949—1976年间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其结果至今仍发挥着影响作用[7],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曾经采用的苏联教育模式,苏联教育模式最大特点在于:一是形成众多独立医学院校,这种单科性割裂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及内在关联,弱化了文化氛围,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二是确立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国初期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大量需要,但同时也导致人才培养中功利化的工具理性的蔓延。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始终未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即便在一些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匮乏问题无论在县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然比较严重[8]。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则更为短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看病难、看病贵”也跟以高水平医疗卫生人员为核心要素的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有极大关系。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尤其是医疗专业能力水平始终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
(3)作为目前医学教育的主体,本专科教育一般只有不超过2年的时间可以安排公共课和基础课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能集中、系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时间不足。而医学人文学科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伦理等人文学科内容,还涉及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容以及影视、戏剧等艺术学科内容[9]。毫无疑问,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对经历应试教育选拔、人文素质欠缺的医学生而言,有效开展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3.1 优化整合人文课程设置
人文教育学时不可能无限增加,而人文学科内容广泛,功能指向各不相同。为此,必须优化整合课程设置,但课程整合并非简单的内容合并或者拼凑,“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并不是靠它们本性上的统一性而是靠它们基本任务的一致性而结合在一起的”[10]。应打破学科界限,积极借鉴欧美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对医学人文课程进行系统、有机整合。
3.2 全面提升人文课程师资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医学人文教育回归的核心所在。首先,教师应当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掌握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以及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医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其次,教师要不断增强个人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9],学生会因为喜欢、欣赏某位教师而对其教授的课程投入更多热情,缺乏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不能完成人文教育任务,甚至连基本的知识传授都无法保证。
3.3 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其想法的由来,并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为此,传统大班授课、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革,可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4 多渠道构建隐性课堂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构建由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物质环境等组成的隐性课堂已为学界所认同。此外,鼓励师生之间课外联系。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不平等性,而在课堂外,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非正式沟通,形成“亦师亦长亦友”的关系,把课堂上的“授业”延伸为课外的“传道、解惑”[11],进而最大限度提高人文教育效果。
缺少人文属性的医学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完善人文品格的医学生。高校人文课教师理当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对于学制有限的医学高等教育阶段以及数量有限的人文师资而言,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发挥全员力量,组织高校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临床课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格局,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1]许晓晴,王伟,赵颖.关于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10):1252-1254.
[2]刘虹,沈超.独立建制医药院校人文医学教育教学组织状况调查报告[J].医学与哲学,2015,36(13):13-18.
[3]王凯.医药职业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社科纵横,2014(11):175-178.
[4]曾勇,Leslie JSandlow,鲁映青.医学人文教育:质疑、困难与出路[J].复旦教育论坛,2010(6):88-92.
[5]李贞玉,刘文超,孔祥金.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认知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13):72-75.
[6]夏媛媛.民国时期医学院校的规范化过程[J].医学与哲学,2013,34(1):85-87.
[7]东梅.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949—1979[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
[8]陆学艺,宋贵伦.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9]贺达人.关于人文医学的分类[J].医学与哲学,1995,16(6):314-315.
[10]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蒋明,韩莉.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5,36(13):24-26.
G40-03
A
1671-1246(2017)14-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