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李凌霄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的研究进展
李 蕾,李凌霄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人体正常体温恒定在(37±0.2)℃,当人体核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Tc)低于36℃称为低体温[1]。人体体中心温度在37±0.4℃。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现象相当普遍,研究指出,50%~60%的手术患者会出现围术期低体温[2]。手术中的低体温会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力下降、术后感染概率增加、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影响凝血功能,甚至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3],研究术中低体温预防可以使这一危害受到重视,使广大医护人员在术中对患者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文从引发术中低体温的因素和其所造成的危害出发,研究与探讨了手术当中切实有效的保温方法,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术中制定合理的保温措施提供依据。
在手术室时,部分手术中的患者长时间大面积的暴露,反复的术区冲洗,包括术中大量常温液体或者冰冻未复温的血液的输注,麻醉药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抑制等使有些患者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手术环境中丢失的热量多等一系列的情况致使体温不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以及营养不良者,因机体功能的退化或者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全导致他们对温度的变化并不十分敏感,因而自我保温防护能力差,有研究表明,当患儿体温低于32.0℃,病死率达20%~50%经总结[4],有如下的一些因素会导致低体温。
1.1 伤口感染率的增加
除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因素外低体温还会加重术后蛋白的消耗,使伤后愈合受到抑制。因此有些营养不良者在低体温的影响下愈合期会延长。且低体温可直接损害骨髓免疫功能,使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减少,导致机体缺氧[5]。
1.2 寒战发生率的增加
身体核心体温每降低1℃,就会出现寒战[6]。寒战会激发机体的运动,增加对输血的需求,也会因此增加解痉止痛药的用量,继而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的损伤几率加大[7]。
1.3 对心血管的影响
Frank等研究指出,病人自身因为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了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分布,致使血液重分布,从而增加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8]。此外,低体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是致死的原因之一。
1.4 影响凝血功能
手术期间发生的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最终激活纤溶系统。且静脉淤滞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甚至可能导致DIC的发生,引起大面积的微血栓的形成或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增加[9]。
1.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减少6%~7%,出现意识障碍。若在术中因低体温导致患者烦躁不适,麻醉变浅会增加麻醉药及止疼药的用量,会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0]。
1.6 延缓术后恢复
体温降低使多种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 ,降低代谢率和氧供,术后清醒时间明显延长,寒战、不适感加重40%[11]。研究表明,体温下降2~3℃可明显增加创伤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中心温度降至32℃的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更高[12]。
2.1 术中麻醉
引起温度下降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全身麻醉时麻醉药物能使下丘脑体温调节点下移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能力下降,还能导致散热增加;同时,全身麻醉时会让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也会导致低体温。全身麻醉患者体温在手术40 min左右时降至最低[14],甚至可以使核心体温下降2℃~3℃[13]。而硬膜外麻醉仅破坏体温调节反应,因此调节的能力减弱可以导致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下降且被阻滞区域的皮肤温度升高[15]。
2.2 输入大量的室温液体或血液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输入与手术室等温的大量液体,即“冷稀释”。成人每输入1 L室温下的液体或每输入200 ml4℃的血液,核心体温会降低约0.25℃[16]。库存血大多都是低温保存,如果因情况紧急需要输入,来不及复温就给患者输入,以至患者出现寒战、发冷等低体温症状[17]。
2.3 环境温度的影响
一般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但是现代空气净化层流设备会导致空气流速加快,增加患者机体的散热。若皮肤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就会使辐射和对流散热明显增强,再加上麻醉会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机制暂时性失去功能,患者很容易受到出现围术期低体温。
2.4 患者的自身特点
手术前患者需禁食禁饮,如果患者体质较差,会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影响回心血量以及机体的微循环。其次就是年龄的原因,患者衰老时机体成分发生变化,代谢率低、体温调节受干扰几率大。婴幼儿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通过中枢神经自己进行体温调节能力比成人更弱,所以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围手术期更易发生低体温。因此这两类人群在围术期更容易发生低体温。
2.5 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淡薄
对患者保暖措施不到位,加上医护人员随意进出手术室,加快空气流速。在手术室期间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时,没有给患者采取合适的保暖措施。
3.1 心理护理
术前要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认真完成术前访视,通过与患者交流,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使患者对冷刺激的阈值降低。
3.2 减少热量的散失
适当提高室温,手术中减少暴露的面积,对于体腔暴露时间长的患者,术中使用38℃盐水纱布和敷料覆盖并及时更换,对于需要进行体腔、切口的冲洗的患者,宜选择温热的液体。苏秀英将60例胃肠道穿孔探查手术并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使用38℃~40℃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其平均体温(36.1±0.5)℃,较用室温下(23.0±0.5)℃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平均体温(35.1±0.6)℃要高[24]。
3.3 预防“冷稀释”作用
对患者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进行升温温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据申素媛等对62例术中老年患者输入两种不同温度液体后体温变化的研究,使用恒温干燥箱将液体加热至37℃,输入过程中用棉垫包裹输液瓶的实验组术毕体温(36.1±0.4)℃较输入室温液体(22℃~24℃)的对照组术毕体温(35.5±0.4)℃要高。
3.4 被动加温及主动加温
在手术前可使用被服、包布遮盖可减少体温的散失。术中保持切口周围无菌单的干燥,且可使用循环水变温毯或加压空气调温毯加温预热。据有关报道,30例年龄>65岁,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患者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后体温低于35℃发生1例,不采取保温措施30例患者中,体温低于35℃有21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5 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
对体温的有效监测是监控低体温是否发生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后低体温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总之,手术室低体温的发生很容易被一户人员所忽视,轻度低体温是手术患者经常发生的。对普通择期手术的患者来说,若不加以使用防范措施而导致的轻度低体温会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术中的各种情况,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手术特点为病认尽可能排除所有有可能导致低体温的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术后也要密切的监测体温的变化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周到,一切为患者而服务。
[1] 孙育红,陆冠宇.术中患者体温变化的研究.护理研究,2004, 18(12):2118-2.
[2] 朱 丹,周 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 Scott EM,Buckland R.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raoperative warming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ORN J.2006,83.
[4] 边军飞.新生儿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20).
[5] 刘怀清,冉隆青,刘祥平.硬膜外和全麻期间体温变化对氧摄取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35(8):681-682.
[6] 许 文.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4):18.
[7] 莫朝辉.低体温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和护理干预.中国社区医师,2010,19(12):199.
[8] Frank SM,Fleisher LA,Breslaw M J,et al.保持围术期体温正常一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J].黄宇光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11(6):203.
[9] Cornelius A,Frey B,Nef TA,et al.Warming of infus ion syringescaused b y elect ronic syringe pum ps[J].Acta An aesthesiol Scand,2003,47(5):549-553.
[10] 胡兴国.围手术期的轻度低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分册,2000, 21(4).
[11] 姜 鲜,匡红英,章 卓.围手术期保持体温正常对术后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广东医学,2008,29(4):599-600.
[12] 李 娜.倪元红.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研究进展,1002-2376(2011)04.
[13] 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 21(9):712-714119.
[14] 郭爱芳,赵玉荣.全麻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61-62.
[15] 邹小芬,姜剩勇.1例硬膜外麻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4,2(3):55256:203.
[16] 冯 雷,邓丽娜,张桂荣.术中加温输液对患者体温的影响.现代护理,2010,7(10):157-158.
[17] 钱 丽,王守娥,宋 文,等.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5,4(4):49-5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
A
ISSN.2095-8242.2017.21.4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