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瑰宝。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离不开探究和学习文言文。窃以为,学习文言文极有必要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视角深入学习文言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一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民族之魂,是当代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离不开研究和学习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指引高中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让他们在学习这些古代优秀作品的时候,深刻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学习文言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开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新径。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一些利用传统文化促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寻传统文化之根,激文言文学习之趣
在文言文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蕴含着一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彼此联系、一脉相承,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如果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正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自然也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透彻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细致入微地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这篇文言文之前,笔者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主人公荆轲身上探寻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具体如下:荆轲虽然既不懂得以一己之力难扶大厦之将倾的道理,也未看清秦帝国一统天下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的精神和气概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学生从文言文中探寻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浓厚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文言文自然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事半功倍。
二、营造氛围,兴传统文化之风,提文言文學习之效
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全面了解,自然会兴起一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风。在这股沁人心脾的传统文化之风的吹拂下,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探寻与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也会全面提升。
为了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学校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如每年春、夏、秋季,学校每个花园里都花红藤绿、姹紫嫣红,绿树掩映的“怡心亭”,花香蝶舞的“养德园”等,使得求知与育人的教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此外,学校教学楼、各类活动室、甬路以及小广场的名称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之中,一股馨香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风悄然兴起,一股强烈的探究和学习文言文的热潮欣然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自然也节节攀升。
三、丰富活动,临传统文化之境,辟文言文学习之径
丰富精彩的活动是学习文言文不可或缺的。在丰富精彩的活动中,学习者好似穿越时空隧道,如临传统文化之意境,学习者的注意力会悉数被这些令人流连忘返的意境所吸引。如此一来,学习者自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文言文的学习中去。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立足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不断丰富文言文教学活动,以此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之意境,开辟文言文学习之新径。
笔者会以各种传统节日为契机,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在班上开展一些节日主题文言文经典诵读活动。为了参加这样的诵读活动,学生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搜寻并诵读一些饱含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参与丰富精彩的活动之时,仿佛亲临了优秀传统文化之意境。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学习文言文。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探寻传统文化之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兴起传统文化之风,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如临传统文化之境,以此开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崭新路径。总之,教师要将继承传统文化与学习文言文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学习文言文,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阅读,2011(7):25.
[2]张磊.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影响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J].2015(12)58.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