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林,王 莹,桂翰林
(1.黑龙江省气象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分析
任桂林1,王 莹2,桂翰林1
(1.黑龙江省气象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域,气象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除直接产生严重破坏外,还可能会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次(衍)生灾害,进而导致救援困难、社会恐慌、金融震荡、产业中断,具有显著的灾害链特征。作为防御气象灾害的前置环节,气象灾害预警具有明显的预见、警示、减缓灾害损失的作用,甚至可以阻止和化解灾害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因而,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建立一套体制科学、运行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组织现状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已形成适合省情和气象科学特点的气象行政、气象业务技术和气象科研管理体系。由省气象台、省农业气象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省气候中心、省人影办、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等单位和13个市(地)级、73个县(区)级气象台站、800多个乡镇村气象点共同组成了全省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网。各地气象部门实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按照本行政区划范围,负责本区域内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
2.2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现状
全省建成了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天气雷达、卫星遥感、闪电定位仪、GPS/MET站组成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气象探测网,立体化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极大提高了对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综合分析各类探测资料,气象部门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临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1]。为切实将各类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广大用户手中,除了电视台、报纸、“12121”气象电话信息服务语音平台、手机气象短信等传统方式,用户还可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手段以及电子显示屏等获取形式多样的气象信息,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支撑现状
黑龙江省先后制定并出台了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等指导性法规和制度。在此指导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2],为全省气象灾害预警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全省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动队伍,直接从业人员达980余名,还特聘农村气象信息员7532余人,覆盖全部乡镇。近年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对于气象事业的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公共财政的资金来源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物质基础保障。
3.1 气象灾害预警核心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已经初步建成了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络,但是,目前观测站网布局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布设,由于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因此气象观测站网的布设密度严重不足。另外由于设备自身的限制,探测范围有限,因此探测数据精度也不够,尤其是对突发性强的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另外,针对主要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与分析评估能力不足,气象灾害预报时效不够、准确性不高,特别是一些局地性、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不足。
3.2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够畅通
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制作发布由气象部门负责,而应急联动、灾情处置则分散在不同部门,这就导致与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发布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特别对农村、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发布信息手段严重不足,“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还未解决。尽管气象部门已经与广电、通信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但在实施中,还存在审批、信息再处理等中间环节,耗费时间过长,导致在可能出现突发重大气象灾害时,部分受影响群众难以在最佳时机获得预警信息。
3.3 气象灾害预警响应协调性差
一直沿用的分灾种、分系统、分部门的传统灾害管理模式,对于处理一定区域内的单项灾害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一旦遇到复杂、多变且连锁性、社会性强的灾害发生时,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导致应急处置反应迟缓。尽管省政府应急办和各级市、县的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在多起灾害中尽可能的起到了协调联动、整合资源的作用。但是,救灾过程中,其更多的是起到信息传导作用。一旦涉及到人员调配、资源整合等跨部门的协调还是显的比较吃力。
3.4 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不到位
由于长期形成的救灾重于防灾的惯性思维,人们对于预估灾害风险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于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分析明显不足[3],导致即使进行了风险预估,但是前瞻性明显不足,对于风险的判断力也有所偏颇。尽管最近几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逐步纳入议事日程,但是,由于起步晚,信息共享程度低,很难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同时,该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也有待提高,这就给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5 气象灾害预警反馈机制尚未建立
气象灾害具有连锁性、扩散性等特征,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气象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灾害链发生。例如,暴雨可以引发洪涝灾害,进而可能带来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造成地质灾害。所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还需接收各方面对于预警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实时监测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然而,目前跟气象灾害相关的如旱情、雨情、雪情、森林火灾、植物病虫害、地质险情等监测信息的共享与反馈机制并未建立。
4.1 规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运行机制
建议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办事机构设在省气象局。该机构平时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信息监测以及预案制定。当灾害预警发布后,该机构发挥指挥中心作用,指挥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统一动作,开展灾害防御及救灾工作。各市、县也应参照省级模式,分级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在各级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强化气象部门与农业、水利、国土、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各部门及各类应急机构协调联动。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气象、森工、农垦、民航等部门气象观测资料的交换和共享,提高行业气象台站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和森林生态建设的能力。
4.2 加强黑龙江省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4.2.1 提高黑龙江省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结合地方服务需求,优化调整观测站点功能、布局,统筹气象观测网建设,实现大气、生物、水环境、沼泽湿地、土壤、灾害等生态气象观测项目的观测;在生态治理、重点林区的关键区域适时开展碳循环、叶面指数、土壤蒸渗、地下水等生态气象观测。建立省、市、县三级气象自动观测业务平台,尤其加强县级业务平台建设,提高软硬件水平、规范业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4.2.2 提高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水平
加强雷达资料、卫星资料、闪电定位资料、自动站资料、探空站资料等在预报中的应用,分析不同尺度的天气变化规律和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要素预报方法和订正指标,提高暴雨(雪)、大风、沙尘暴、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尤其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综合预报准确率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预警时效15-30分钟,预警空间分辨率达到县级。
4.2.3 完善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保障系统
升级改造省主干通信网络,构建完成省内各级高可靠、层次化、集约化的高速局域网络。利用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短波单边带等无线通信手段,建立全省气象无线通信网,实现应急条件下气象数据传输及重大气象服务保障。在哈尔滨市气象局建设一套完备的通信网络异地灾备系统,以保障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全省通信网络业务可以短时间内恢复运行。
4.2.4 提高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及覆盖面
建立集多种发布手段于一体的预警发布平台,做到预警信号的一键式发布、智能化接收。该平台利用省内各部门已有网络环境和气象宽带网,充分发挥已有的各类发布手段,建设省内省、市、县三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实现省内三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同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各级政府应急办和相关部门的预警信息互联互通。实现100%的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使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了解突发事件的信息。
4.3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4.3.1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通过引进聘任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录用接收气象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加强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式,优化现有人影的专业结构,加强人才体系的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建设。同时要加强科研、业务单位的学者交流访问,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与此同时,要吸收不同行业的相关专家纳入到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应对专业人才库,形成强大的智力支撑。
4.3.2 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
依托《中国气象局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在中国气象局前期支持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技术指导和投资力度,用来建设承担国家气象任务的气象台站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运行费用及人员经费。同时要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将气象事业发展资金使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相应财政保障机制,推动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
4.3.3 加强科研保障支撑
加强黑龙江省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形成科学、系统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在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产生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要特别注重将黑龙江省本地的服务需求与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相结合,开展符合黑龙江气候特点、地方特色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技术和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以及自动化的灾害类型识别、报警、预警技术研发。
4.4 强化公众防范参与意识
主动与宣传部门及媒体沟通,建立长效机制,共同策划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避险、减灾等常识。尤其要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宣传力度,把过于专业化的预警信号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彻底解决市民面对预警信号“不知怎么办”的问题。适时开展避险自救培训及演练,即要使公众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及气象灾害可能产生的次(衍)生灾害的背景和灾前征兆[4]。同时要使公众掌握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更要加强灾后心理疏导和培训,调整受灾民众的心理状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防止恐慌、悲观情绪蔓延,确保灾后的社会稳定。
[1]王健.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2]史丛冰.黑龙江气象预警体系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2(8):163-165.
[3]程建军,勇素华,龚培河.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15-21.
[4]梁斌.广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1002-252X(2017)03-0027-03
2017-6-1
任桂林(1979-),男,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生,工程师.