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关键词]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文物;文物保护
[摘要]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屯垦戍边革命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展内容的博物馆,文物以近现代为主,种类丰富,质地多样,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本文作者基于自身的实际工作与经验,分析了军垦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对军垦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屯垦戍边革命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展内容的博物馆,其前身是建成于1995年的石河子军垦博物馆。200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之际,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博物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兵团几代人屯垦戍边、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是兵团军垦事业的缩影,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兵团、了解兵团的窗口,是全国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全国百家4A级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免费开放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
军垦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以近现代的军垦文物为主,包括广大军垦战士在战争年代、进军新疆、屯垦戍边时期的实物、文字、图片资料,以及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各个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实物等。为了正好地利用博物馆来展示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辉煌历程,弘扬军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加强对军垦文物的保护,延续文物的生命力,是军垦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光荣职责。
一、军垦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刚刚筹建时,受文物征集思路的影响,工作的局限比较大,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军垦文物长期不被重视,致使馆藏文物非常少。随着博物馆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人们对军垦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当文物工作者再去征集特定历时时期的文物时,由于当事人逐渐减少,或记忆逐渐淡化,附着在特定物体上的有关历史信息也在逐渐消失,使得近现代文物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发展,到2000年,军垦博物馆重新调整文物征集思路,文物征集工作被重视,并加大了征集力度,军垦文物的收藏进入快速递增期。
随着文物数量的增多,文物的保护、管理、存放就成为重要问题。一般文物收藏单位普遍采用按文物质地进行分类保管的方法,根据不同质地的保管要求配置专门的文物库房。很显然,把同一质地的文物藏品保存于同一库房之内,在温度、湿度等方面即可按照需要调控。反之,把不同质地的文物藏品混放于同一库房内,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而军垦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物有所不同,一件文物往往有木质、铁质、棉麻等多种质地,还有非金属新型材料,如塑料、人造革、化纤等,所以进行合理的分类很难。另外,文物体量相差比较悬殊,小到一枚印章、钢笔等,大到拖拉机、大型农具,还有两架大型农用飞机,因此,军垦文物的特殊性使得按文物类别进行存放和保护管理很难实现。
2010年,军垦博物馆对文物库房进行了整体的改造和提升,安装了各类监控设施,文物安全问题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由于是地下库房,安装的通风设施和恒温恒湿系统,使文物库房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针对小件文物,如证件、纪念章、印章、徽章等专门定制了文物柜,可根据不同类别、大小和材质分别进行存放和管理,大型文物则定制了文物架,方便文物的整理。
2011年,出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又在文物库房区域设立了文物修复室,主要工作是对征集回馆的文物进行简单处理,如及时修复农具缺失或损伤的部件,有生虫或发霉等现象的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总之,军垦博物馆克服了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文物保护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距离文物库房的“十防”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大批军垦文物面临毁坏和消失的危险。如金属文物的腐蚀,纺织品文物的炭化、霉变,纸质文物的脆化,木质文物的变色,等等。其中问题最严重且比较棘手的是毛皮类文物。这类文物大多是从军垦前辈家中收集的皮大衣、皮靴子和毡筒等,极易生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保管部采用的是低温冷藏方法进行定期杀虫,因我馆没有类似设备,仅用此方法处理了部分文物,之后只是靠保管人员定期投放防虫药物或消毒灭菌,以达到杀虫效果。
同时,由于文物修复室只局限于对文物的修理、消毒和清洗等基础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只是针对现有问题进行局部处理,没有较长期的规划和前瞻性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二、完善途径
军垦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和管理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于文物的加速老化和自然毁损等问题,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和全面的保护措施,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技术投入,同时还要重点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二者互补才能全面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
在具体途径方面,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藏品暂存库,为藏品入库、登记、收藏、管理提供一定空间。
这一点在军垦博物馆的文物征集与入库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军垦博物馆收藏的军垦文物数量大,种类多,从大型的农机具如拖拉机、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到生活用品、宣传品、纪念章等,藏品管理专业人员相对较少,而征集或移交回馆的大批文物需要一件件填写文物入库单,工作量非常大。如石河子群艺馆从早期的库房中移交给博物馆1万余张兵团开发初期的照片和近300件版画作品,对这批文物进行认定和办理入库等手续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时就需要一个文物临时库房在人正式库之前对文物进行分类、登记。还有一些藏品由于体量大,且收集时已经很脏、很旧,或处于闲置状态多年,征集回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之后还要完成帐目的登记和分类工作,才能移入正式库房,这项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因此,藏品暂存库确实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
(二)重视文物进出库登记和信息采集工作。
近年来,军垦博物馆通过更多的渠道加强征集工作,文物类别日益丰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临时展览,文物的提取、入库较为频繁,若不能第一时间做好接收、统计及入库工作,容易导致文物保管工作的混乱。因此,对每件文物的信息采集和登记应该是文物保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藏品档案,确保档案内容的详细、科学与完整。
军垦博物馆藏品档案的建立比较早,且内容也相对比较全面,如历次的陈列、维修等信息均有记录。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文物征集过程中的有关记录如口述史和影像资料,也进行了整理人档。但是,文物病害、残损情况及具体的保护过程还没有进行全面的记录,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软件对文物的日常养护、维护等工作进行跟踪记录,这是管理上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加强对文物藏品的日常保护。
军垦文物的日常保护应该发生在文物的入库、出库等工作中。对新征集入馆的文物进行建档、拍照过程中,就应该对文物的特性、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综合的评估,尽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在入库时,文物应当存放在相对应的藏品柜中,如纸质文物比较娇气,需要有专门的囊匣存放,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否则纸质文物非常容易發生变色、发脆、落尘等情况。还要严格控制文物藏品的环境,如光线、通风、湿度等等,应加强文物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拖延而造成文物的更大破坏。
三、结语
军垦文物真实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屯垦戍边革命时期军垦人的生产、生活等状况,是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有力见证,虽然距离我们不是很久远,但这类文物正在加速流失和自然损毁。因此,做为军垦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人员,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以提升文物保护的质量与有效性,保障军垦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