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龙
2016年车市不可思议地火了。大大超出任何专业机构、专家学者、车企高管的预测,令人“大跌眼镜”。
我曾开玩笑说,如今的中国汽车界,真是太精彩了,精彩到你都不敢预测行业明年增长率,因为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算命活动、赌徒行为。
现在的“砖家”——“经常被拍砖的家伙”,也成老司机了,套路深,给你乐观、客观、保守三种预测,无论结果是哪个都会言中,尽在“神算”中。
对于2017年的车市形势,很多媒体大咖和专家最近在私下交流时都坦言“再也不敢预测了”。因为大家发现最后的结果证明自己的预测不是高就是低,都没有言中,一切预测都扯淡。这实际上是大家对中国车市精彩万分、深不可测的敬畏。
不管怎么说,中国汽车还必须有几个经常“刷脸”的机构必须预测,因为他们不发表预测,在公众心中就是不作为和不敢担当,上级组织和人民不答应;在媒体眼里就失去行业地位及存在感、价值感,主编和自媒体们不答应。
11月9日,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年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制造业处处长李伟利受邀发布的预测是:
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2017年增长速度乘用车市场应该还能保持9%的增长速度,规模可能在2440万辆的水平;如果政策半退,增长速度是4%~5%的区间,规模达到2334万辆的水平;如果全退,可能是零增长,甚至可能出现比较大的负增长的态势。
12月上旬,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16年车市的增长动力与前几年有显著差异。2011年到2015年增长动力主要是经济增长,从汽车消费结构特点来看,购置税政策减半是2016年车市的主要推动力。
徐长明基于三种条件对2017年车市进行了预测: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该项政策能给车市带来102万辆增量的红利;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但补贴力度缩减为“1/4”,车市可以获得68万辆增量的红利;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完全退出,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则将会出现117万辆的下滑。
12月14日,中汽协在2017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长沙)上表示,受1.6L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批发销量为2856万辆(政策退出)或2968万辆(政策延续),其中出口为76万辆,进口100万辆。全年汽车市场需求约为2880万辆或2992万辆(全年汽车市场需求=总批销量-出口量+进口量)。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对2017年市场形势预测是增速6%或2%,依据是2017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利弊因素以及政策是否延续:1.6L购置税政策“不退”,增速是6%,如果“裸退”是2%。但如果是“半退”(购置税7.5%)呢?
按常规,中汽协每年对新年车市作出的预判是行业内公认的最重要预测。历年都是新一年的1月中旬月度工作会议上对外公布。这次,中汽协提前一个月将这一预测发布,难掩车市发展的喜悦与隐忧。也许明年1月中汽协月度会议可能会修正预测,因为12月还剩16天,按照股市、房市蔓延到车市的“中国特色现象”,即使是离年底还剩7天、3天、1天,都會有很奇葩的事情或现象发生。
2016年9月召开的G20杭州峰会把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将世界时光拉向中国时刻,中国及世界经济呈现的高铁、动车、特快、普快及“见站就停、见车就躲”特慢多元并存的区域不均衡化、差异化特征,恰验证峰会的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列车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当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以前常听到的是利好——“机遇和挑战”,如今听到却是利危——“风险和挑战”。
同月在天津举办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也传出某自主领先车企高管对未来汽车产业“看不清、抓不着、拿不准、守不住、想不到”的客观论调。
前不久一位快消品领域营销专家与笔者交流时说,汽车企业老总可以让销售部、市场部、财务部三个部门来预算,一般来说,市场部为多花钱会夸大市场预测,销售部为避免跳进自挖的销量KPI陷阱会很保守,而财务部则从预算和财务及数据分析,相对比较冷静、中肯,做的预测更接近实际结果。
不知道有无参考借鉴意义?深信多数车企会通过专业的数学公式和强大的内外专业团队,采用科学方法做出多方多维度、更全面更精准的预测。
借乘联会、中国流通协会和各种中外咨询公司等其他、更多权威组织还没正式发布对2017年车市预测时,笔者作为车业一名热血分子也来凑凑热闹,借此窗口发表浅薄预测。
笔者对中国1994年至2016年近23年汽车销量年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一个有趣的7年现象,每7年会有一个循环,姑且称中国车市“7年之痒周期论”吧!
这23年已形成4个高峰点和3个7年循环,例如在上个循环的峰值年1995年增幅高达7.46%后,从新的元年1996年开始下降到1.39%,增幅再骤升、骤降、上升、剧增到峰值年2002年高增长37.28%;从新的元年2003年开始下降到35.49%,增幅再下降、上升、下降、剧增到峰值年2009年高增长45.41%;从元年2010年开始下降到32.40%,2011年增幅再下降到2.43%。
接着忽上忽下,从2015年的低增幅4.68%激增到峰值年2016年的高增长预计13.9%——预计2016年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
按照此前3个“7年之痒周期论”现象推导,作为一个新7年循环的元年,2017年的同比增幅肯定还是正增长、肯定会下降,因为无论是从周期规律看还是从近23年的增幅看都不会是负增长——只在1998年出现过一次年负增长(-4.19%)。
笔者按以上周期现象预测,2017年政策形势给力的话会像过去周期的元年2003年那样保持增幅略降,比如会从2016年预测的增幅13.9%降到10%,保持两位数高增长,预计销量达到3080万辆;如果政策形势不好的话,会像过去周期元年1996年的增幅大减,从上个周期峰值年1995年的高增幅7.46%骤降到1996年的低增幅1.39%,保持1%~2%的微增长,预计销量达到2828万~2856万辆。
如果一年后,笔者对2017年车市增幅预测灵验了,那算是我的简单发现有点儿趣,如果不准,那中国车市预测中又多一个大忽悠,我也不会为此羞愧的,因为笔者的定位是“中国汽车非主流、业余、边缘作者”。
哈哈!又是一年周而复始时,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