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朝鲜族艺术产生的文化基础和近代影响的研究

2017-03-08 02:17金学洙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朝鲜族民谣朝鲜

金学洙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我国朝鲜族艺术产生的文化基础和近代影响的研究

金学洙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我国朝鲜族艺术传统基础对后期的音乐文化艺术发展影响很突出。音乐艺术种类看分为宫廷音乐式、正乐、俗乐等,舞蹈音乐中可以分为宫廷舞蹈音乐、民俗舞蹈音乐、戏剧舞蹈音乐、等几种形态民谣是我国朝鲜族音乐遗产中非常宝贵的,朝鲜族是从朝鲜族半岛移民过来的所以受朝鲜半岛艺术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所以这些东西方音乐艺术对我国朝鲜族艺术的产生和近代影响较大。

朝鲜族;艺术产生;文化基础;近代影响

1 朝鲜族艺术产生的传统基础

我国朝鲜族艺术的传统基础,是指能够使现代艺术得以发展的朝鲜民族传统艺术的终结形态。朝鲜民族带来的传统民间音乐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日益壮大,逐渐形成了具有特点的音乐文化,也形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民族[1],从朝鲜民族音乐艺术的种类上看,有细分的宫廷仪式音乐、宗教音乐、正乐、民俗音乐,大分的正乐(包括宫廷仪式音乐),俗乐(包括宗教音乐)等终结形态;其中,正乐包括雅乐、唐乐、乡乐和正乐等[2]。正乐在历史上处于相对稳定和优越的环境中,实现了正统化与规范化,其特征表现在旋律、节奏、形式和即兴演奏等方面。俗乐是民间艺人在朝鲜时期努力发展的音乐文化的总称,包括巫俗音乐、佛教音乐、盘索里、散调、民谣和农乐。俗乐产生于民众之中,因而具有鲜明的自娱自乐性质,朝鲜族音乐中俗乐是在民间艺人中展现其各种才能而产生的,多以即兴为主,在朝鲜族音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而且形式多样,别有韵味,曾经极大地影响了正乐。

舞蹈音乐有大分的宫廷舞蹈音乐和民俗舞蹈音乐,以及细分的宫廷舞蹈音乐、宗教舞蹈音乐、教坊舞蹈音乐、民俗舞蹈音乐等终结形态。宫廷舞蹈音乐属于宫廷仪式文化,由国家机构掌管,在国家举行宴会、祭礼、儺礼等重要活动时表演,在祝宴时表演的乡乐呈才与唐乐呈才,以宫廷为中心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其特征表现为: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与个性表现受到抑制,节奏清淡悠长,动作优雅,具有像东洋画一样的含蓄美和余白美。民俗舞蹈音乐产生于民众之中,主要在民间得以传承和发展。其特征表现为:毫无节制地表现内心情感,具有鲜明的自娱自乐性质,形式多样。其旋律大多随舞蹈动作即兴而发,具有忠于现实的率真美和粗犷美;宗教舞蹈音乐有儒佛教仪式和巫俗仪式,其特征表现为:具有过于象征化和仪式化、超脱现实的神秘美和幽玄美。教坊舞蹈音乐在宫廷中产生并发展,后来流入民间的官妓,在卷番(妓房)流传[4]。其特征表现为:根据动作特点,旋律过于刺激感官;到了近代,艺妓们依据自己的审美需求,整合其他传统舞蹈音乐,形成了古典舞蹈音乐,使其具有典雅美的特征。

戏剧音乐有山台戏音乐、盘索里音乐、朝鲜族中“盘索里”是说唱艺术在民间尤为兴盛“盘”是舞台的意思,“嗦哩”起源于全罗道[5], 盘索里是朝鲜民族特有的传统说唱艺术,起源于全罗道,来自巫俗,后来演变成以戏剧化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说唱艺术。民俗剧音乐,民俗剧又包括假面剧音乐和人形剧音乐等终结形态。山台戏,指李朝时期的傩戏,又名排优戏,起初用带有旋律的自问自答的形式向上反映民情,后来在笑谑中增加了对话,开始初具规模。此外,朝鲜时期传统的假面剧非常盛行。

上述朝鲜传统音乐艺术的终结形态,形成了中国朝鲜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传统基石,铺垫并影响了朝鲜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创作风格。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大家庭中一员,中国朝鲜族音乐艺术文化从朝鲜半岛来到中国时,以朝鲜传统音乐艺术的终结形态为基础,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音乐艺术,也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受新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既有别于朝鲜半岛本土音乐艺术,又有别于其他国家朝鲜族音乐艺术,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音乐艺术文化系统。

2 原生形态乡村民间、民俗音乐艺术的传播

在朝鲜统治阶级的暴政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的双重逼迫下,朝鲜边境一带的贫困农民不得已背井离乡来到中国东北,与其他民族一道开垦东北大地。本指望能填饱肚子,维持生计,但是,腐败的满清政府极端歧视外来民族,地主的剥削压迫日益加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更使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对移民来说,在故国所唱之民谣、所讲之民间故事、可以即兴发挥的简单舞蹈和妇女的手工艺品,以及家具上所绘之简单图案与极少部分宫廷艺术形式等,就成了他们文化艺术的全部内容。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尚未废除,朝鲜沿边境一带贫苦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春季过江开垦播种,秋季背着粮食,唱着《越境歌》之类的民间歌谣,翻山越岭回到家里。他们传承的音乐、舞蹈主要是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朝鲜八道民谣等民俗音乐、民俗舞蹈以及巫俗音乐舞蹈。朝鲜族舞蹈《长鼓舞》中长鼓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6]。他们在乡村、城市,用传统的文艺活动来给生活增添色彩。在喜庆丰收的日子或民俗节里,用民俗游戏自娱自乐;伴着歌谣翩翩起舞,表达喜悦之情;在悲伤或孤独的时候,用音乐、舞蹈用来抒发思乡之情,鼓起勇气战胜困难;用朝鲜民族传统字画来装饰居室。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成为传统祭祀、民俗活动和贺喜等世俗生活的重要内容。

男人们在开荒时,一边唱着《农事打令》,一边憧憬丰收;妇女们在舂米时,一边唱着《水碓打令》,抚慰孤寂的心灵;休息时,随着欢快的节奏跳起神采飞扬的《水拍舞》。在朝鲜族集居的地方流传着诸如《花》、《木掀歌》、《风具打令》、《身世打令》、《兴打令》、《长短打令》、《阿里郎》以及《道拉吉》、《阳山道》等各种类型的反映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民谣。据考证,中国朝鲜族民谣大致分为“乡土民谣”、“打令”、“杂歌”、“新民谣”、“童谣”等。其中,“打令”最受人们的青睐。因为“打令”表现力较强,内涵丰富,迎合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开辟生路的大众心理。

民谣在朝鲜民族音乐遗产中最为珍贵、最具价值。民谣在集中展示朝鲜民族雄健豪放性格的同时,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天然之美的审美志趣,其音乐内涵始终影响着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

中国朝鲜族民谣大致分布在三个区域:以传唱咸境北道民谣为主的图们江流域的延边地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以传唱平安道民谣为主的鸭绿江沿岸的辽宁地区;以传唱南道民谣为主的吉林省长春、吉林地区和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朝鲜八道民谣均匀地分布在辽阔的中国东北。截止东北解放,一些民间艺人曾经从事过“洞箫”等器乐演奏活动。但因为演奏者不多,分布不广,影响力有限,未能形成器乐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

3 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

中国朝鲜族艺术的发展深受朝鲜半岛艺术的影响。此外,虽然有语言障碍等诸多不利因素,中国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朝鲜族艺术的发展,它的影响不容小视,这是历史造成的结果[7]。就现代艺术的发展而言,苏联进步文化对中国朝鲜族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不能完全排除日本侵略者的殖民文化影响。1896年,宗教传入中国朝鲜族集居地,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日益加深;1903年,龙井村八道沟成了天主教村。从1924年开始,基督教、天主教在南满和北满一带布教,东北各地出现了许多各种宗教信徒。深受内外剥削压迫的中国朝鲜族人民认识到儒教、佛教不能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欧美列强对日本在中国大陆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感到不满和不安,为了利用朝鲜人制约日本人,向朝鲜族人传授基督教、天主教。因此,这一时期建立的学校一开始就传授排日启蒙教育,中国朝鲜人也想利用这一机会排日救国。在这期间,日本侵略者也加紧拓展活动空间,大搞文化渗透,在学校开设了朝鲜民族闻所末闻的“唱歌”课,在朝鲜族集居的图们、延吉、龙井、珲春等地相继建起了艺妓馆、公会堂和剧院。这些设施在客观上为城市艺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也为朝鲜民族艺术文化的保存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中国朝鲜族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他们在渡过了迁徙之初最艰难的阶段后,为子女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8]。当时的学校办学宗旨各不相同。有的是在朝鲜反日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用老百姓积攒的钱建立的私人学校;有的是抱着与宗教界结合,达到“启蒙朝鲜人排日”目的建立的学校,也有日本人针对“排日启蒙教育”,为实行殖民地奴化教育而建的学校。虽然办学宗旨不尽相同,但都传授新知识,并把“唱歌”设为正式科目。“唱歌”一词源于日本,初期的“唱歌”与宗教活动有关。因此,“唱歌”课刚开始以学唱宗教圣歌为主。但是,从这一时期的“唱歌”课中,明显可以看出以排日启蒙教养为主要目的进行活动的迹象。于是,“唱歌”课从学唱宗教圣歌开始,发展到后来给圣歌配上新词来演唱,再后来给与圣歌相似的歌曲或民谣填写新词来演唱。这种“唱歌”形式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于上口的特点,发展到现在,演化成了近代大众歌谣与艺术歌曲。从“韩日合并”之前朝鲜亲日派编纂并在朝鲜半岛广为使用的《普通教育唱歌集》的27首歌曲中,不难找出上述演变轨迹:有的是直译日本歌曲,如《雁》、《兔和龟》、《学问歌》、《勤学歌》等;有的是给宗教圣歌重新填词,如《植松》、《春潮》等;有的是给西方民谣重新填词,如《蝶》的旋律是法国民谣,《毕业歌》的旋律是苏格兰民谣。

此时,中国朝鲜族设立的唱歌课明显反映了反日意识和新知识。通化地区使用的教材使用了大量诸如《冒险猛进歌》、《报仇雪耻歌》、《运动歌》、《同心歌》、《学生前进歌》、《少年男子歌》、《学徒歌》、《劝学歌》等反日歌曲,成为反日、排日的有力宣传武器。面对这种现实,日本侵略者或威逼利诱、或强行解散合并朝鲜人学校,并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佐佐木之歌》、《军舰进行曲》等大量军歌,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但是,东北各地中国朝鲜族的“唱歌”课,坚持行使“排日思想”宣传队的历史使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为后来中国朝鲜族大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唱歌”课逐渐从宗教圣歌中脱离出来,自行创作的歌曲也得到普及,西洋音乐开始在中国朝鲜族当中得以立足、普及。

西洋音乐的普及源于学校“新乐队”,即吹奏乐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以龙井一带为中心的各所中学组建了吹奏乐队,在各所学校当中,形成了文体活动以参加吹奏乐队为荣的风气。中国朝鲜族音乐史上第一个洋乐队由此形成,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朝鲜、日本的影响和宗教的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00年,朝鲜宫廷伺卫队和伺卫骑兵队成立了吹奏乐队。在德国教官的指导下,很快达到了能够演奏各国国歌和众多吹奏乐的水准。1907年,该乐队与朝鲜王朝一道湮灭。但是,它的乐队成员有的组织起了民间乐队,有的到学校担任音乐教员,为吹奏乐的普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的朝鲜人学校也受此影响,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建立了吹奏乐队。后来,势力庞大的的天主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海星”系列中小学校,在延吉集中了很多音乐才能的宣教士。他们在布教的同时,常常举办音乐会,培养有才华的学生,对西洋音乐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日本军乐队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开始,吹奏乐在中国朝鲜族中学校生根发芽,西洋音乐也得以普及。因此,解放前大多数朝鲜族音乐人才都是在学校吹奏乐队开始了音乐生涯[8]。受此影响,中国朝鲜族普遍重视吹奏乐,现在国内众多职业乐团铜管组当中,有很多朝鲜族演奏家。朝鲜族在中国铜管乐队的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上述音乐、舞蹈、戏剧音乐艺术形态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朝鲜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传统基石铺垫并影响了朝鲜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创作风格,我国朝鲜族艺术产生的文化基础和艺术的发展深受朝鲜半岛艺术的影响和苏联及其他东西方影响较大,但还是保留和发展了我国朝鲜族的音乐文化艺术的特点及艺术形态。

[1]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崔顺德等.中国朝鲜族文化史大系—艺术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李勋.中国朝鲜族演出团体的研究[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5]金哲.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徐凯.谈谈中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鼓”[J].艺术百家.2004,(3).

[7]李晶,韩英姬.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研究—艺术文化研究[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8] 权五圣著.韩国音乐美学[M](佛教与音乐思想).

[责任编辑 宝 玉]

小知识·学术论文的七个要点之一·论文提纲

拟学术论文提纲也是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时即可得心应手。

2017-03-03

金学洙,1963-,男,朝鲜族,黑龙江铁力人,副教授,钢琴演奏与教学、作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朝鲜族民谣朝鲜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十唱共产党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KORE A TOWN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城市民谣(组诗)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