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

2017-03-08 08:39廖金香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德新生代

廖金香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

廖金香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社会公德是促使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保证.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循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意识是一种规则意识,用于规范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起到重要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的迫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包括: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创新教育载体:发挥新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教育方法:发挥家庭、学校、企业、社区教育合力。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时代诉求;路径选择

社会公德意识是一种规则意识,用于规范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相关社会公德的解释、引导、说服和监督,培养受教育者社会公德意识,使其树立社会公德信念,并促使其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的教育。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问题是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时代诉求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会逐渐由“熟人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随之道德由熟人道德向陌生人道德方向转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需要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公德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一)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为之奋斗的目标。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公德状况直接反映了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使其顺利与城市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丰富其个人生活体验,增强对市民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形成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的“彼此尊重”、“遵守法规”、“顾全大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公民。

(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意识滑坡、家庭美德意识淡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稳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全体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公民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和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环节和具体措施,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考察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其重点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是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将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能提高占农民工将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德意识,提升其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汇聚起了中华儿女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问题与“中国梦”的实现密切相关。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关乎到每个公民的的幸福,当然也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提升了,社会更加和谐了,有利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作为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范,社会公德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和对象性。当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公德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二是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三是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

(一)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内容和交往形式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往越来越频繁。除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平等待人和诚实守信外,更需要加强网络交往中的道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已经构筑起一种全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生活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它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首先,需要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和下载数据。但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需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的网站,不浏览不良的信息。其次,需要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中要做到诚实无欺,不能通过网络进行色情、赌博活动,更不能侮辱和诽谤他人。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网友。再次,需要教育新生代农民工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生活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最后,需要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养成自律精神。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中,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二)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公共场所主要是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对城市的生活适应性相对较差,所以要加强公共场合的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主要目的是使新生代农民工遵守公共秩序。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中,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做到爱护公物,自觉遵纪守法。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和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特别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坚持同损害公共财产和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通过教育,使新生代农民工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三)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形成自觉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品质。在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中,应使新生代农民工积极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主动呵护和珍惜自然资源;要教育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善待自然、生物、社会环境的积极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在公共环境规范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珍惜和爱护公共财物,包括爱惜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财产和物品。另一方面是维护公共环境,包括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人文景观,节约自然资源等。通过教育,使新生代农民工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路径包括优化环境、坚持原则、创新方法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必须要消除制度性障碍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要营造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尊重新生代农民工,从而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环境。其次,要创新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通过开展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明需求。最后,要充分发挥企业、小区、学校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

(一)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这里指的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优美、舒适和整洁的环境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德意识将起到巨大作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干净整洁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行为很少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加强对社会公德行为的监督,因为社会公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越来越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人是需要榜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楷模,让新生代农民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和吸取力量。

(二)创新教育载体:发挥新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时代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教育载体。要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选择新生代农民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新生代农民工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他们是中国网民的重要力量。传统的载体已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的需要。所以,在公德意识教育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宽带互联网和手机两类。新生代农民工正广泛使用新媒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将社会公德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新媒体来传播。比如:将公德规范编成简短的小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将遵守公德的模范事迹制作成精美视频等在网络中广泛传播。这样能使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

(三)创新教育方法:发挥家庭、学校、企业、社区教育合力

创新教育方法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必由之路。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区在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教育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合力,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家庭是个人最初始、最经常、最持久的道德教育场所。家庭教育能产生塑造人和培养人最原始和最持久的影响,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影响孩子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父母的公德意识也影响孩子的公德意识,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对孩子的公德意识和行为选择起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大量农民离家外出打工,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这些留守儿童,大都隔代抚养,即由(外)祖父母抚养,由于年龄偏大且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老人们公德意识不高,很难对孩子进行公德意识教育。因此,家庭公德意识教育不能缺位,应提高父母的公德素质,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公德意识教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公德意识形成和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升学压力,学校的公德意识教育不被重视,学校公德意识教育的缺失或缺位,导致学生行为缺乏正确的引导。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活场所。企业既要组织和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公德意识,又要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公德意识,培养其诚信、节约、友善、乐于助人的观念,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企业环境。

社区作为维系并从事多种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社区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工作应由行政管理的价值理念转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教育的制度环境,挖掘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区承载和传递公德意识教育的功能。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定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德意识宣传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奋斗。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国家和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才能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意识的目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0-02-01.

[2]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 工人日报,2010-6-21.

[3]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4.

[4]黄瑾.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路径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70-74.

[5]梁爱蕴.幸福观视阈下社会公德教育的意蕴与路径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1):60-62.

[6]黄立丰.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基于社会动员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69-71.

[7]梁爱蕴.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11):15-16.

[8]陈丽平.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有5000多万[N].法制日报,2010-05-26(7).

[9]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Demand and Route Choi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orality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LIAO Jin-xiang
Jishou University Marxist College, Jishou, Hunan 416000)

Social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and to form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It is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public life that every citizen should follow to maintain the normal life of the society. The sense of social morality is a kind of rule consciousness, which is used to regulate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mong people in the field of social public lif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not only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workers, but also the main force of China's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drive. The social morality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major practical proposition to strengthen and innova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morali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vic education; it plays a great role to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public order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Citizen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not only the need in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mo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owns and to achieve "China dream".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orality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include the education of human environmental ethics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morality education in public places, and the education of huma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ducation. The path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clude: optimiz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xample of power; innovation education carrier: new media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morality consciousness;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ming the joint-effort of the family, school, enterprise,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ocial morality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times demand; path choice

C913

A

:2095-3763(2017)-0088-05

10.16729/j.cnki.jhnun.2017.01.015

2016-07-18

廖金香(1982- ),女,湖南长沙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模式研究”(NO.EKA140350);2014年吉首大学少数民族人口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招标项目(NO.14jdzb077)。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公德新生代
“新生代”学数学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新生代“双35”09式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太没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