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刚,张永强,宁惠贤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2.九三集团,哈尔滨 150030)
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习基地新模式与新思路
——以东北农业大学与九三集团校企合作为例
吴 刚1,张永强1,宁惠贤2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2.九三集团,哈尔滨 150030)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及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有效措施。探讨了校企合作创建创新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运作能力和各项保障措施,创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生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新模式
1.1 实习基地缺乏有效管理
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只是落实到纸面上、领导层面上,具体实习内容并不明确,校企双方没有有效沟通机制,缺乏有效管理,实习计划、内容、岗位都不明确。学校没有专职教师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流程以参观为主,听听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走一圈了事。学生回到学校交上一份实习报告,完成实习任务,根本没学到新东西,而企业也得不到任何回报。
1.2 学校师资投入不够
重数量,轻质量,结构单一,建设模式单一。学生在实验室模拟与在企业具体工作有很大差距,校外实习基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实习作用,仅是学校宣传手段,缺乏规划性、计划性,随意性较强。
1.3 实习基地建设经费不足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以保证实习基地的正常运作和学生实习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但学校只能提供学生实习交通费用,故而造成很多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敷衍了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实习质量。
学院与九三集团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学院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为企业吸收更多的优秀对口人才,提高人力资源保障。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为企业选择合格人才,为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
2.1 专职教师与企业人力资源部深度合作
专职教师根据实习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针对企业现状和需求,与企业一起设计实习内容。实习生在企业进行各岗位轮岗实习、实训。实习中,将实习生中有潜质的学生进行集中加速式培养,拓展其进行人才梯队储备,培养专业、敬业、忠诚的储备干部,给企业营销团队输送新鲜血液。这种培养模式,学校、学生、企业各取所需,让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大家都满意,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2.2 校园招聘管理培训
当在校生对企业有了初步的认知后,管理培训招聘工作便开启。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发布招聘公告及校园宣讲招聘会等形式,经过层层筛选,按学生意愿进行沟通,双向选择,九三集团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企业培训岗位。
2.3 对培训生进行轮岗培训及考核
A.以师带徒形式进行管理,参与定期考核与反馈,每个培训生有专业的导师进行培训,保证不盲从而且更专业,并与导师签定协议。导师阶段性地对培训生进行管理、总结与点评。B.到生产工厂参加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检、物流储运等方面轮岗实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参与营销业务实习考核,包括现代卖场促销活动,渠道市场开发,拜访市场调研和市场策划等考核。
2.4 企业对培训生的保障与措施
A.按照培训生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性质,为其提供补助。B.由所在部门主管担任导师,负责培训生日常工作方面(销售量、业务技能等)、思想方面(企业忠诚度、团队竞争力等)的指标安排。部门经理负责培训周期内师徒工作的规划。人力资源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实施责任连带制。导师有培训、培养徒弟职责,如果培训生出现错误,导师要承担相应责任。C.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导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培训生的日常工作表现、出勤率、积极性等进行考评与推荐,在培养期内,导师向用人部门举荐。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培训生,可以纳入企业的后备人才、业务骨干,直到最终定岗。对表现不足的培训生,要进行调整。
3.1 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力量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走出去,请进来,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中去,了解企业现状、工艺、流程、生产与销售等管理模式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素质要求,并与企业进行良好的理论与实际互动交流。定期请企业有实践与管理经验丰富的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讲解,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生产工艺、运营管理与销售模式、企业文化、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要求,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
3.2 建立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长效运行、互利共赢利益机制的核心,实质上是通过互惠互利,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使学校与企业从内在需求的角度要求各自为所希望获得的利益去主动付出。学校希望学生获得在企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就业机会,企业希望获得学校优质人才资源和引进创新技术,通过互惠互利,将学校与企业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既是培养优质人才的手段,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落脚点。学校与企业双方都有责任、义务把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落在实处,扎实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向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长效利益机制方向发展。
3.3 打造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的诚信友谊机制
如果互利共赢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的驱动力,那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友谊与信任、理解与体谅则是维系学校与企业双方长期合作的桥梁。学校主抓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级领导,应该深入企业,与各级领导交朋友,了解企业对引进对口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的实际需要,听取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与企业双方要珍惜双方领导之间、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员工之间、实习生与员工之间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友谊,要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的方式与途径,延续与加深这种友谊。当学校与企业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出现分歧,尤其是涉及学校与企业双方利益的问题时,学校与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协调沟通与处理,让分歧处理在萌芽中。学校与企业要定期对在校外实习基地的专职、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建设工作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并根据评估、评价的结果,对有突出贡献的专职、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奖励,形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的诚信友谊机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稳定性和创新性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效果与质量,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否很好实现,关系到企业在学生中培养、选拔后备人才、业务骨干的培养模式能否实现。学校只有发挥好专职、专业教师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寻找、寻求适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进行深度、广度合作,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起不断创新实习、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共赢”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原则,学校与企业才能共同维护好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壮大和发展,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桥梁。
[1] 王成银.关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市场周刊,2009,(03):89-90.
[2] 邱悦颜,徐庆军,田英翠.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2009,(06):58-59.
[3] 韩英,张雅君,黄丹霞.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04): 77-80.
[4] 向红艳,金明.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348-350.
New patterns and new idea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 case stud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Jiusan group
WU Gang1, ZHANG Yong-qiang1, NING Hui-xia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Jiusan Group, Harbin 150030, China)
The practice base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rac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meet the talent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operation ability and various safeguard measures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base, and creates a new mode of cultivating interns in the practice ba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New model
2017-05-06
吴刚(1964-),男,副研究员。
G647
B
1674-8646(2017)14-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