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利 张宪奎
摘 要:藜麦原产于那每周安第斯山区,有5000~7000a的种植历史,古印加文明称之为“粮食之母”,是唯一单体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农作物。现代时尚界称之为“素食之王”、国际营养学家称之为“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特别推荐为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关键词:吉林临江市;蚂蚁河乡;藜麦基地;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S5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21
1 蚂蚁河乡藜麦的基地介绍
蚂蚁河乡地区降雨量比其他省市黎麦推广区域多2~3倍,根据此特点,为防涝采取起垄作穴播种植,行间距为60cm,穴距28.33cm。每667m2保苗 3900株左右。由于5月份气候干旱少雨,2hm2基地中0.667hm2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采取即耕即种,29日出苗,另外1.33hm2墒情差的地块,为防止种子发芽后出现因高温干旱掉干芽的现象,采取上午先开穴,下午穴内土壤完全干透再播种的方法,确保种子在雨后安全出齐苗。在6月2—4日连将小雨后,另外1.33hm29日全部出齐苗。而博大公司、贾家营林场都因不看墒情即耕即种而导致大量缺苗。
按照博大公司聘请的专家的要求,自出苗后20cm左右及时采取人工间苗、除草。7月18日开花初期,及时人工根外追肥1hm2,另外1hm2采用底肥深施。和花期追肥做对比。由于7月12日这次降雨,水分充足的藜麦,花穗出现弯头、植株和分支非常脆、易折断。原计划用牛深耕一次已经无法实现,根据专家讲课了解藜麦易倒伏的特点,为防止倒伏,7月17日改用小型机械犁(气死牛)深耕覆土。
但是在8月2—3日的强降雨后,基地和各村黎麦出现穗折断的现象。8月15日,本地區部分乡村又出现雷雨和阵风,小湖、蚂蚁河、贾家营、兴旺等村风力较往年雷雨大风的平均风力稍小,玉米大豆都没有出现倒伏,而且岗上的大顶子村、西北岔、三棚湖村没有出现阵风。但是黎麦都出现大批折断。
8月24—26日连续降雨后,虽然没有风,但又出现大量折断现象。随着地块肥力的增加、株高的增加、降雨量大、风力大都和黎麦的折断率成正比。在穗不发生折断的情况下,随着株高的增加,穗长增加,产量与株高和穗长成正比。
通过一年的辛勤管理,虽然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努力克服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从盛花期开始,长势好的地块在雨水大的情况下不断出现穗折断的现象,使得黎麦大幅减产。此现象不是单纯发生,而是具有普遍性。
通过其他省外黎麦种植地域如山西静乐、张家口张北县的气候条件发现,这些地方大都是海拔高、干旱少雨。特别是通过和张家口农科院的专家探讨过几次,发现张北县2014年和2015年黎麦穗折断不到5%,产量都在150~200kg左右(667m2),通过对比和张家口农科院的专家探讨,个人认为我们地区黎麦的穗折断关键因素是降雨量大,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空气湿度大,导致盛花期穗大量折断。
2 黎麦的特性及田间管理
藜麦苗根系浅,间苗和除草后应及时耕地覆土,防止苗期倒伏和控制杂草;尽量平播,藜麦对农药敏感需要人工除草,垄播除时易倒伏,花期以后时更易倒伏。平播后垄距可适当加大,缩小株距保苗。有利于除草后及时深耕,既灭草又防止倒伏。
专家后期指导开花期追肥,此时藜麦总状花序分支不利于追肥操作。而且在基地分别对高肥力和低肥力的地块进行追肥和施底肥的对比试验,结果后期穗折断率没有明显差别,此项技术还有待于明年继续实验对比。在不能控制降雨、不采取防折断措施的条件下,地应选择肥力中下等的,控制株高和穗长,但是产量不会太高。临江地区没有播种、收割、脱粒机械,靠人工原始方法种植和收获,费工费时,应该是亟待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专家、资料介绍的技术措施和本地区实际生产有脱节和不符,比如对倒伏的防止措施是行间立桩拉绳,这种农事操作成本和藜麦的价格不符;而且本地区降雨量大,藜麦开花期至成熟的关键防控措施是——穗折断,倒伏可以控制,而穗折断没有好的防控措施。这是造成减产的最主要原因。怎样能控制开花盛期至穗成熟期间的穗折断问题,是未来种植亟待解决的第2个、也是最关键问题。
藜麦作为一种新引进的作物,其各种性状特点在短短的季生产中,总结是不可能全面和科学的。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都要3a左右的实验性示范才能推广。何况藜麦2008年引进中国山西静乐,2011年才开始推广试种。长白山地区是第1年试种。发现不少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做对比试验总结。打好技术基础,才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