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研究进展

2017-03-08 08:32:11丽,黎绚,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空肠研究进展胰腺炎

莫 丽,黎 绚,韦 波

(广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研究进展

莫 丽,黎 绚,韦 波

(广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临床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针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此类患者需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但是对干预性营养支持的时机、途径等要求较多,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重症胰腺炎(改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临床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特征,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不规律等问题,直接增加了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是患者常见的临见症状,其中代谢紊乱、消化功能降低等表现作为明显,因此实施恰当的肠内营养治疗及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延展。近年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多,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1 肠内营养理论依据

1.1 肠道屏蔽概述

针对于胰腺炎患者采取常规的肠外营养,因为在肠粘膜方面,食物刺激性差,对此营养流失严重,营养干预时会增加肠粘膜通透性,此时免疫球蛋白A、膜内淋巴细胞显著下降,菌群发生移位,降低了肠道屏蔽程度。肠道屏蔽涵盖机械、免疫与生物屏蔽几种类型,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是为了增加肠道蠕动,提升其抑菌效果。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营养素会通过生理途径,进入到肝脏,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条件,增加了肠粘膜需求的营养物质,继而提升了肠粘膜功能,以及机体的免疫能力[1-4]。

1.2 胰腺、胰酶的分泌

食物会对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继而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在结合胃酸刺激下,十二指肠会分泌胆囊收缩素,继而促进胰腺分泌,经过研究表明肠外、肠内营养干预,对胰腺、胰酶的分泌,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差异[5-9]。

朱维铭等报告了炎性肠病的营养治疗指南与肠内营养治疗应用研究,表明肠炎患者行肠内营养,对炎症活动、并发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维持术后缓解,在促进粘膜愈合的同时,是副作用最小、最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

2 肠内营养干预分析

2.1 营养干预时机

因为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中毒表现,腹腔内炎症会麻痹内部消化系统,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在胰腺分泌的刺激下,会使病情加重,对此采取阶段性的肠内营养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其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循环稳定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治疗一周左右,纠正患者电解质平衡。第二、对肠胃功能恢复,但是病情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给予肠外、肠内营养干预,后续逐渐降低肠外营养干预的次数。第三、肠内外营养干预一周,当患者不存在不良反应后,完全过渡为肠内营养支持,第四、注重患者刺激性食物的引入[10-14]。

2.2 早期营养干预的途径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配方,主要包括要素饮食、半要素饮食以及多聚饮食三种。肠内营养制剂,大部分为大分子聚合物、特殊配方制剂,以及要素膳营养,对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合理选用免疫营养制剂的同时,更要适当加入核酸,谷氨酰胺等特殊营养素。早期营养支持干预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痿、手术空肠造屡置人导管三种方式,其中经鼻空肠置管是最常用的营养干预方式。

周逸婵等[15]报告了鼻空肠置管、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是鼻空肠组患者在NRS2002评分方面、1个月与3个月腹泻发生率方面明显的高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且P<0.05。对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尤为重要。

3 护理要点

3.1 置管前护理

首先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置管肠内治疗的目的、优势与过程,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过程,增强治疗的自信心[16]。

3.2 肠内营养过程中的护理

第一、加强管道固定及其护理;首先置管时,要保证导管在鼻翼和同侧面颊处双固定,其次做好管道留置位置的评估,避免出现反折等情况;然后加强营养剂输注前后的冲管工作,营养液使用前应先摇匀,如中途出现暂停输注,应当做好冲管工作,导管冲洗频率为间隔4h冲洗一次,避免喂养管内出现杂质,对堵塞的导管可行低压冲管,或是采用胰酶、苏打液进行冲管。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换药工作。第二、做好细菌污染预防工作;首先营养物质容易引发细菌污染,对此在无菌操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定期更换营养液输注管。营养液开启后及时使用,且严格控制悬挂输注的时间,营养液输注温度(37~40℃)、浓度,以及速度(输注时间控制在8 h内)等,尤其是温度方面,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其次加强患者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肠道功能,以及是否出现腹痛、腹胀等表现,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耐受性加强肠内营养控制。更要检测患者血糖、肠鸣音等指标,继而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第三、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针对于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口鼻腔反应、高血糖症和尿糖等不良反应的护理,定期检查患者肠鸣音、大便等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肠鸣音亢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胃不良反应,以及高血糖、低钙血症等代谢性并发症。及时调整营养液的浓度、渗透压等,促进胃肠动力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尤其是对患者心理以及不良反应方面的护理。另外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1] 肖 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177-178.

[2] 桑秀英.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与观察[J].母婴世界,2015(12):4-4.

[3] 吴 芳,张兴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211-212.

[4] 潘 莉.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探讨[J].河北医学,2016,22(12).

[5] 徐 敏,陈源萍,赵春玉.外科ICU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J].医药与保健,2015(10):164-165.

[6] 王 艳,颜泽娅,张雯婕,等.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4):368-369.

[7] 李 钊,覃月秋,黄赞松,等.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9):1372-1378.

[8] 皮 英.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J].系统医学,2016,1(2):62-64.

[9] 刘 阳,潘丽英,洪宗元,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40-41.

[10] 王统华,周喜汉,韩东铧.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

[11] 包红梅.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研究进展[J].蛇志,2015(2):211-212.

[12] 秦 峰,李 蔚,沈世强,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J].腹部外科,2016,29(1).

[13] 周 默.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00186-00186.

[14] 王 阳.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

[15] 周逸婵,吴爱娟,罗振国,等.鼻空肠置管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8):867-870.

[16] 徐 芳.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A

ISSN.2095-8242.2017.027.5335.02

猜你喜欢
空肠研究进展胰腺炎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44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