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成语“循序渐进”就是从这句话来的。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为此句集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翻译成白话,孔子说的意思是:“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了解我的只有天吧!”朱熹解释说: 命运没有给予你不要抱怨命运,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也不要责怪别人,凡事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学习、探究,要从认识开始,从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地探索,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后人总结的读书总原则。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文集·答陈师德》)。”这是教诲人们,读书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从不间断,专心于一。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及诗人。他是南宋时的大理学家,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在世人眼中,他就是个圣人。他留下很多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他集孔孟思想之大成,创建了理学思想,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在当今仍然有着许多积极的教育意义,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赞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他父亲名叫朱松,是一位著名学者,祖籍婺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以父亲出生地为籍贯,祖父以上皆为祖籍,朱熹的父亲生于婺源,后裔把婺源作为他的祖籍。朱松在福建任尤溪县尉,任职三年届满后,想偕夫人回老家等待皇帝诏命。此时的中原兵荒马乱,又闹饥荒,朱松虽有家却归不得,只好在尤溪过着迁客的生活,幸好有好友慷慨相助,把自己位于尤溪水南的住所腾出来让朱松夫妇居住。为了生活,朱松在尤溪当起了教书先生,课余时间就和一些文人墨客谈论学问。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十四这天,文山和公山突然同时起火,火势呈“文”、“公”字样,朱松夫妇见了无不为之称奇,朱松不禁感叹道:“天降祥瑞,必有所應,此喜火祥兆也! ”到了第二天中午,朱松的夫人临产,生了一个儿子。文山与公山突起的大火成了小儿出生的喜兆,人们都称其为喜火,朱松便以文公二山的奇火为小儿取名“熹”。
朱松夫妇十分欣喜,他们抱起朱熹,慈爱地端详着这个襁褓中的小家伙,见他红润的右脸蛋上长有七颗黑痣,朱松惊喜道:“小儿脸生七痣,似北斗七星,吉祥之兆也! ”小朱熹似乎听懂了父亲的话,张着小嘴露出了笑容。
按照当地风俗,小孩出生后第三天要举行“三朝洗儿会”,也叫“洗三旦”。这一天,亲朋好友相聚一起,纷纷前来为朱家道贺。他们看见小孩脸上的七星痣,都惊讶地夸赞小儿,说长大之后必会成为一代奇才。消息不胫而走,风水先生听到后就附会说当年朱松出生时,婺源朱氏故宅的古井就有白气飘出,如白云状,这股白气且飘且远,经久不散。如今,他这个儿子在尤溪出生,远在千里之外的这口古井前三天忽然飘出紫气,且气色如虹,这就预示着“紫阳先生”谪落人间了。还有人说,小孩脸上的七颗黑痣排列成北斗七星的样子,预示着孩子将来要成就大事。为了让人信服,就有人引证说孔子当年出生时,身上就长有黑痣,那痣远看似斗星,近看像昴星,这个小孩可能就是第二个孔子。后来的传说越来越神奇了,说朱松早在孩子未出生前,就请过一位山人看过风水宝地,那山人说: “富也如此,贵也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段话在宋人的《尧山堂外记》里有专门的记载。
南宋年间,金兵南侵,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而尤溪县城却还宁静。寄居在水南的朱松虽然没有俸禄,仅靠当私塾老师的微薄收入来维持一家八口人的生活,虽然家境十分困难,但日子还算过得去。看着小朱熹一天天长大,邻里乡亲都夸他聪明伶俐。转眼到了绍兴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时的小朱熹已经四岁。夜幕渐渐降临,按照尤溪的习俗,朱松早早准备好了月饼,小朱熹也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等着赏月。他独自仰望天空,数着满天繁星,在他心里,总有很多稀奇怪异的问题,他在思考,想把问题弄明白。一轮明月慢慢升起来了,朱松一边品茶,一边向小朱熹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月亮上有嫦娥,还有一年到头都在舂药的玉兔,有吴刚,还有一棵永远都砍不倒的桂花树。小朱熹越听越好奇,他拉着父亲的手问:“天之上何物?”一句话就把父亲问住了,他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小朱熹,会问出这么深奥的问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朱松把年仅五岁的小朱熹送进了塾学。进了学堂,小朱熹总是一副沉默寡言、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下课后学童们都跑到外面嬉闹,他却常常独自一人,默默地望着天空,琢磨天地之外究竟有何物,他那眼神,似乎想把天看透一般。不知不觉间,小朱熹到学堂已经一年了,在父亲的道学家教和儒家六经训蒙下,小朱熹心里已经萌生埋头苦读圣贤书、立志奋发做圣人的想法。幼有所学,长有所成。小朱熹长大成人后,完成了《太极图说》这部杰作,成为我国《周易》研究的扛鼎之作。朱熹在尤溪度过了他美丽的童年,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十四岁时,父亲在就任途中因病去世,临终前,父亲将朱熹托付给福建武夷山的好友胡宪、刘屏山、刘勉之代为教养,他遵从父亲的遗命,随母亲来到崇安。三人对朱熹母子给予了悉心照顾。这三位先生是当时学养深厚、名重一时的大学者,朱熹先后拜胡宪、刘屏山、刘勉之为师,有幸得到了三位先生的悉心教育。在三人的教诲下,他刻苦攻读,兼收并蓄,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并受到三先生高洁情操的熏陶,从他一生不慕虚荣、不事权贵的处世准则中,依稀可以看到三位先生当时的风采。
十九岁那年,朱熹考中进士,主考官蔡兹曾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随后出入官场,秉承当官“为民请命,直道而行”的理念,为百姓谋福祉。然而,朱熹一生为官不过十四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讲学,他任职期间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兴办了许多的学院,发表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同时在做人方面他也深有感触,留下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法则。他在南康知军任上,写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华彩的篇章。在朱熹的亲自督建下,一座沉寂了百年的书院,在破落院基上重新耸立起来。朱熹不仅重修了书院,而且还亲任洞主,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也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或《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書院揭示》一共五条,是从过去的经书中提取的,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大学的教育方针与大学生守则,内容集中了先儒的经典成语,着眼于正面诱导,便于学者诵循。
《白鹿洞书院揭示》反映了做人应在做学问之前,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朱熹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即“明人伦”,从父母方面来讲,做长辈的对子女要慈爱;从子女方面来讲,做晚辈的对父母要孝顺;君王对臣子要仁义,臣子对君王要忠诚;丈夫主外,要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妻子主内,要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长辈要自律自重,给晚辈做好的榜样;最后,朋友之间要互相讲究诚信。也就是说,长辈要有长辈的样子,晚辈要谦恭好学,听从长辈的教诲,要讲纲常伦理,要讲诚信守诺,不能没大没小、无长无尊的乱来。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列为“五教之目”。“五教之目”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即人们要按照义理,并把它应用于身心修养。其次,朱熹要求学者要按学、问、思、辨、行的“为学之序”去行,做学问,首先是深入探求规律;要想探求规律,关键还在于读书。并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修养的准绳。《白鹿洞书院揭示》把世界观,政治要求,教育目的和学习修养的途径融为一体,按照它来施教,就能培养出忠臣孝子,保持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白鹿洞书院学规,明确提出了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为学,修身,处事,接物”有明确的规定,施行“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育思想,它饱含着朱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它一出现,很快就成了南宋书院的统一范本,为当时书院教育的楷模,并影响到后来的教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
朱熹对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德教基本方法,他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孔孟之道正统自居,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强调道德教育是用来治国的,德教是改造人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法是指教育要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依序施教,它是儒家极力强调的传统德教方法,不“揠苗助长”,朱熹在注释论语“下学而上达”时说,“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应该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教育者要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下学至上达,循序施教。朱熹认为,只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德教方法,即使才智愚钝之人,也可成才。
朱熹还指出了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在养成教育法中,他主张教育应该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他说:“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胚模,只就上面加光饰。”他强调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指出从幼儿时期就要使人们养成良好习惯,防止恶习的养成,否则,等到错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恶习已成时,就会积习难改。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这座古老的书院坐落在五曲隐屏峰下。在这里,朱熹广招门徒,传播理学,武夷书院也因此成为一所极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影响深远,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就不能称之为读书人。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他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他除了著书立说外,还留下了很多精辟的名言,比如说娇妻美妾娶回家并非好事;家里若要找奴仆的话,千万不要找长相好看的,妻子和小妾也不要化浓妆;祭祀祖宗的时候一定要虔诚;教育子女要用方法和道理,意外之财千万不要去贪,喝酒要适量,朋友之间要有道义才能结合在一起,等等。
朱熹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著书立说,开门授徒。据统计,他一生写下了126 部著作、 700 多卷,成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亲手创办了27 所书院,培养了三百多位名重朝野的大学者。庆元二年,朱熹66 岁,“党禁”风波正式发生。朱熹被罢,71 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中去世。著名诗人陆游在自家摆上巨大香案祭祀朱熹;辛弃疾千里迢迢来到建阳悼念朱熹:“有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