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新模式

2017-03-08 03:08刘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互助养老农村

刘艳

摘要:农村互助养老相比纯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是一种中间养老模式,既具有敬老院等社会化养老的优势,又符合传统家庭养老习俗,更强调村民间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符合基层群众的需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符合国情。农村互助养老,有助于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环境和提升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红利消失,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1]大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高达31%。那时中国的老年人口突破4.38亿,将超过美国的人口总量,届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我国农村老龄化严峻形势更加凸显,根据2013年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平均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1.85亿,农村老人超过一个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位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留守老人。”[2]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体制与模式,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乐曲中的重要音符。

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兴起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倾村外出务工,家庭养老主体缺位;同时缺乏养老保险金、退休金支撑养老,因此,农村留守老人面临养老窘境:日常劳动任务重、居住环境条件差、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高度、持续的关注。基于自养能力不足、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和政府养老乏力的养老困境,民众积极探索出了一款极其接地气的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这种养老模式的特点就是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开辟了农村养老的新道路,开启了农村养老的新时代。

较之纯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农村互助养老是一种中间养老模式,集中敬老、分散互助,形成有效全覆盖,抱团养老,就地享福。与社会养老相比,经济压力小,农民负担轻,最主要是它没有离开故土,不会产生不适;同居家养老相比,它让留守老人摆脱了“进门一盏灯、出门一孤影”的寂寥与无助,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的后顾之忧。因此,农村互助养老既具有敬老院等社会化养老的优势,又符合传统家庭养老习俗,更强调村民间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符合基层群众的需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符合国情。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合理性

(一)农村互助养老对症农村留守老人物质基础薄弱的现实

农村留守老人绝大部分没有退休金,养老缺乏物质保障。随着年龄增大,老人体力越来越不支、行动越来越不便,他们越发期盼能得到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于是,低成本并密切联系当地实际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就顺势而生了,成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实可行的不二选择。互助养老中心一般是由废旧厂房或者集体的闲置学校以及民房等简单改造装修而成,或者是慈善人士捐建,村集体负责提供水、电、暖、气等基本生活资料,老人自带柴米油盐,每月养老费用很少,仅有几十元,却能大幅提升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安享晚年。

(二)农村互助养老契合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作息和劳动习惯

农村留守老人除了疲于操持家务之外,还要忙于生产劳动,进行田间地头管理,有的老人甚至还不得不担负起隔代抚养教育的任务,闲暇时间不多,最主要是不固定。互助养老中心是没有围墙的幸福院,老人走出自己的“小家庭”,走进互助的“大家庭”,成为农村一道最美的“风景”。互助养老中心自由随意出入的宽松模式十分契合农村留守老人农耕劳作的生活作息习惯,易于被老人接受。

(三)农村互助养老可一定程度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诉求

老人的精神文化诉求主要涉及家庭、邻里朋友圈的亲情友情,是老人身心健康的支柱。繁重的体力劳动、孙辈的教育抚养,老人常感力不从心,因此,农村留守老人常感孤寂苦闷,强烈渴求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互助养老中心在精神上让老人找到了归属感,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的养老愿望。入住的老人有相似的生活习惯、人生阅历和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念,在养老中心这个平台上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取得相互照顾和慰藉,从而排解内心的孤独。

三、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突破点

首先,要解决好互助养老的经费、设施和人力问题。经费方面,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在现有财政拨款、村集体投入、社会捐助等多重方式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长效稳定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设施方面,结合新农村配套建设规划,利用村中现有资源,加强养老的硬件软件设施建设;人力方面,挖掘现有的老人进行帮扶和互助;组织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利用乡村卫生院提供医疗保健等服务。

其次,要丰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内容。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内容可以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因地制宜。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开展符合老人更高层次需求的服务,而相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则应立足于满足老人基本的日常照料、医疗保健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老龄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袁柏欣.我国农村老人超1亿每3个中有1个留守老人.

[DB/OL].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gd/20120827/230112967882.shtml.

猜你喜欢
互助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究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84岁老太征室友你会响应“互助养老”吗?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